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企業的知識產權法律地域性、時間性等主要特征進行分析,然后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結構制度概述,并在此基礎上對制度的完善措施進行探討,望引起重視。
關鍵詞:企業;知識產權;管理
中圖分類號:D923.4;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01
知識產權是指從法律角度賦予知識產品所有者,肯定其創造性智力成果的專有權利。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的構建能夠在一定時限內給予權利人排他性的專有權利,對促進智力成果的廣泛傳播具有重要意義。現代企業已經逐步展開對知識產權管理的探索,但由于尚未形成管理制度,導致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筆者認為在構建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中,必須把握企業知識產權的特征(法律層面的),優選管理結構,以此來確保知識產權管理制度能夠有效地落實到實處。
一、基于法律層面的知識產權分析
對于企業而言,其知識產權包括作為權利人的各種版權、商標權、專利權以及商業秘密,是企業內部員工凝聚創造性智慧所形成的無形資產。在法律層面,企業知識產權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
1.地域性
企業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是指在本國法律規范下所獲得的知識產權僅在本國范圍內受法律保護。如需要獲得其他國家的法律保護,還需要按照該國家的要求獲得相應的知識產權。
2.時間性
企業知識產權的時間性是指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具有有效期限的限制。當有效期限屆滿后,權利人對知識產權進行的法律保護就會自行終止。
二、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結構
對于企業內部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而言,其組織結構是管理的框架基礎。實踐中,為了使知識產權在企業內部得以高效運用,發揮其價值優勢,必須選擇應用科學的管理模式。目前實踐中可選擇應用的知識產權管理結構有以下幾類:
1.集中管理制
集中管理制的最大特點是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按照統一知識產權政策進行運作,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企業整體利益,確保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
2.分散管理制
分散管理制的優勢在于企業下屬研究所可從產品特性對專利申請件數的限制,決定知識產權的預算。其中所涉及部門包括:策劃部,技術法務部,專利申請部,專利信息中心,專利部,以及軟件保護部。
三、建立健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從整體上來看,企業知識產權制度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在各項制度的落實中還有所欠缺,需健全措施以保障制度的落實。基于以上對知識產權的法律屬性、管理結構分析,筆者認為要想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并將其有效的落實在實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健全知識產權工作機制
企業要結合自身近遠期的發展目標和規劃,構建與知識產權管理配套的工作機制,并且強化知識產權基礎建設,將知識產權及其管理工作有效地納入到考核管理機制之中,從而形成集科技制度創新以及工作激勵為一體的管理制度,使之能夠更好地提供服務。
2.提高工作人員的意識
第一,提高企業的準確認知,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升到發展戰略高度,結合生產經營戰略,切實地將專利應用于生產實踐,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第二,將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全面貫穿于整個企業技術創新全過程,讓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真正主體。同時,還要增加投資,提高企業的軟、硬件水平,加強對企業自主知識產權庫的建設,打造企業自有的智力支持系統。
3.健全知識產權制度落實措施
第一,健全知識產權相關員工保密制度。針對新進員工,需要實施知識產權背景調查制度,注重調查員工以往就業經歷、所擁有的技術成果、以及該員工在原企業的情況,并且根據員工崗位要求,簽訂針對性的知識產權協議,明確產權歸屬以及雙方義務,以免人員過程中帶走就職期間的成果,對企業利益造成損害。就離職員工而言,需要與之簽訂保密協議以及競業限制性協議,離職前應當退還曾接觸過的重要文件和資料,并規定其就職期間必須保守商業秘密,離職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就職于與本企業有競爭關系的企業內。
第二,健全知識產權激勵制度。一方面,政府部門需要充當調控者的角色,為企業科研提供資金支持,培育創新型企業作為市場競爭主體,加強科技市場信息傳播,大力扶持科技中介機構,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并完善科學技術市場;另一方面,需要在企業內部推行有效的激勵措施,可爭取實現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入股,建立科學的物質、精神激勵制度。一方面要求對知識產權的設計者、發明人進行精神、榮譽獎勵,另一方面還可以以股權形式給予其一定的物質激勵。
第三,健全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應對制度。對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的應對關鍵是設置保證金制度。即在技術貿易實踐中,企業應當注意轉讓方一定是技術所有人,該技術不能存在專利、著作權以及商標方面的侵權可能性和瑕疵。對于技術轉讓方而言,應當提供證明文件,以保證技術、產品的合法性。在此過程中,若技術轉讓方不能提供有證明力的文件資料,需支付一定的金額,并將其作為專利侵權防范的保證金。置于保證金多少,雙方通過協商約定,而且保證金由雙方協議后進行保管。實踐中,如果發生了侵權行為,則受讓方可以憑借保證金解決爭議,以免侵權責任可能轉嫁到個人身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四、結束語
知識產權作為現代企業無形資產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必須在法律范圍內對其進行保護。在科教興國戰略背景下,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業已成為目前知識經濟背景下運行和發展的保證,并且也是全面推動和保護企業的有效法律手段。同時,還要掌握企業管理制度建立方式和方法,使產權管理與企業管理有機地契合在一起,從知識產權的角度為企業創造理想收益。
參考文獻:
[1]馮楚建,唐恒,付麗穎等.醫藥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與績效分析——基于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調查[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9(3):104-109.
[2]柴金艷.基于價值鏈的企業知識產權競爭優勢培育——以華為公司的知識產權管理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6(22):53-56.
[3]江洪,王微,葉茂等.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前沿調查及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2):140-145.
[4]邸曉燕,張杰軍.創新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基于部分創新型企業的案例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1(4):62-66,79.
作者簡介:韓亞婷(1973-),漢族,本科,經濟師,研究方向:知識產權管理、科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