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壽志(南寧鐵路安全監管辦駐南寧南車輛段驗收室,助理工程師,廣東 湛江 524013)
?
貨車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典型故障的分析
楊壽志
(南寧鐵路安全監管辦駐南寧南車輛段驗收室,助理工程師,廣東湛江524013)
摘要:介紹貨車空重車自動調整閥的作用及典型故障的危害,分析其在運用或檢修過程中易發生的典型故障原因;并針對典型故障的防范提出創新考核管理模式、教育培訓方法和現場監控手段的具體的建議,從而有效提高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典型故障的發現率,減少故障發生。
關鍵詞:貨車;空重車調整閥;典型故障;考核管理;現場監控
10.13572/j.cnki.tdyy.2016.02.009
2014年11月18日至12月15日不到30天時間里,南寧南車輛段某檢修車間就先后發生3起檢修車(其中1輛臨修,2輛段修)空重車自動調整閥裂損的嚴重漏檢漏修典型故障事件,實屬罕見,給行車安全埋下事故的隱患,所幸的是,這3件典型故障均被寧鐵安全監管辦駐段驗收員發現并卡住進行返工處理,在車輛竣工交驗出庫上線前,消除了事故隱患,從而避免事件的擴大,有效地防止了事故的發生。為杜絕類似故障的再發生,提高車輛檢修質量,對這3件典型故障進行了深度調查與分析,查找根源,并提出一些建議及防范措施。
目前鐵路貨車上使用的KZW系列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從2002年起全面推廣應用,它能根據車輛載重情況自動調整制動缸壓力,保證車輛在不同載荷下擁有足夠的制動力,既可節省人力,又能得到及時而準確的調整,防止漏調、錯調等情況發生。當制動缸壓力達到全重車位時,顯示牌翻轉90度,從空車到重車制動缸壓力范圍內顯示牌翻轉是連續變化的。由于空重車自動調整閥是安裝在管座上,通過管路分別與120閥、制動缸、降壓氣室連接,各連接均為法蘭連接,之間用橡膠墊密封,當調整閥破損時就會給行車安全帶來不良后果,輕者會因車輛漏風而造成空重車顯示功能失靈,重者則因調整閥破損而脫落會造成列車在運行途中出現自然緩解或發生緊急制動現象,還會打壞行車設備或傷及路人,甚至可能引起車輛顛覆的重大事故。
2.1原發性故障原發性故障即原來已經存在于閥體上的故障。
2.1.1故障概況2014年11月18日,1輛C64K臨修車在修竣交驗時,駐段驗收員發現空重車自動調整閥體破損(見圖1),閥體外側破損(舊痕)達50 mm×35 mm×20 mm。經對該車摘車臨修有關資料核實不是因空重車自動調整閥體破損故障扣臨修,而是該車其它部位故障摘車臨修的,所以該故障是原來已有的故障,但從運用部門→到檢修部門→再到質檢部門均未發現而漏檢漏修。

圖1 空重車自動調整閥體破損
2.1.2原因分析經現場對更換下的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實物進行分析與鑒定,該故障是被外來不明物體打(撞)擊造成空重車自動調整閥體破損。
2.2后發性故障后發性故障即故障原來沒有的,是后來才發生的故障。
2.2.1故障概況2014年12月11日,1輛P70段修車竣工交驗時,駐段驗收員發現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安裝面右側裂通(見下圖2),裂通(全新痕)長達55 mm;該故障純屬是由于外制動工作者安裝不當后而造成的故障,從工作者→到工長→再到質檢員均未發現屬漏檢漏修。

圖2 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安裝面右側裂通
2.2.2原因分析經現場對更換下的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實物進行分析與鑒定,該故障純屬工作者在安裝時先擰緊右側螺母后再擰緊左側螺母而造成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安裝面右側裂通,主要是安裝過程中未執行作業指導書的有關作業規范:安裝閥時有兩顆安裝螺栓及螺母的要均勻擰緊,不準擰緊一側螺母后再擰緊另側螺母,這樣易引起另一側擰緊面發生裂斷。
2.3隱藏性故障隱藏性故障即該故障早已隱藏或潛伏在調整閥上的故障。
2.3.1故障概況2014年12月15日1輛C64K段修車在竣工交驗時,駐段驗收員發現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安裝面左側裂斷(見下圖3),裂通(舊痕達95%)長達35 mm;該故障早已隱藏于閥上,但是,從內制動的分解檢修人員→到現車安裝工作者→到工長→再到質檢員均未發現而再漏檢漏修。

