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吉軍 李春江
摘 要:該文從品種選擇、育好壯苗、移栽及小拱棚建設、田間管理等多個方面總結了壓砂地西瓜嫁接苗小拱棚種植技術,以期為該技術在生產中應用推廣提供依據。
關鍵詞:壓砂西瓜;嫁接苗;小拱棚;種植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8-54-02
壓砂西瓜是寧夏中衛市中部干旱帶地區的優勢特色產業,由于常年連作及傳統的催芽直播種植模式,導致壓砂地西瓜種植土傳病害加重,上市集中,制約了壓砂西瓜經濟效益的提高。采用壓砂地西瓜嫁接苗小拱棚種植技術,創新豐富了壓砂地西瓜種植模式,遏制了壓砂地西瓜種植土傳病害的發生,實現了西瓜的錯峰上市均衡生產,經2014-2015年2a的示范種植,壓砂地西瓜嫁接苗小拱棚種植產量37.5t/hm2,比常規種植(15.0t/hm2)增產22.5t/hm2,經濟效益為63 750元/hm2,比常規種植(27 000元/hm2)增收36 750元/hm2。現將壓砂地西瓜嫁接苗小拱棚種植技術總結如下。
1 品種選擇
西瓜品種為金城五號,采用嫁接育苗方式,砧木選用白籽南瓜。
2 育好壯苗
秋季適時進行耕耙松砂,耕深10~15cm,提高砂石的滲透和蓄水保溫能力;同時結合松砂施入生物沼渣肥3t/hm2。播種前及時清理育苗地上茬種植殘留下的植物秸稈、田間雜草及殘膜,減少水肥消耗及雜草種子散落,同時對殘留農膜進行撿拾,避免形成新的白色污染。2月17日開始播種,嫁接時間2月28日開始,種植時間4月10日開始,培育壯苗40d以上。
3 定植及建設小拱棚
選晴朗的天氣定植,每壟定植2行,行距180cm,定植4 500株/hm2左右。采取先定植后覆膜再建設小拱棚的方式,首先刨砂挖坑(在土壤表層的砂石上刨一大小為15cm×15cm×10cm的種植穴,然后將土挖松)每穴灌沼液肥0.5kg,對水1.5kg,等水滲下后栽苗,栽苗后用土把定植坑封嚴;隨后覆蓋180cm地膜,將膜撐展用碎石壓實;插竹弓建設小拱棚,竹拱子長200cm;小拱棚寬180cm,高45cm,棚膜200cm×0.014mm;棚內覆蓋地膜180cm×0.01mm;總帶寬300cm,采取寬窄行種植,寬帶200cm,窄行100cm,株距140cm。竹弓兩頭各插入砂地20cm,每隔1m插1個竹弓,打1個長40cm木樁,木樁插入土30cm左右,竹弓插好后覆200cm地膜并用線繩固定棚膜。
4 田間管理
4.1 苗期 移栽后隨時關棚、放風,調節棚內溫度。緩苗前白天保持30℃,夜間15℃以上,緩苗后白天溫度25~28℃,夜間12℃。團棵后期,氣溫升高,拱棚溫度超過35℃時用小石片支起棚膜進行通風。以后注意防風,調節溫度,溫度不能超過38℃。通風之后立即培土封窩。西瓜膨大后期(5月中旬)及時拆除小拱棚。西甜瓜種植應盡量施足基肥,生長期間基本不追肥。若基施有機肥量不夠,生長期間應根據田間植株長勢和降水量情況適時進行追肥。硒砂瓜生長期間根據田間植株長勢和降水量情況適時進行補水75~90m3/hm2。
4.2 團棵至伸蔓期 此期結合補水進行追肥,穴追施生物有機菌肥50kg(每穴0.25kg)或穴灌沼液50kg(1份清水加1份沼液,每穴0.25kg),同時結合中耕,促進根系發育。伸蔓期追施沼液,不但補充了養分,且對瓜蚜有抑制作用。
4.3 結果期 此期結合膨瓜水的補灌,進行穴追施肥或根外追肥。水養分的補充以穴滴灌或微噴灌方式為主,補水量150~180m3/hm2。穴追施肥法:在距瓜根40cm處刨開砂石層,用鐵鍬深施追肥,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1 500kg/hm2或生物有機菌肥750kg/hm2+腐熟豆餅肥750kg/hm2(每穴0.5kg),并配合沼液或液體有機菌肥的噴施,進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多采用葉面噴施的方法,一般每隔7~10d用沼液(濃度比1∶1)或液體有機菌肥進行根外追肥。
5 病蟲草害防治
壓砂西瓜生產中苗期常見的病害有枯萎病等,要及時采取藥劑灌根,防治苗期病害。在育苗移栽時瓜苗可用1 000億芽飽/g枯草芽飽桿菌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0%移栽靈乳油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浸根5~10min。在發病較輕時,可采取莖基部涂抹法,也可以采取藥劑噴施法等。團棵至伸蔓期的病蟲害主要包括病毒病、瓜蚜蟲害等,病毒病的防治,可采取提前進行種子消毒、做好田間管理等措施;瓜蚜蟲害的防治,可采取掛黃色誘蟲板、種植蓖麻、人工摘除蟲葉等物理防治措施,食醋葉面噴霧、利用七星瓢蟲或瓢蟲等生物防治措施,盡量少用化學藥劑防治。結果期的病蟲害主要有炭疽病、蔓枯病、二斑葉螨等,要在適宜的時期選擇合適的藥劑進行防治。在蔓枯病發生初期,用25%苯瞇甲環唑+蕓苔素水劑2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900倍液,或農抗120水劑200倍液,或乙蒜素2 000倍液噴霧,共噴2~3次,同時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g,對水0.5㎏涂抹病部防治。炭疽病的防治,可在病害發生初期用25%的苯醚甲環唑2 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9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霧,3~5d用藥1次,連噴2~3次。在二斑葉螨發生時可選擇20%螨死凈乳油2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2 500倍液,或50%的溴螨乳油1 000~1 500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也可將瓜田及附近清理干凈,包括落葉、枯萎的枝條、雜草等,以降低越冬蟲害的數量。對硒砂瓜地的雜草,多采用人工拔除。
6 采收及包裝
若西瓜收獲后不立即上市,而是先要儲藏一階段,則收獲的時間宜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時候,且用40%甲醛100倍液等藥劑仔細對西瓜的表皮進行擦洗,以防在儲藏期間西瓜發生病蟲害。若收獲后要長途運輸到外地銷售,則不可在西瓜成熟時采收,而是應該在8~9成熟時進行。切記,為了防止西瓜上市后農藥殘留超標,在收獲前的15d內不可噴灑任何病蟲害的防治農藥。壓砂西瓜可根據不同的質量等級進行分級包裝,如果產出的瓜達到綠色質量的標準,則可掛上綠色食品的標簽出售,以提高其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怡,陳宏灝,張華普.寧夏中部干旱帶壓砂西瓜田主要雜草的消長動態及生態位[J].西北農業學報,2010,19(10):78-81.
[2]李程,謝華,王學梅,等.寧夏日光溫室西瓜甜瓜無公害種植關鍵技術應用[C].中國壓砂西瓜甜瓜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2006.
[3]馮玲.壓砂地覆膜西甜瓜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9(1):19.
[4]牛國元,魯長才,劉艷華.寧夏中部干旱帶壓砂地西甜瓜種植業發展的支撐保障體系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4):7581-7583. (責編:吳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