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慶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入市場經濟體制,經濟發展迅速,城鎮化速度加快,同時企業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企業對于人才的需要也不斷增強。而員工的社會保險制度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條件。因此,我國城鎮的原有社會保險制度已經不適合現在經濟發展形勢的需要,城鎮的社會保險制度必須進行必要的改革,充分發揮社會保險制度對于企業員工的激勵作用。本文就是針對現在我國現在社會保險的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研究,得出相關的結論。
關鍵詞:社會保險制度;參與激勵;繳費情況
中圖分類號:F840.6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01
一、引言
社會保險制度在我國開始實行以來,經歷了由依賴于社會福利向按地區統籌的轉變,已經由原來的國有企業覆蓋到不同所有制的企業,但美中不足的是社會保險的參保率增長并不十分很迅速。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底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占城鎮就業人數的比例不到60%,其他項目參保率更加的低沉。企業的審計表明,企業繳費不足的現象并不在少數。參加保險制度的單位源于利益的誘惑,另外社會保險立法的不完善,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因此,目前我國的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參保單位虛報、少報參保人數,部分繳費的基金屬也存在著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社會保險制度對于我國城鎮員工的激勵程度大小,本文就是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
二、城鎮社會保險制度發展情況
1.基本原則
城鎮社會保險制度作為一項基本的社會制度,具有相關的保障制度。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的費用主要是由企業和員工共同承擔,建立企業賬戶和個人賬戶等社會保障模式。此外,我國政府對于養老、失業、工傷、生育、醫療和社會保障金,這“五險一金”都進行詳細的規定,涉及繳費水平、覆蓋范圍等幾項基本的指標。具體的制度規則就是,以企業本身職工的基本工資作為主要基準,要求不低于本地區社會平均工資的60%,不高于社會地區的300%的工資水平。但是,社會保證金的繳費標準根據相關的政策的要求是在20%到60%,社會保險制度在運行過程之中出現大幅度的變動,尤其是以沿海區域發生的變動最為顯著。
2.偷逃繳費現象嚴重
在我國現在的企業多數把上繳社會保險的費用做為企業的一種成本增加,對企業形成一種負擔。沒有認識到社會保險制度本身對于留住企業人才的作用,是保證企業創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我國現在的企業偷逃繳費的現象十分嚴重。企業進行偷逃稅費的主要手段包括兩種形式。第一,較少企業雇員登記。這樣企業減少相關雇員的的登記,可以逃避監察部門的審計,從而可以減少企業的相關費用的上繳。第二,減少繳費基數的上報,甚至有的小微企業直接不交費用。這樣違規的現象在在我國的城鎮廣泛分布,嚴重制約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此外,還有政府相關的監察和審計部門,為保證本城市在市場之中的競爭力,保住企業資本,增加城市就業率和政府稅收,也會放松對企業社會保險繳費的監察力度。最后,企業員工本人也不愿意上繳社會保險的費用。在全球化的范圍之內,員工認為上繳大量的社會保險費用,會導致本身的生活成本提高,限制本身跨區域的消費,造成本身生活和消費質量的降低。因而,不愿意承擔企業所分配的社會保險上繳費用。由于上述各種原因,直接導致現在我國城鎮社會保險費用上繳出現大量的問題,造成我國社會保險制度效能發揮發揮不充分。
三、參與激勵的情況分析
1.企業分析
社會保險對于城鎮員工的激勵作用的方面,不同性質的企業對其態度是不一致的。企業其他方面的性質主要是在企業規模和所有制性質這兩個方面。首先,企業的規模越大,企業實力也就越強,可以充分的將社會保險的成本轉入到相關的產品之中。因而,這部分企業就會上繳社會保險的費用,反之就不會愿意上繳社會保險的費用。其次,在所有制的方面來說。我國的國有企業,大都是設計鋼鐵、煤炭、交通等壟斷性質的企業,并且擁有國家的支持。因此,企業內部的福利待遇相對較好,重視員工的社會保險制度。但是在私營、外資等企業,尤其是在小微企業之中。企業本身缺乏足夠經濟實力,而且又沒有充分融資渠道,就不會愿意上繳社會保險費用。因為,企業成本一旦增加,就會導致企業的競爭力下降,造成企業本身效能降低,市場競爭力下降。
2.政府分析
地方政府對于上繳社會保險費用懲治力度對企業形成制約。一方面,政府財政吃緊,出現赤字,城市本身面臨大量的老齡化人口以及失業人口,需要大量的財政支出。此時,政府就會加大監管力度,要去企業必須如實上繳社會保險費用,從而降低政府本身的財政壓力。另一方面,政府本時期財政充足,為保證本區域企業的競爭力提高政府稅收,就會放松對社會保險的監管力度,而且降低上繳費用的基數。此時企業本身面對政府放松監管力度的情況下,就可以靈活采取措施,針對不同員工的性質進行具體的分類。第一,基層員工,沒有太多的技術要求,而且員工本身收入較低,流失率較高,企業就可以對將部分員工不登記為正職員工,不予提供社會保險,從而降低企業的成本。另一方面,企業對于高層管理者和高級技術工人,要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提供社會保險,進行激勵。保證企業這部分重要的人才不會出現流失,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進行企業創新,充分利用現在良好的外部環境,創造更多的效益,擴大企業本身的市場份額。
四、結語
總體來看,我國現在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覆蓋率較低,發展緩慢,并且企業逃費和欠費現象嚴重,地方政府的監管也不到位。因此,我國現在社會保險制度不僅運行緩慢,效能不能發揮,而且造成市場競爭出現不公平的現象,造成市場競爭規則的破壞。現在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企業認為社會保險投入高于回報,成本過高;政府監管力度不夠,政府官員素質較低,只重視本區域的發展;社會保險本身的繳費率也較高,不符合我國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但是,隨著我國出臺《社會保險法》,對現在社會保險制度進行改革,糾正過去城鎮社會保險出現的大量的問題,成果顯著。因此,只要我國政府和企業,不斷的進行探索,就可以促進我國城鎮社會保險制度的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鄒鐵釘.養老保險體制改革的公平與效率研究[D].浙江大學,2015.
[2]秦增元.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欠費逃費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3]裴越.中國城鎮就業群體社會保險收益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0.
[4]黃瑞.人口老齡化趨勢下的中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