圖3 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安裝面左側裂斷
2.3.2原因分析經現場對更換下的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實物進行分析與鑒定,該故障早已隱藏或潛伏在閥安裝面左側上,但是空重車自動調整閥經過分解檢修→現車安裝調試→質量檢查員等環節均未嚴格把關和認真檢查確認,導致這典型故障逃過一關又一關,在多人的眼皮下生存。
接二連三的發生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典故的根源,主要包括對故障重視不夠和認識不足2個方面。
3.1對故障重視不夠2004年11月18日臨修車C64K被驗收員發現空重車自動調整閥體破損(全舊痕)后,驗收部門給責任車間填發了《車統-93回修通知書》,但沒有引起責任車間高度重視,只是簡單的在班組碰頭會說說或對責任者進行批評考核,沒有把這A類典型故障通報全體職工或上曝光臺曬,警示職工們注意,也沒有進行深度分析和提出有力的卡控與防范措施。導致20多天后的2014年12月11日段修車P70又發生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安裝面右側裂通(全新痕),4天后的2014年12月15日段修車C64K再發生空重車自動調整閥安裝面左側裂斷(舊痕達95%)的嚴重漏檢漏修典型故障。
3.2對故障認識不足對故障認識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在作怪。第1件屬原發性故障,按理說在運用(列檢)部門的日常技術檢查時就應發現的,但他們憑老經驗和傳統習慣把檢查重點放在走行部、基礎制動部及連掛部位上,一些管路和閥類關鍵部位大多以聽不到漏泄聲為良好。二是麻痹大意,掉以輕心。檢修的預檢員、質檢員的重點和注意力主要放在車體破損、底架各梁裂損、走行部、基礎制動等部位上,而忽略對空重車調整閥的檢查。三是業務素質不高和責任心不強,“三檢”不到位。第2件屬后發性故障,純屬工作者未按照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安裝,造成另一側安裝面發生裂斷。第3件屬隱藏性故障,主要是該閥在分解檢修過程中未做到精檢細修,發現不了隱藏于閥上的故障,加上安裝者又不仔細檢查確認,工長和質檢員認為所有閥類都經分解檢修試驗合格后才裝車使用的,注意力和精力根本沒放在這些部位上,憑經驗看車,以致一漏再漏就不足為奇了。
4.1創新考核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典型故障曝光臺,對發生重大漏檢漏修故障的及時曝光,讓廣大職工引以為戒,吸取教訓,杜絕類似故障的再發生。二是發揮經濟杠桿作用,對發生重大漏檢漏修故障的要加大考核力度,防止不痛不癢的考核而失去考核應有效果。三是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開展以“新寧鐵、新機遇、新作為”為主題的形勢任務教育,加強對職工的安全風險意識教育,提高質量意識,增強責任感及危機感,在新形勢下進入“新狀態”實現“新作為”。
4.2創新檢驗管理方式一是創建立功臺。將質檢員和驗收員發現的典型故障掛上立功臺,供職工學習與借鑒。二是對發現或防止重大故障(如貨車檢修交驗中的各種閥、輪對、軸承、搖枕與側架、中梁、車鉤、交叉桿等關鍵部位裂損)的給予向上請獎,增強質檢員、驗收員的榮譽感和成就感。三是每年開展全系統內的發現十大典型故障評選活動,對入選十大典型故障或發現及防止重大故障受上級表揚獎勵的納入年度評先和推優(即優秀或標準化質檢員、驗收員)考核參評依據之一,并在“陽光”下運作,調動質檢員和驗收員的積極性及主動性,筑牢最后一道防線。
4.3創新教育培訓方法在堅持傳統教育方式的同時,把職工的業務素質教育由教室的課堂理論向現場實戰下移。以實物教人,典故教人,案例教人,用事實說話,進一步加深職工對故障認知印像,提高職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同時聘請一些有工作經驗且發現典型故障較多的質檢員或驗收員做兼職教師,給新職工或新轉崗職工進行言傳身教,促進整體業務水平的提高。
4.4創新現場監控手段一是強化“三檢”執行好“一驗”。按照工作者自檢→工長復檢→質檢員檢查→驗收員驗收的程序進行交驗,加強車輛維修各環節的卡控,全面落實貨車檢修“零缺陷交檢”、“零故障交驗”要求,不達標的車輛不得出庫上線。二是特別要加大對“單兵作戰”崗位的質量檢查和卡控,發揮“三檢一驗”應有的作用,把降低修車質量和危及行車安全的隱患徹底消除。三是要注意克服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認真研判各類安全隱患和風險,提升檢修人員素質和質量意識,增強職工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修車質量,努力營造良好的運輸環境。
空重車自動調整閥是貨車車輛的敏感部位,典型故障的發生會危及行車安全,破壞良好的運輸環境,而提高修車質量,是所有車輛部門責無旁貸的義務,因此,2015年以來南寧南車輛段認真吸取教訓,開展修車質量攻關,采取有力措施,強化現場的監督與檢查,修車質量明顯提高,特別是空重車自動調整閥的檢修實現“零故障”交車,取得階段性成果,為提高整車檢修質量打下了基礎。
中圖分類號:U27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8686(2016)-02-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