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藝繽 魏照洲 鄧文斌 趙俊豐
四川省南充市中醫醫院肛腸科,四川 南充 63700
?
消痔散坐浴聯合TDP照射治療環狀混合痔術后疼痛46例臨床觀察
范藝繽魏照洲鄧文斌趙俊豐
四川省南充市中醫醫院肛腸科,四川南充63700
【摘要】目的:觀察消痔散坐浴聯合特定電磁波治療儀照射治療環狀混合痔術后疼痛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00例環狀混合痔術后疼痛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從術后第1天開始,觀察組給予中藥消痔散坐浴聯合TDP照射治療,對照組給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1粒塞肛治療,每天2次,連續治療3d后記錄兩組疼痛評分及有效情況。結果: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消痔散坐浴聯合TDP照射對環狀混合痔術后疼痛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關鍵詞】環狀混合痔;術后疼痛;消痔散;中藥坐浴;TDP照射
術后疼痛是環狀混合痔手術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我科采用消痔散坐浴聯合TDP照射治療環狀混合痔術后疼痛,取得較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 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100例環狀混合痔術后疼痛患者,年齡在20~65歲之間。按手術順序編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38.83±11.89)歲;對照組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齡(42.49±10.23)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1.2.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肛腸分會《痔臨床診斷指南(2006)版》[1]。(1)癥狀:①間歇性便血;②脫垂;③肛門不適感。(2)體征:肛檢見齒線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膚隆起,連成整體,質柔軟,多位于3、7、11點處。具備以上第(2)項加第(1)項中的①或②,即可確診。
1.2.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肛腸分會《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版》[1],擬定混合痔診斷依據如下:痔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內痔是肛墊(肛管血管墊)的支持結構、血管叢及動靜脈吻合發生的病理性改變和移位;外痔是齒狀線遠側皮下血管叢擴張、血流瘀滯、血栓形成或組織增生,根據組織的病理特點,外痔可分為結締組織性、血栓性、靜脈曲張性和炎性外痔4類;混合痔是內痔和相應部位的外痔血管叢的相互融合。混合痔圍繞直腸肛管一周,即稱為環狀混合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其列為肛腸科16種難治病之一,最終需手術治療。
1.3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環狀混合痔診斷標準;②既往無肛門畸形及肛腸疾病手術史;③年齡在20~65歲之間;④麻醉方式均為腰俞穴麻醉;⑤手術方式均為經典的外剝內扎術;⑥胸片、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血糖均在正常范圍之內; ⑦同意接受本方案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4排除標準①患者不愿意參加或者不同意聯合治療者;②年齡<20歲或>65歲或非環狀混合痔者;②合并有其它肛腸疾病者如肛裂、肛瘺、肛周膿腫者;③有慢性便秘或腹瀉等胃腸道疾病;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⑤有嚴重的心、腦、肝、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⑥有傳染性疾病等;⑦有糖尿病等代謝系統病癥者;⑧孕婦及哺乳期婦女;⑨切口有縫合或正在接受其他類似治療者。
1.5剔除標準①研究期間因不良反應等原因未按照規定用藥或改為其他方法治療者;②研究中途失訪等原因導致各項觀察指標未完成收集者;③納入后發現不符合環狀混合痔診斷標準而被誤納入者。
1.6治療方法所有病例均為腰俞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剝內扎術的患者, 其他干預措施皆相同。術后第1天將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按手術順序編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50例。觀察組將一袋消痔散放入1500ml沸水中加蓋浸泡10min,待水溫適宜時坐浴15min,之后將TDP治療儀(生產廠家:四川恒明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產品批準文號:川食藥監械(準)字2013第2260004)對準患處照射30min,溫度以患者耐受為準,每日2次,連續治療3d。對照組給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湖北東信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H42022558)塞肛,1次1粒,每日2次,連續3d。中藥消痔散由苦參30g,五倍子30g,黃柏15g,連翹20g,槐花15g,蘇木15g,紅花20g,白芨15g,荊芥15g,防風15g,枳殼15g,冰片15g,芒硝50g,地榆20g,蒼術15g,白芷15g,乳香20g,沒藥20g等藥組成。將諸藥研成細粉,過100目篩,用中藥煎藥過濾袋分裝,每袋60g,由南充市中醫醫院中藥制劑室制備。
