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銅川市耀州區委書記 楊宏偉
牢記總書記囑托 全力推動耀州脫貧致富奔小康
中共銅川市耀州區委書記 楊宏偉

編者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山區的小康,就無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對于貧困問題較突出地區的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壓力更大。近幾個月以來,本刊編輯部向甘肅、新疆、黑龍江等省的縣區,以及陜西省麟游縣、金臺區、太白縣、寶塔區、安塞縣等貧困縣的主要黨政領導約稿,一起探討“精準扶貧”工作,共同獻智獻策。確保如期按時完成精準脫貧,全面進入小康社會。
2015年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耀州考察,為全區打贏脫貧攻堅戰鼓舞了士氣、堅定了信心。一年多來,全區黨員干部牢記總書記“讓老區人民生活越來越好”的殷殷囑托,鉚足干勁,系統謀劃,精準施策,黨旗引領謀發展,強村富民奔小康。
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時再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認真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總結經驗教訓,清楚認識加快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在于精準。2015年起,耀州區成立脫貧攻堅戰總指揮部,出臺脫貧攻堅《實施意見》,開展黨旗領航奔小康活動,實行區級領導包鎮(街道)、部門包村(社區)和黨員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機制。要求全區黨員干部沖在前線,干在實處。建檔立卡2.7萬貧困人口,落實“一張連心卡、一本民情日記、一套工作臺賬”,精準識別、精準幫扶,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務求2018年年底整體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好革命老區自身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全區堅持把培育壯大富民產業作為脫貧攻堅核心,持續實施工業強區、果業富民、文化興耀、城鎮化帶動“四大戰略”。做好以循環發展為方向的新型工業,加強煤炭和水泥行業清潔生產;做精以果牧藥菜為主導的特色農業,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綠色生態品牌;做強文化旅游產業,加快照金香山和藥王山大景區建設;做好電商物流創業園、國道汽配服務產業園等產業核心區建設,推動農業“互聯網+”。有效帶動群眾就業、多元支撐的富民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住城鎮化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發揮革命老區后發優勢,是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方面。全區以讓群眾生活更方便、更美好為目標,統籌城鄉規劃,持續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按照“古城新城并進,區市錯位發展,地域優勢互補,傳承傳統文化,再現市井生活”的思路,加快歷史文化名城建設,五大商圈、神德寺文化公園等全面開工,仿古街區和古民居改造完成,文化藝術中心、體育中心等加速推進,持續抓好農村文化“十個一”工程,全力打造美麗鄉村,從根本上改善貧困地區硬環境和群眾生活水平,逐步呈現“古色古香古風貌、有山有水有活力”的新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老區發展步伐,要積極落實改革舉措,認真貫徹中央改革決策部署,針對制約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自覺向改革找突破要效益。全區黨員干部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為脫貧攻堅注入活力。全面實施了100項改革任務,鎮村綜合改革、戶籍改革等穩步推進。創新城鄉開發建設機制和對外合作交流機制,探索運用市場化運作模式搭建投融資平臺,加強與科研院校、企業合作,破解資金、人才和技術難題。創新精神文明建設機制,打造耀州好人品牌,完善城鄉善行義舉榜和激勵機制。

楊宏偉檢查產業扶貧工作

楊宏偉檢查教育扶貧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夯實管黨治黨基礎,選好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團結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耀州構建三級書記抓黨建責任體系,樹立了述職述脫貧、工作看脫貧的導向。向貧困村選派了86名“第一書記”,趁勢發力,助推精準脫貧,拓寬產業渠道,共建美麗鄉村,所駐村在短期內實現了較快轉變。突出抓好村(社區)班子建設,實施了3輪集中培訓,完善各種會議及工作記錄,進一步規范村干部工作方式和行為。深化“升級晉檔、評星定級”活動,9個社區均達到“一部三室三站一場所”要求,178個村全部實現了活動場所“公房化”,活動場所規范化管理全覆蓋。激勵各村彰顯文化底蘊、主導產業和地理位置等優勢,做到一村一亮點、一特色。 責任編輯:蔣曉靜

楊宏偉與群眾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