陳東恒
當今世界,隨著全球化趨勢加強,各國在國際舞臺頻繁角力,軍事力量也被越來越靈活地運用,并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
軍事力量運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處理國際關系的常態。
首先,運用主體更加多元,美、俄等軍事大國依然是世界軍事舞臺最活躍的因素,日本也加緊修憲為軍事力量運用松綁,越南、菲律賓也在不斷加大力度。
其次,軍事力量運用的范圍日益廣泛,無論是解決地緣爭端、區域糾紛,還是維和撤僑、人道救援、護航保路等非戰爭行動,都少不了軍事力量的積極參與。
再次,運用形式更加多樣,發布軍費數額以宣示決心,加強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研發以展示肌肉,頻繁組織軍事演習以震懾對手等等。
事實表明,軍事力量雖不是解決問題的全部手段,但卻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很多情況下,對強權講仁義、對霸道講謙恭無疑是自縛手腳。更加積極主動地運用軍事力量,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才能止戰于未戰、事半而功倍。
軍事力量越來越廣泛地參與到民族性格和國家力量、形象、尊嚴的塑造之中。軍事力量的價值不僅在于最終“決戰”“勝戰”,還在于“懾戰”“止戰”,以達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全勝”目的。積極用兵、敢于用兵、大膽用兵、巧妙用兵,才能做到平時懾戰、危時止戰、戰時勝戰,最大限度地發揮軍事力量效能。
當下我國在南海、東海頻頻遭美國運用軍事力量施壓,我們保持了極大克制,久而久之讓好事者錯把了我們的脈,對我運用軍事力量的決心產生了懷疑。美國之所以對俄羅斯頗為忌憚,不僅因為俄堪與之比肩的強大核武庫,更在于其果斷運用軍事力量的民族國家性格。
相反,我國軍事力量戰略威懾力發揮不足,最大短板在于對手不知道我有使用這一力量的堅強決心。確保軍事力量在民族性格和國家戰略環境塑造中發揮更大作用,必須更加積極地運用。
當前,我國已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念,對軍事力量的建設和多樣化運用有更為寬廣的視野、思維和運籌。綜合的安全需求亟待綜合的安全力量作支撐,軍事力量有了更為廣闊的運用舞臺。必須積極轉變思想觀念,著力將軍事力量作為與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和意識形態等多種手段一樣的常態手段,更加機動靈活地加以運用。▲(作者是軍事科學院政治部宣傳部干事)
環球時報20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