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萌萌+姜麗萍


摘要: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課題,本文利用多元統計分析法,對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及消費結構進行統計分析,構建合適的主成分模型。
關鍵詞: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方差貢獻率;消費結構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0-01
當今大學生是備受關注的90后,他們的消費結構呈現嶄新的模式。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消費理念無論是對大學生本人的發展,還是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利用分層抽樣的方法調查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生的消費狀況,并用多元統計分析的方法對消費結構進行分析。此方法具有成熟的理論基礎,因此分析結果十分具有客觀性、可信性。[1]
一、消費結構的主成分分析
對于消費結構的分析,筆者選取了11個消費方向作為原始指標,為了研究方便,將這11個原始指標設為如下變量(單位:元):
X1:吃飯費用/天、X2:通訊費/月、X3:生活必需品/月、X4:服裝費/學期、X5:電子產品消費/學期、X6:聚餐費/學期、X7:電影費/學期、X8:學習資料費/學期、X9:交通費/學期、X10:網費/學期、X11:網購(購買非生活必需品)費/學期。[2]
方差貢獻率表,顯示了各主成分解釋原始變量總方差情況,是信息量的具體表現。利用SPSS軟件,求出方差貢獻率表,見表1。在表1中,11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在依次減少,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100%,為了起到降維的目的,欲得到較少的主成分而保留較多的信息量,我們保留前三個主成分,主成分解釋總方差的百分比為63.266%。
主成分負荷陣表[3],對應的是Yk與Xi的因子負荷量(因子載荷[4])ρ(Yk,Xi),其絕對值越大,表明與的相依程度越大。利用SPSS軟件,可求出主成分負荷表,見表2。
從表2中可見,在六個主成分中,相比較而言,第一主成分Y1與X3,X4,X5,X6,X7,X8,X11這7個原始變量相依程度比較大,第二主成分Y2與X2,X9相依程度比較大,第三主成分Y3與X1,X10相依程度較大。所以Y1可以看做由原始變量X3,X4,X5,X6,X7,X8,X11線性組合而成的綜合變量,Y2可以看做由原始變量X2,X9構成的綜合變量,Y3可以看做由原始變量構成X1,X10的綜合變量。
通過對大學生消費情況的主成分分析,我們將大學生的消費結構概括為三大方向,Y1代表了享受型消費,Y2交際外出型消費,Y3代表了網絡型消費。[5]
二、結論和建議
根據人均消費水平,大學生的消費是符合大趨勢的。但是,從消費的實用比和恩格爾系數可以看出,大學生消費水平偏高。在調查過程中,90%以上的同學都反映學校周邊物價過高,但是大學生普遍存在消費盲從,貪圖便捷的心理,所以導致周邊的物價居高不下,進而也影響著大學生科學合理的消費結構。
目前的大學生都為90后,大部分為獨生子女。家庭在經濟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持,經過調查發現,80.32%的學生生活費用的主要來源都是家庭。建議家長,不要無節制的給予學生過大的經濟支持。要讓學生學會獨立,以及盡早的培養他們科學合理的消費意識。成為一名懂得消費,有獨立消費能力的當代大學生。
參考文獻:
[1]李木梓,霍如桃.大學生消費結構的調查和研究.中國物價,2010.04.
[2]劉寶明.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現狀分析及問題研究.大連理工大學,2008.06.
[3]劉臣輝,呂信紅,范海燕.主成分分析法用于環境質量評價的探討.環境科學與管理,2011.03.
[4]何小群.多元統計分析,4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04.
[5]郭躍進.大學生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分析.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6.01.
第一作者:陳萌萌(1994-),女,漢,吉林白山人,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統計學專業本科在讀。
通訊作者:姜麗萍(1988-),女,漢,吉林白山人,碩士研究生,就職于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注: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吉農院合字{2015}第070號(項目號201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