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阿諾德·湯因比是文化形態史學的集大成者,他把歷史現象放到更大的范圍內加以比較和考察,通過比較不同時期歷史的特點來揭示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他對西方文明的擔憂是他研究歷史的出發點。
[關鍵詞]湯因比;歷史研究;文化形態史觀
一、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
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1989年出生于英國倫敦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湯因比的母親是一民歷史學家并且小有名氣。在家庭氛圍的影響下,湯因比從小就受到歷史方面的熏陶,因此對史學研究有著濃厚的興趣。作為當代杰出的歷史學家,在文化形態史學領域,他的成就首屈一指。 他的成就頗豐,出版了《歷史研究》一書奠定了他的歷史地位,因此被看作“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他是西方思辯歷史哲學家的主要代表。湯因比在政治領域也曾有所涉及,他曾在英國的外交部擔任過職務,并且也代表英國參加過兩次巴黎和會。扎實的歷史學功底以及豐富的人生經歷使湯因比對歷史有了獨到的見解。
中國人對湯因比并不陌生,而且很喜歡,因為當我們許多中國人對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失望的時候,認為我們的文明已經開始走向衰落的時候,正是由于湯因比的出現,他對我們的文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理解中國人雖然對自己的文化有所失望,然而也不愿意起亦步亦趨的學習外來文化。有別于以國家作為劃分界限的管理,他的著眼點在與文明,從文明的層面劃分歷史范疇。他說:歷史研究可以自行說明問題的單位既不是一個民族國家,也不是另以極端的人類全體,而是我們稱之為社會的某一群人類。這為我們認識人類社會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當今世界的全球化進程已經無法阻擋,而湯因比的文化史觀對于我們研究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他對中國的文化與歷史表達了高度的贊賞,他期盼并且相信中國能夠在未來的某個時期對世界的政治以及文明的統一發揮一個大國可以發揮的作用。政治和文化上保持著高度的統一性。他認為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國家能達到這種統一的境界。
二、文化形態史觀
文化形態史觀的創立者是德國歷史哲學家斯賓格勒,湯因比在其基礎上發展了文化形態史觀,成為了文化形態史觀淋雨首屈一指的人物。斯賓格勒在他的著作《西方的沒落》一書中提出了與以往的歷史學家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對于歷史的研究首先要研究歷史上各種不同的文化,人類歷史就是各種文化出現,發展,交融,以及衰落的過程。因此可以說湯因比的歷史研究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正是由于斯賓格勒這一新穎的觀點給了湯因比啟迪。湯比因的代表作《 歷史研究》一書是在吸收和繼承斯賓格勒的有些可取的觀點的基礎上, 創造性地發展了文化形態史觀, 將該史學流派發展到一個新的高潮,這種高潮此后形成了一種思潮。在世界史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湯因比的非凡貢獻在于他對從宏觀,整體和全面的角度把握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他試圖把人類的歷史看作一個整體,換句話來說,就是從世界性的角度來看待歷史。”從斯賓格勒開創文化形態史觀到湯因比的創造性發展,文化形態史觀逐漸走向成熟并且形成了一種理論,以其特有的批判與革新精神成為歷史研究舞臺上一個重要的角色。 因此這一觀點也漸漸吸引世界各國學者的廣泛關注,所以說,把它稱為史學上歷史的“哥白尼革命”名副其實。
三.湯因比的文化形態史觀
湯因比不僅是歷史學家,他也是思想家。很顯然,我們不能說湯因比的文化形態史觀全部正確,或者說他的文化形態史觀完全可取。但是湯因比的理論價值并不完全在于他的理論是否正確,而是在于他開拓了一種新的角度,這才是他的文化史觀真正的價值所在。湯因比一直關注著人類社會本身,這是許多歷史學家忽略的地方,他也關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這都使他為我們所尊重。
湯因比研究歷史的特別之處在于他新穎的視角,我們通過對湯因比的歷史觀的探索并不是簡單的去探尋歷史上所發生的事件,而是學習他通過研究過去的事件來總結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湯因比歷史哲學的出發點并不是對客觀歷史規律的把握,而是通過對歷史規律的探討去找到解救西方現代文明的途徑。這也是我們學習近代史應該持有的思想,中國近代曾收到過外來侵略,在歷史上,中國曾領先于世界,卻在近代遭受了一次又一次侵略,其中的原因是我們應該研究的。通過研究這些原因,我們才能更好的為現在中國的建設提出建議,促進中國的發展。
湯因比的歷史觀懷有一種深刻的個人感情,這是因為他所處的時代,他目睹了西方文明從輝煌走向衰落的過程,他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因此他懷著的是對西方文明的擔憂,這從他的書中就可以感覺到。相比較斯賓格勒的悲觀,湯因比雖然也擔憂著西方文明,但是他仍然抱有著樂觀的態度。而作為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學生,我們相比較其他專業,更應該有一種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這種責任感的引導下,去研究問題,去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這也是研究湯因比歷史觀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簡析湯因比與他的巨著<歷史研究>》[J],李靜《現代教育教研》2012.6.
[2]《歷史研究》上冊[M],湯因比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西方的沒落》[M], 斯賓格勒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文化形態史觀的興衰》[J],秦暉 中華讀書報,2001.7.
[5]《湯因比文明形態史學述評》[J], 方國學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999.3.
[6]《簡析湯因比的文化形態史觀》[J], 李丹花,張勃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作者簡介:宋怡(1993-10) ,民族:漢, 籍貫:江蘇 ,重慶工商大學在讀研究生,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基本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