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濤 吳梅
【摘 要】西非地區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地區之一,近些年隨著政治局勢的相對穩定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基礎建設和民生工程如雨后春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改善。本位所述工程即位于西非加納境內,是該國最重要飲水工程之一。該供水工程的順利完成,是中西方標準規范的完美結合,也是當地民生工程的典范。本文簡要闡述本供水工程凈水工藝方案的比選,為后續相關工程和類似工程積累經驗、提供借鑒。
【關鍵詞】西非;供水工程;凈水工藝;方案比選
1 工程項目簡介
西非地區是世界上最為落后的地區之一,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起步,西非成了非洲新的發展增長點和新的動力引擎,為非洲整體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1]。本工程在位于西非加納,是為該國首都供水的重要飲水工程。該工程主要建設包含原水曝氣池、低負荷澄清池、氣水反沖洗濾池、清水池、二級高揚程送水泵站、加氯加藥間及藥庫、反沖洗設備間、廢水調節池等建筑物[2,3]。
2 凈水廠給水處理工藝方案論證
2.1 進水水質指標
本水廠設計主要滿足:一般季節符合高溫低濁水質處理要求,雨季60天左右考慮可能產生進水濁度不大于20NTU的稍高濁度情況,同時考慮物理化學手段去除微污染、脫除CO2,通過化學藥劑調節堿度、PH值,使處理后的水水質符合所選用標準的飲用水水質標準。
2.2 出水水質要求
按照歐共體理事會關于生活飲用水水質的條例98/83/EEC,本工程出水水質應滿足該條列要求,對地表水處理廠,成員國應盡力保證出廠水的濁度不超過1.0NTU。
2.3 水處理工藝研究
對于該水廠取水后,原水水質目前從理論角度出發,大部分時段它僅僅需要消毒,然后通過pH補償降低其侵蝕性。不過,由于供水水源的重要性以及由于偶爾情況下高溫、濁度較平時高、顏色較平時濃、以懸浮和膠質形式存在的錳的含量較平時多,所以供水僅僅依賴消毒這一環節是不夠的。此外,沿岸人口的變化以及工農業的發展都會對水質產生影響。如果僅僅采用消毒的話,原水水質的偶爾惡化可以導致微粒、有機物或氧化錳在輸水系統中的沉淀,特別對水庫會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為了防止這一切的發生,確保水質的良好狀態不變,在處理工藝中保留混凝沉淀及采用石英砂過濾是相當必要的[4]。
2.3.1 沉淀(澄清)
根據原水水質及該國已建水廠現狀工藝情況,選擇如下三種沉淀(澄清)工藝。
方案一:斜板加強平流式沉淀池。側向流斜板沉淀器與平流沉淀池相結合,綜合了平流式沉淀池池體簡單、處理穩定性高和斜板沉淀池效率高的優點,占地面積比傳統平流沉淀池大大減小,并可與高效網箱絮凝池有機的組合為一體,是比較理想的處理構筑物。
方案二:泥渣回流高負荷澄清池。泥渣回流高負荷澄清池通過泥渣回流、機械水力高效混合絮凝,在沉淀區增加斜管后加強泥的沉降性能,水力負荷得到極大提高,清水區上升流速高達5.5mm/s。由于池深較大,沉淀污泥進一步壓縮,使后續的泥處理過程得到簡化。
方案三:泥渣回流低負荷澄清池。該工藝為特點為泥渣機械回流、機械水力混合絮凝,機械排泥,但其負荷較低,清水區上升流速僅為0.5mm/s。
2.3.2 過濾和消毒
無論沉淀(澄清)單元采用哪個方案,出廠水均須經過砂濾池和消毒做最終的水質保障。擬選用氣水反沖洗均質濾料濾池,屬于恒水頭過濾,可以根據濾料堵塞的情況,對濾池進行自動控制,從而保證了整個過濾周期內出水水質均符合要求。因采用了單一的石英砂濾料[5],粒徑較大,顆粒間空隙也較大,所以具有較大的含污能力,使過濾周期增長。微生物的滅活和病原菌繁殖的防治措施,采用傳統的液氯消毒工藝。
2.4 凈水廠處理工藝方案比較
針對西非項目的適應性,對三種方案的設計參數進行比較。
(1)混合絮凝參數:方案一采用“機械曝氣+配水”,V=500m3,前加氯,輔助泥渣回流,需混合池2座和反應池2座;方案二采用“機械曝氣+配水”,V=500m3,需混合池2座和高負荷泥渣回流懸浮澄清池;方案三采用“機械曝氣+機械混合+配水”,V=2×500m3,需混合池1座和低負荷泥渣回流懸浮澄清池。
(2)沉淀能力參數:方案一采用“平流沉淀池+尾端斜板加強沉淀池”,平流段長度40.1m,其水平流速15mm/s,有效停留時間57min,總有效容積60×3.6×56m3;方案二采用“高效同步沉降+斜管增強+污泥濃縮”,斜管水力負荷23m3/(m2.h),有效面積負荷14.2 m3/(m2.h)(約4mm/s);方案三采用“同步沉降+污泥濃縮”,澄清區有效面積負荷1.8m3/(m2.h)(約0.5mm/s)。
(3)凈水效果參數:方案一需藥劑種類少、投加點少,效率較高,適應原水能力強,沉淀后水質保證率高;方案二需藥劑種類多、投加點多,效率最高,適應原水能力較弱,沉淀后水質保證率中;方案三需藥劑種類多、投加點少,效率低,適應原水能力較弱,沉淀后水質保證率低。
(4)應用情況和運行:方案一和方案二在中國應用較多,方案三在加納已有應用;與方案二相比,方案一和方案三運行管理相對簡單,費用低,對人員要求低,挖潛改造潛力高。
本工程水處理工藝提出的3個處理工藝方案,主要區別焦點在混合絮凝沉淀工藝選擇上。方案一采用常規靜態管道混合結合機械攪拌、豎向板式(折板或波板)網箱絮凝器絮凝池,后續平流沉淀結合斜板加強沉淀,縮短了平流沉淀時間;方案二采用的泥渣回流高負荷澄清池,該工藝通過機械攪拌混合配合高濃度泥渣回流形成泥渣捕捉層,通過小體積絮凝區加強絮凝反應,沉淀區加設斜管加強沉淀效果;方案三采用泥渣回流低負荷澄清池,該工藝通過機械攪拌混合配合泥渣回流,分配進入澄清池反應區,該區內設置機械攪拌槳,通過泥渣回流捕捉、加強的絮凝反應及沉淀作用,加強絮凝沉淀效果。
3 結語
根據以上凈水廠工藝方案的必選,較為清晰的比較了西非加納凈水工藝與中國傳統凈水工藝的不同,從該國水源地的水質和供水要求,對凈水工藝進行選擇,為在加納等西非項目開展類似工程的開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參考文獻】
[1]樸英姬.加納經濟發展績效評估及其啟示[J].西亞非洲,2013,05:90-102.
[2]李曉丹,張宇,楊敏軍.給水廠凈水工藝的發展及其比較[J].科技傳播,2011,3(下):34.
[3]任懷智,唐媛媛.自來水廠深度凈水工藝的發展與應用[J].山西建筑,2014,40(8):133-135.
[4]李俠.常規凈水工藝及新技術在人飲工程中的結合與應用[J].陜西水利,2014,5:131-132.
[5]聶小保,黃廷林,張金松,等.化學氧化和砂濾對凈水工藝中顫蚓污染的協同控制[J].中國環境科學,2012,32(2):274-278.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