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蘇 蕙
?
你的用心,他的世界
——讀︽童年的秘密︾有感
文蘇蕙

成人有成人的大世界,而孩子也有孩子的小世界,成人的大世界是社會,孩子的小世界就是幼兒園,幼兒園對于幼兒來說,確實是一個頗為復雜的小世界,需要和成人,與老師接觸交往,也需要與自己的同齡人快樂地玩耍,或有矛盾,去解決它。
作為幼兒教師,和他們一起在這個小世界里,觀察他們的一日生活,體驗他們的喜怒哀樂,解決他們的困難瑣事……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關注幼兒的生活起居,身體健康,更是要為了孩子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而幫助幼兒做好準備。小世界是大世界的縮影,是成人社會的微觀化,我們的責任是重大的。
我想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關注幼兒表面上的變化,而是用心關注幼兒心理的微妙變化,發現問題也要及時疏導,《童年的秘密》就是這么一本讓我們走進孩子世界的書籍。
“為什么孩子總是不聽話?”“為什么事情交代過,孩子還會繼續犯錯?”“為什么孩子們總是拎不清,跟你唱反調?”……經常聽到成人這樣抱怨和疑惑:我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甚至犧牲了自己的幸福,為什么還是事與愿違?蒙臺梭利在書中做了很好的解釋,成人與兒童相處的過程中,常常會以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兒童的行為,慢慢變得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卻無形中壓抑了兒童個性的發展。為了給予孩子更為明確、簡單的指引,“你應該”成為我們慣用的語言。然而我們是否應該反思:我們真正懂孩子嗎?
我們幼兒園的趣耕園是孩子們心目中的一塊樂土,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經常到這片土地上播種、拔草、澆水……感受自然,親近自然,也學會收獲勞動的快樂!在春天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里,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照顧著班級里的菜地,帶著孩子觀察前期種下的蔬菜現在的長勢。可看著看著孩子們的目光漸漸不在蔬菜上了,只見孩子們三三兩兩地圍著地上的西瓜蟲,還用小樹枝撥撥泥土里的蚯蚓,還有的孩子在嘗試能不能在水管上行走……我原本想制止孩子不守規矩的行為,但當看到孩子臉上的專注的神情時,我一下子明白了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自然課堂。
兒童有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我們應該努力探索與思考兒童行為背后隱藏的原因,而不能將自己的心理強加給兒童。其實,從兒童的立場和角度出發,讓我們更能貼近孩子的心。從孩子們身上,也會有無數新發現、新體驗。我們真該適時轉換角色,在工作中、生活中更加愿意思考、愿意傾聽孩子的本意。
正如“十指長短不一”,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們都有自己的“敏感期”和成長的步調。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在智力、節奏、運動、人物角色認識和工作等方面的發展有一個特殊的敏感期,敏感期的出現使兒童對特定知識和技能感興趣。在敏感期內施教,教育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過敏感期,兒童在相同的時間對相同的興趣點就不會有同樣的興趣感,就很難達到類似的教育效果。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世上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也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每一顆種子都有其獨特的生命力和無限的發展可能性,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要根據他們的天性來因材施教,所以我們幼兒園有張揚個性的七色花特色課程,每個孩子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徜徉在自主學習的樂趣之中。教師從幼兒年齡特點出發,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以及對周圍現象的關注而確立一個個特色課程的主題,主題內容并不是由一個個單一的活動來完成,而是給幼兒充分感知、自主探索、自由討論的時間與空間,通過一系列的諸如觀察、收集、討論、創作的活動,幼兒的表達與創造的欲望被大大激發,這樣的“主題式特色課程”,其意義已不僅局限于知識技能方面,而是以行為習慣、經驗智慧、審美情趣、情感態度為價值取向,使每個幼兒獲得和諧的發展,為孩子們帶來一個自由、快樂及有創意的特色活動空間。讓孩子的童年在豐富的課程中展現得多姿多彩。
孩子就像是一顆小種子,種子從埋到土里、到發芽、到抽枝,最后才是開花,實在需要太長的時間了。越來越浮躁的我們,卻往往忘記了等待。
《童年的秘密》中提到:對兒童不必熱衷于“出手相助”,而所有的育兒書都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這樣那樣讓你無奈的事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在面對孩子時,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個折扣。我們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認為他樣樣都不應該落后,我們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進步,卻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義上的退步。
是的,我們在潛意識里把自己對生活的期許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強大,希望他優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煩。卻忘記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進步與成就都有發生的時間和規律。看著那個五歲的孩子,用草繩打個蝴蝶結,她愿用一生的時間去等,等他五歲的手指把這個蝴蝶結扎好。捫心自問,我有她那樣用一生去等的耐心與勇氣嗎?有時候很茫然,有時候很疑惑,有時候又沾沾自喜。只想對孩子說,人生的路很長,你美好的人生剛剛開啟,讓我們慢慢地、美美地、堅強地一起走!
生活中我們常常捕捉到孩子目光,或溫柔,或崇拜,或喜愛。這些目光都基于孩子對我們深深的愛。這些愛,總是在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來。老師總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常常會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有時候孩子們做出的一些成人覺得奇怪的舉動,其實只是希望成人能夠看到他們,注意到他們而已。孩子很愛我們,可我們卻常常忽視了孩子對我們的愛,“老師多么愛孩子呀”這樣的句子卻不絕于耳。
我們應當靜下心來聽一聽,看一看,認真感受孩子們的愛。當你真正開始感受的時候,才會發現,游戲中,孩子會為你端上自己制作的各種“小點心”,會邀請你來到自己的家里做客……生活中,哪怕被批評了,不到五分鐘,又會甜膩膩靠到你的身邊來了。每思及此,真是覺得自己做這個職業太幸福了。
做一名稱職且優秀的幼兒教師,需要我們時時刻刻用心去反思我們對孩子是否真的理解了,用心為孩子創造適宜的條件,用心去等待孩子們的成長,用心去感受孩子們對我們的一腔熱愛。孩子的世界是簡單的,純凈的。在幼兒園,他們圍繞著我們,以我們為榜樣,待我們如親人,讓我們用心為孩子創造美好、精彩的世界!
(江蘇省蘇州市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