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曦
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的不斷持續深入發展,國際貿易壁壘重心已經逐步轉型為技術貿易壁壘,在這樣的條件下,各國的貿易往來以及國際貿易形勢在全球引起的經濟鏈條在世界貿易往來的圈子里對中國的對外貿易往來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就其影響進行深入探究,并針對此提出目前經濟條件下我國應當采取的政策的建議。
關鍵詞:國際貿易形勢;中國;對外貿易;影響
中圖分類號:F74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1
一個國家不同時期的商品經濟受不同因素的影響,比如不同國家對某種商品在某一時期的需求量;某一個國家針對自己國內市場需求以及商業競爭趨勢會出臺相關的調整政策。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貿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依賴于周邊國家貿易發展,而每一個國家的貿易發展形勢又都影響著全球的經濟合作與競爭,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國面對對外貿易的各種機遇,應當抓住機會,加強合作,做到互利共贏,這是當前形勢下對我國提出的一個新的挑戰。
一、當前國際貿易形勢簡述
當前在國際貿易往來的圈子里,各個國家都毫不遜色,國際貿易增長速度和傳統貨物貿易增長速度都與時俱進。在這樣的形勢下,仍然存在差別的,主要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明顯,發達國家作為當今世界國際貿易主體,其所占的國際市場份額比例無疑是最大的,而且在不同種類貿易交往中也與發展中國家拉開了差距,建立在發展中國家的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在某種程度上侵占了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份額比例,其在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科學技術、管理經驗的好處的同時,也在掠奪著發展中國家豐富的資源和人力,在帶動發展中國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弊端。
而發展中國家面對世界發展潮流及時作出快速反應,靈敏的應對貿易風險,抓住機遇,引進技術,其在國際世界貿易的份額中所占的比重在快速增長,發展速度之快不可同日而語。其作為國際貿易中一股活躍的力量,拉動著全球的經濟發展,推動國際金融行業的繁榮。可是,在經濟浪潮中,其所承擔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在競爭中謀發展,與周邊的國家摩擦也隨之增加,比如,一國針對其他國家的傾銷措施才去的反傾銷措施等很可能有歧視性的措施存在,因而造成了某種商品的進口過程中不同國家的貿易主體享受的優惠或者待遇差別較大。從整體上來看,發展中國家針對貿易往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還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對待對外貿易經濟措施要做出相應的改善。
二、國際貿易發展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1.國際貿易對我國對外貿易的階段轉換影響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的方式不再是中國實現長久發展的戰略了,中國貿易要想走長遠發展的道路,就得將國家的經濟增長命脈放在內部需求的長期穩定增長,在這樣轉換的過程中,中國貿易轉型受到國際貿易的影響不可忽視。在轉化的過程中,據數據統計,中國在2000年左右出口額就已經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0%,這證明我國早已是典型的發展中大國了。而面臨2008年金融危機的侵襲,我國沒有例外的受其影響成為了進出口粗放增長的國際經濟風險的國家。金融為危機在使得進出口貿易額大大縮減的同時,我國調整以往的對外貿易策略,不在專注于擴張對外貿易額,而是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總結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增長特點。國際貿易格局的改變使得中國傳統的粗放增長經濟模式得到了轉變獲得了新的生命力,中國的外需市場不再膨脹,反而得到緊縮,中國要想在國際貿易競爭中獲得長遠的利益,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調整貿易額的比例,優化經濟競爭模式結構,目前,中國在國際貿易的影響下已經發展為理性的持續發展階段的發展中大國,并且已經在國際貿易市場上站穩腳跟。
2.國際貿易對中國的對外貿易結構的影響
中國的對外貿易結構一致都是以加工貿易為主的模式,加工貿易雖然給我國帶來經濟增長,但是其在發展的同時給我國帶來的影響卻是對我國的持續性發展的理念相違背的。比如,加工貿易行業導致環境污染等問題隨之加重,這些負面影響是任何加工貿易帶來的利潤所無法彌補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致命性缺陷。而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使得中國的加工貿易結構得到轉變,由加工貿易所占比重較大轉為一般貿易發展比重的份額量增加,產業鏈也隨之發生變化,由此而來,中國在對外貿易中所存在的注重經濟增長忽視環境污染問題的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就目前來看,一般貿易已經超過加工貿易成為我國度外貿易的主要渠道。
而且,隨之國際資本的布局加速,新經濟體復蘇進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政府在調整內外需求的同時,進行了全方位的新一輪調控,擴大內需的基礎上,完善國內貿易經濟結構,采用政策扶持控制關稅等各種政策來解決國內貿易結構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得國內的工業產業能走向世界,躋身世界前列,爭取獲得對外貿易交往中的利益最大化。
三、總結
國際金融態勢使得我國意識到對外貿易模式的轉變,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使得中國的貿易交往得到了考驗,形成了互利共贏,公平競爭的國際貿易格局,奉行讓周邊國家搭載我國走向小康社會的順風車。我國在國際貿易市場上也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推動國際貿易市場的多元化市場戰略,提高了我國對抗未來不可預知風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馮建英,陳旭,田東.中國葡萄產業國際貿易形勢分析.世界農業,2011,1.
[2]瞿商,趙德馨.中國大豆進出口形勢的逆轉與糧食安全——百年間中國大豆國際貿易地位的逆轉及其歷史啟示.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1,2.
[3]吳頻.當前的外貿形勢與外貿方式的轉型變化--在中國國際貿易學會“2014跨境電子商務交流會”上的發言摘要.對外經貿實務,2014,11.
作者簡介:楊 曦(1994-),女,漢族,陜西西安人,所在學校:西北工業大學人文與經法學院,職稱:學生,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