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本報記者 蘇靜 郭媛丹 胡錦洋 ●馮國川
18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中)出席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18日傍晚在香港與4名泛民議員進行了面對面交流,被外界視為他在香港3天行程中的高潮部分。據參加會面的香港泛民議員稱,他們向張德江表達了對特首梁振英的不滿,“要求換特首”,張德江亦回答“聽得清楚”。英國《金融時報》評價說,“中國高級領導人與香港民主運動代表之間的這種會晤是史無前例的”,如此高級別的中央領導與香港泛民議員對話還是第一次。港媒紛紛給這次“破冰式”會晤點贊,為張德江在當天“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15次談及支持香港”感到振奮,也敦促泛民代表“以大局為重,努力重建與中央溝通對話的機制”。“香港問題不可能通過一次簡單的會晤解決”,時事評論員劉和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但這次見面的象征意義很重要,它表明中央愿意和香港反對派和解,能夠聽也能夠談,釋放了和解信號。”中國社科院法學所臺港澳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新欣則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反對派應該明白,張德江去香港不是談判,而是在聽取意見”,“反對派應該珍惜機會。”
沒邀請特首參加的小酒會
據香港商業電臺報道,張德江18日傍晚出席特區政府酒會,與行政會議成員、包括4名泛民在內的10名立法會議員、法官及區議員代表會面,歷時超過半小時。其中的4名泛民議員分別是:民主黨的劉慧卿、工黨的何秀蘭、公民黨的梁家杰及衛生服務界的李國麟。
據報道,原定于晚上7時結束的酒會有所推遲,直到7時45分左右,才見到張德江到達行政長官梁振英為其設的晚宴會場。
4名泛民議員當晚召開記者會,向媒體介紹他們與張德江會面的情況。泛民會議召集人何秀蘭稱,張德江與他們4人對話的時間,至少有十分鐘,張德江大部分時間只是聆聽,其后又單做了十多分鐘的總結發言,但沒有就個別問題作出響應。公民黨梁家杰稱,他們向張德江表達了對特首梁振英的不滿,要求換特首,張德江亦回答“聽得清楚”。梁家杰還說,今次是泛民第一次以民意代表身份,與中央領導人直接會談,他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突破”,張德江對此回應稱,不排除往后仍有機會作溝通。民主黨劉慧卿說,酒會較預期長,她感到有點驚訝,但會面能否有效果,仍要“聽其言,觀其行”。劉慧卿說,部分建制派議員向張德江提出讓泛民議員領取回鄉證進入內地,張德江響應稱“問題總會解決的”。
在與張德江會面前,梁家杰就對媒體表示,他將要求張德江“撤換梁振英”,然后與反對派重啟有關民主改革的商談。他說,雖然這次會面不太可能導致北京方面對這個特別行政區的姿態顯著軟化,但他相信張德江“說他此行是來聽、看和講,很可能是真誠的”。
“這個小酒會連特首都沒讓參加,就是專門讓反對派提意見的,充分顯示了中央領導傾聽泛民意見的誠意”,劉和平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現在哪個民選領導人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呢?馬英九是選上來的,最低時支持率只有9%,奧巴馬、默克爾也是如此。“對泛民的要求,我們應以平常心看待,這是民主社會的正常訴求。”
港媒:中央主動釋出善意
英國廣播公司(BBC)18日評論稱,中國國家領導人赴港與持不同政見的民意代表會面溝通,交換意見,這是好事。不論是禮節性會見,還是實質性交換意見,“君子和而不同”。香港《東方日報》18日評論稱,這次中央主動伸出橄欖枝,在與各界晚宴前,特設“小范圍”的酒會,邀請泛民黨派4位代表,滿足面對面近距離溝通的要求,是一大“破格安排”。在內地和香港關系頻吹冷風之際,中央采取主動,愿意與反對派溝通,釋出了誠意。泛民代表能否以大局為重,努力重建與中央溝通對話的機制,要看這次與張德江正面互動的結果。面對面說一聲“你好”,雖然距離破冰尚遠,總算是向前走出一大步。
此前,香港《星島日報》17日撰文指出,這次“破冰式”會晤,似乎是政治姿態重過實際內容,中央借這次安排,向香港社會展示中央愿意與各方溝通的誠意,亦借這次機會,讓領導人與泛民人士有親身接觸的機會,增加大家感性上的互相了解。文章稱,張德江在港期間可能不會評論政制改革、特首選舉等尖銳政治議題,顯示中央希望香港政治走向融和的方向,通過理性對話、誠意溝通,紓解種種深層矛盾,雖然前路仍漫長,但只要大家朝這一方向前行,問題總可以解決。不少對政治紛爭感到沮喪的市民,對這個正面信息應會十分認同。
香港《經濟日報》17日發表社評指出,港人固然樂見這種和諧氣氛,皆因過去幾年香港社會日趨撕裂,無論是議會內拉布無休無止,不利經濟民生發展,政改更破局收場;而議會外,街頭沖突日益升級,今年大年初一更爆旺角暴力沖突,港人自盼香港能復見“政通人和”,重拾理性務實。然而,港人亦擔心,面對9月立法會選舉臨近,個別泛民陣營、尤其激進派的參選人,或不惜渲染內地與香港矛盾,甚至用踩中央紅線的選舉語言搶選票,恐令中央與香港緊張關系更趨繃緊。文章希望中央、泛民都能借這次契機,“多走一步”,“維系得來不易的和諧政治氣氛、促成陸港正向互動。”文章稱,中央應理解香港是多元社會,持之以恒聆聽香港不同聲音,泛民亦不應視與中央溝通為禁忌,立場先行地拒絕接觸,而應以盡一切辦法向中央反映港人意愿的務實態度,重建與中央的交流渠道。
