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斌
合掌對 同義詞相對,上下聯的內容重合,只是同義異詞的反復,讀后有重復累贅之感。
《紅樓夢》第七十六回寫史湘云和林黛玉賞月聯句,林黛玉的出句是“犯斗邀牛女”,史湘云的對句為“乘槎訪帝孫”。林黛玉說:“對句不好,合掌。”乘槎犯斗的故事出自晉代張華的《博物志》,說海邊有人于八月乘著小木筏到了天河,看到了牛郎織女,當時卜者嚴君平說:“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帝孫,即織女星。史湘云的對句和林黛玉的出句意思完全一樣,所以林黛玉要說對句不好。造成合掌對的原因是求工太過,走上反面,同義反復,枯燥無味,做聯者應當避忌。
一意 《詩人玉屑》引《蔡寬夫詩話》:“晉宋間詩人造語雖秀拔,然大抵上多出一意。如‘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類,非不工矣,終不免此病。”所謂“一意”,就是出句和對句所表現的意境是一樣的,“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詩眼在“動”和“落”,都是動的意境。“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詩眼在“靜”和“幽”,都是靜的意境。寫對聯和寫詩一樣,要講究疏密相間,動靜交錯,避免意境單一化。
形對神不對 上下聯字面形式對仗工整,但思想內容卻強弱懸殊,頭重腳輕,不相匹敵,無以成對。例如:
氣凌衡岳三千丈;
心托離騷廿五篇。
(明代祁雋藻題長沙衡陽會館聯)
風吹馬尾千條線;
雨打羊毛一片氈。
(明代朱元璋出句,朱允炆對句)
以上二聯都是上聯氣勢強健,語義充盈,構思奇巧,格調高昂,而下聯力弱,意俗格低,對仗失去平衡。
又如:
海峽難隔同心,共盼江山歸一統;
天河不阻聚首,相期云漢渡雙星。
這副對聯以“天河”對“海峽”,“聚首”對“同心”,“云漢”對“江山”,“雙星”對“一統”,字面對仗工整,但上下聯的意思不能匹對。上聯“海峽難隔同心”反映的是全國人民的一個重大愿望,述國家大政;下聯“天河不阻聚首”是說男女愛情,可比喻夫妻關系,如喻指臺灣和大陸的關系,則不倫不類,難以切合。
濫用專用名詞 新對聯中運用較長的專用名詞,要注意完整、規范,不可以為了對仗而隨意改寫。例如:
馬列主義安天下;
澤東思想立中華。
此聯把專用名詞“毛澤東思想”簡化為“澤東思想”,這樣雖然字數相等,勉強對仗,但違背語言規范,而且也損害思想內容的表達,是應當避忌的。
應避忌同字對仗,疊字與非疊字對仗。例如:
一腔熱血,滿腹文章,贏得濟濟英才;
三更燈火,五更雞鳴,換來燦爛群星。
這副對聯中上聯的“濟濟”是疊字,下聯的“燦爛”是非疊字的雙音節詞,相互用于對仗,不合聯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