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棋霞 陳國偉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的治理和控制,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水環境;非點源污染;控制措施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Analysis and Control
ZHANG Qi-xia1 CHEN Guo-wei2
(1.Deqing Coun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Deqing Zhejiang 313200, China;
2.Deqing Coun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Deqing Zhejiang 3132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contro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hoping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Water environment;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0 前言
具體來講,面源污染即為非點源污染,相較于點源污染來講,其具有較大的污染面積,且污染源有較大的危害和較長的遺留時間。這種污染會隨著降水,匯聚到河流中,不斷地遷移。在降水及大氣因素綜合影響下,非點源污染具有較大的污染面積,控制難度較大,且存在著十分多樣化的污染過程。
1 我國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現狀分析
1.1 多樣化的污染類型
根據類型的差異,可以用農業污染、工業污染及生活污染來劃分水環境非點源污染;而農業污染也有諸多差異化影響因素,如化肥農藥、牲畜糞便等。將含有化學物質的化肥農藥施加于農作物耕作中,在降水作用下,河流中進入一些農藥化肥,或者向地下水層滲透,增加了污染面積。而魚塘養殖過程中,會導致富營養化現象出現于周圍湖泊及水庫中,進而導致諸多污染物滋生出來,之后從水庫傳播給其他湖泊。
1.2 不確定污染高度
這種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污染及污染數據測量方面,一般出現的是隱性非點源污染,發生方式無法觀察,且污染源不能夠準確確定;人們也無法判斷非點源污染的傳播途徑,自然運動只要接觸到污染源,都可能會擴散污染,因此,不確定性是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的一大特點。且其有著較多的傳播途徑與范圍,無法對其污染面積及程度科學測量,使治理控制難度得到了增加。
2 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的控制對策
2.1 將最佳BMP方法運用過來
結合相關研究,水環境非點源污染有較多的來源,涵蓋了生活污水、土壤流失及化學制品等多個方面;而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農業活動,促使污染治理控制難度得到了增加。此外,隨機性、復雜性、持續性也是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的重要特點,在治理控制實踐中,需要科學選擇處理措施,促使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程度顯著降低。現階段,在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研究中,大多是采取模擬方式,根據相關數據構建模型,之后將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的治理措施制定出來。實踐研究表明,美國最佳管理措施具有較好效果,但是本種方法只能夠運用到農業人口偏少的國家,我國不適用本種方法。我國有較多農業人口,為了將最佳管理措施制定出來,需要優化設計兩個階段,首先為科學研究敏感參數,對整個系統科學優化;研究敏感參數時,需要合理選擇模擬模型,充分準備模型參數,借助于實測數據來調試模型各項模擬輸出,模型驗證則由實測降雨數據來開展,通過科學分析敏感性參數,將管理措施制定出來;其次為系統優化,要合理選擇優化模型,對管理措施系統科學完善,進而將系統方案制定出來。
2.2 借助于GIS預報污染
現階段,我國還沒有深入全面地研究水環境非點源污染,地區監測點設置存在問題,且水環境非點源污染具有較大的治理控制難度,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治理措施,方能夠真正控制與治理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科學技術的革新,信息技術得到廣泛運用,各個行業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得到了顯著提升;那么對于水環境非點源污染治理來講,也需要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控制效果和處理治理,進而有機完善水環境非點源污染治理體系。研究發現,有較為復雜的空間時間存在于亞地表層及地表層,水環境非點源污染模型不容易構建,需要對相應學科的數據資料科學搜集整理,包括生物、化學、物理等,方可以依據這些整理資料來治理與控制水環境非點源污染。GIS技術作為優越的信息技術,具有強大功能,能夠對空間時間信息有效的儲存、檢索和顯示;結合溶質傳輸模型,就可以科學檢測不同區域的水環境非點源污染情況。具體實踐中,借助于GIS能夠搜集地點,對數據資料科學處理,且可以在較大程度上降低水環境非點源污染模型成本,減小了研究人員的工作強度,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將其逐步推廣下去。
2.3 對人工濕地科學規劃建設
調查發現,我國的郊區與農村是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的主要來源,這些地區沒有較高的經濟水平,人們環保意識較差;為了促使當地水環境非點源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提升處理技術水平。根據研究表明,科學規劃與建設人工濕地,能夠對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科學控制,開始普遍運用到諸多國家。人工濕地的建設,能夠發揮蓄洪功能,侵蝕得到減少,污染物狀態得到改變,且能夠有效去除磷氮等化學物質,不需要較高的投入成本,就能夠獲得較好的處理效果,且操作難度較低,可以被廣泛運用到水環境非點源污染治理與控制中。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科學規劃、建設與應用人工濕地,有機循環水分和營養物質,促使綠色植物的生長加快、污水無害化及資源化的目的得到真正實現。
2.4 科學管理
為了控制非點源水環境污染,需要做好管理工作,從源頭上對污染的擴散和發生進行控制。上文已提到,農業、工業及生活污染是非點源污染的主要來源,要從這個方面來嚴格管理。結合實際情況,科學規劃農業化肥及農藥使用量與使用時間,不要在降水較多的季節使用,以避免雨水傳播污染物。要科學集中管理魚塘廢水、魚類糞便等,增強人們環保意識,禁止隨處排放,否則對周邊水域就會造成較大污染。而工業廢水排放之前,需要經過科學的處理,符合相關標準。堆放工業用品的區域,需要做好植被管理及放射物檢測工作,促使堆放物污染程度得到有效降低。使用的洗滌劑盡量不要含磷,采用的物品需要能夠可循環回收,避免水資源受到生活垃圾的過大影響。
3 結語
綜上所述,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可持續發展政策深入人心,社會持續關注環保節能,全世界范圍都開始重視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相對于點源污染,非點源污染具有更大的危害,增加了治理難度,需要科學運用先進技術,制定完善的處理措施,從源頭出發,促使水環境非點源污染控制效果得到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溫騰.基于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的治理與控制對策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6(10):123-125.
[2]廖銀鋒.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的治理與控制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6(19):66-68.
[3]甄麗莎,宋鳳敏.非點源污染防治技術研究進展[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5(12):123-125.
[4]閆瑞,閆勝軍.農業非點源氮污染研究進展分析[J].環境保護科學,2014,6(13):144-145.
[5]王國波.基于文獻計量的非點源污染研究趨勢及熱點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5,7(14):33-35.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