15次談及“支持香港”
18日上午,張德江在香港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儀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香港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具備很多獨特優勢,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在“一帶一路”中發揮積極作用。一是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打造綜合服務平臺;二是瞄準資金融通,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投融資平臺建設;三是聚焦人文交流,促進“一帶一路”沿線民心相通;四是深化與內地合作,共同開辟“一帶一路”市場。
張德江的講話,在香港社會引起熱烈議論。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18日報道,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認為,即使香港過去出現內耗,中央仍然一如既往關心和支持香港各方面發展,相信能夠增強港人和市場的信心,推動香港持續穩定發展。林健鋒稱,張德江的講話“為香港打下強心針”,相信“一帶一路”政策可以為香港未來20至30年帶來很多益處,希望各界多了解。
香港電臺18日報道稱,張德江演講中近一半篇幅講到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優勢,并在演講中15次談及“支持香港”。
香港《信報》18日發表社評指出,“一帶一路”固然是經濟項目,同時亦不乏政治意義,情況好比回歸以來一次接一次的“惠港政策”,例如對抗非典疫情之后推出的自由行和CEPA等等,對改善香港境況、爭取民心,自有一定作用。
路透社18日援引港媒觀點稱,張德江在與特區官員的會面中稱,香港正面臨挑戰與機遇,希望特區班子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重點。此言值得港人深思,香港正面臨轉折點,成敗依賴于能夠擺脫政治困擾,重新以發展經濟作為主方向,“機會就在眼前,問題在于香港能否努力爭取,還是繼續自甘墮落。”
劉和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香港召開的此次“一帶一路”論壇,其他國家派出的都是部長級官員,“張德江出席的份量很重,意義可見一斑”。
在晚宴上警告“港獨”
在釋放政治和解信號的同時,張德江也再次重申中央對香港問題的底線。據彭博社報道,18日,他在出席晚宴致辭時警告了“港獨”運動。他強調這并非本土問題,而是以本土之名行分裂之實,是違背“一國兩制”的初心,對香港是福是禍,相信廣大香港市民心中有數。張德江稱,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之一,是香港社會穩定的基石,也是自由的底線,如果基石動搖、底線退讓,香港的繁榮穩定沒法得到保持。
香港回歸19年來,多位中央領導人曾先后視察過香港。習近平和李克強分別于2008年及2011年以國家副主席及國務院副總理身份視察香港。胡錦濤2007年以國家主席身份出席香港回歸10周年慶典。新加坡《聯合早報》18日撰文稱,在中共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三、主管港澳事務的張德江,是首次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身份視察香港。香港立法會議員林大輝18日在《大公報》撰文稱,眼下香港政局紛亂,行政立法關系空前惡劣,經歷了“占中”和旺角暴亂事件后,社會躁動不安,“港獨”議題沸沸揚揚。隨著新一屆立法會和行政長官兩場選舉臨近,來年的政治局勢預期會持續不穩。此時張德江親身來港視察,深入了解,必有助中央更準確制訂治港方針,重新團結社會各界人士,重建“香港營”,讓香港重回正軌。
張德江在港期間的“嚴密保安”是外媒最喜好報道的內容。據《金融時報》報道,一些激進政治人士和抗議者與警方玩起貓捉老鼠游戲,呼吁香港“自決”的學生領袖之一羅冠聰在試圖接近張德江下榻的酒店抗議時被警察按倒在地。“一帶一路論壇于嚴密保安中召開”,BBC報道說,記者在會場外示威區所見,有人試圖突破警方屏障,但兩米高的水馬還是難以翻越。
《環球時報》記者18日上午在“一帶一路”論壇召開的會場外看到,示威抗議的人群也就100多人。據香港電臺報道,香港不同政見團體18日晚上在張德江入住酒店附近的示威區舉行集會。有抗議張德江視察的,也有揮舞國旗和“一帶一路”橫幅支持張德江視察的。
劉和平說,張德江此次視察香港的大背景是整個香港社會的撕裂,這種狀況無論是對香港的發展還是對中國的國家形象來講,都是巨大的傷害。今年9月開始,香港立法會議員又要選舉,新一輪政治運動可能又會出現。僵局的持續對誰都不利,實際上泛民中的溫和派也希望能坐下來談,但畢竟雙方所僵持的原因涉及根本性問題,不是十分鐘的談話,也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出決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