1.7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分別利用視覺模擬評分法[2](VAS)對患者的肛門疼痛程度進行評估,評分標準為:①0分,無疼痛感覺;②1~3分,存在輕微疼痛感覺,但處于可忍受范圍之內;③4~6分,存在明顯的疼痛,并對睡眠造成影響,但在可忍受范圍之內;④7~10分,存在強烈的疼痛感,且無法忍受。療效判定標準參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試行)[3]中的療效判斷標準。①療效指數(%)=[(首次治療前積分-末次治療后積分)/首次治療前積分]×100%。②臨床療效判定:顯效: 療效指數≥70%; 有效: 70%>療效指數≥30%;無效: 30%>療效指數或無變化。觀察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常規、尿常規、糞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

2結果
2.1兩組疼痛評分情況比較兩組在年齡、性別、治療前疼痛評分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觀察過程中觀察組脫落4例(2例提前出院失訪,2例未按照規定用藥),對照組脫落1例(提前出院失訪)。末次治療后疼痛評分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評分情況比較 (分,±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例)
2.3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3討論
中醫學認為,肛門部術后疼痛的主要原因是金刃創傷致經絡損傷,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或創口濕熱未盡,熱毒內壅,以致經絡瘀阻不通,不通則痛;或機體營衛受損,濕熱之邪凝滯氣血,侵及經絡而導致肌膚腠理失于榮養所致[4]。消痔散方中苦參具有清熱燥濕,祛風殺蟲之功,《新修本草》載:“苦參、味苦、寒……除癰腫。”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苦參對多種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五倍子清熱殺蟲,收濕斂瘡,《本草綱目》稱其:“消腫痛、收脫肛,子腸墜下,外以治膚熏洗,則祛風除濕殺蟲。”連翹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本草正義》贊其:“能散結而泄化經脈之熱”。槐花中的蕓香甙及其甙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細血管正常抵抗力,減少血管通透性,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細血管恢復正常彈性。黃柏清熱燥濕解毒,其有效成分為小蘗堿,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多種細菌有明顯的抑菌殺菌作用,可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減少創面滲出物和創面疼痛[5]。冰片宣散郁熱火毒,消腫散結,且辛香走竅,能通經透肉,具有止痛,去潰瘍腐臭之功。《醫林篡要》云:“冰片主散郁火,……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芒硝清火消腫。取其滲透之功而消腫痛。現代藥理研究其主要成分為硫酸鈉,外用可加快淋巴循環,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功能,而具有抗炎作用。紅花、蘇木、乳香、沒藥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白芷消腫止痛;蒼術清熱除濕,枳殼行氣,防風解痙;荊芥祛風活血;白芨收斂止血,消腫生肌。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活血化瘀,生肌止痛之功。TDP照射治療能增加患者體內腦啡呔的分泌,有持久鎮痛的作用;能有效地促進微循環系統的加速修復,改善患部血液循環血液的流變;能很快提高機體內各種酶的活性,促進機體對缺乏元素的吸收;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6]。《醫學流源》指出:外科之法,最重外治。對于混合痔術后疼痛而言,中藥制劑坐浴能使藥性直達病所,比內服更具有優勢[7]。實踐證明,消痔散坐浴聯合TDP照射能顯著減輕環狀混合痔術后疼痛患者痛苦,且該方法安全可靠,經濟方便,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病專業委員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結直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版)[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6, 9(5):461-463.
[2]Langley GB, Sheppeard H.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pain measurement in arthritis: comparison of the visual analogue and verbal rating scales[J]. Clin Exp Rheumatol, 1985, 2(3): 231-234.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 [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85-289.
[4]邢占敏,吳丹妮,萬偉萍.中醫藥在混合痔術后鎮痛的臨床運用近況[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1,32(7):79.
[5]田代華.實用中醫對藥方[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687-697.
[6]徐胥,胡祝紅,羅艷.中藥涂擦聯合TDP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39(4):325-329.
[7]周青,張丹,陳玉根.中藥軟膏在痔瘡術后的應用研究進展[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5(5):466-469.
(收稿日期:2016.02.02)
【中圖分類號】R657.1+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7-0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