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勇+江新
摘要:電網工程項目審計數據分析在企業審計工作中日漸重要,但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組織模式和方法體系。本文通過分析國家電網公司各業務信息系統實施現狀及在ERP業務審計系統工程審計模塊缺位背景下,依據審計數據分析的目標定位、分析類型、數據分析模型,探索如何開展工程項目審計數據分析。
關鍵詞:審計;數據分析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2
一、國家電網公司業務信息系統現狀
過去一直困擾審計信息化的難題之一就是對被審對象原始數據的獲取。在數據未集中整合的條件下,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島,準確獲取審計所需數據非常困難。隨著國家電網公司SG186工程的深入開展,已初步建成“橫向集成、縱向貫通”的業務信息系統。整個系統包括ERP業務系統、PMS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基建管理信息系統、財務管控系統、營銷業務應用系統等12個業務應用系統,涉及發展策劃部、財務部、運檢部、營銷部、基建部、物資部、經濟法律部、人力資源部、電力交易中心等9個業務主管部門。
二、審計數據特征
在信息化環境下,審計數據相比傳統環境下發生根本改變,具有分布廣、數據量大、集成度高、更新快等特征。
1.分布廣
國家電網公司應用的信息系統較多,常用的信息系統有39個,各信息系統即相互聯系,又有一定的獨立性。如SG-ERP系統中的項目、物資、財務、設備等 4 個模塊均與工程管理密切相關,在該系統之外,還有與項目前期管理相關的規劃計劃管理系統,與采購管理相關的電子商務平臺、經法管理系統,與工程建設管理相關的基建管控系統,與工程財務資金管理相關的財務管控系統等,工程數據廣泛分布于各個信息系統之中。
2.數據量大
隨著"三集五大"體系建成,工程管理依托信息系統實現了從總部到縣公司的一體化管理,工程管理相關的各業務管理信息系統用戶數量巨大;公司精益化管理要求工程管理數據日益細化,同一管理數據需要多層面多緯度呈現,工程管理各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在使用中產生的數據與傳統管理模式相比存幾何倍數放大。
3.集成度高
國家電網公司一體化企業信息平臺SG—ERP信息系統建成,實現了各業務管理系統的集成和融合。工程業務管理信息系統中原始數據只要一次輸入,就能做到分次利用或多次利用。既減少了數據輸入的工作量,又實現了數據的一致性,保證了數據的共享性。隨著信息化建設的優化提升,各業務管理信息系統間數據交換功能將越來越完善,數據的集成度也將越來越高。
4.更新快
工程業務管理數據的動態性表現為數據更新的實時性、數據采集處理的同步性、數據使用的時效性。工程業務管理據一經產生就會實時存儲,各信息系統可同步更新;因不同時點數據不同,數據的使用具有一定時效性;工程業務管理數據采集后,信息系統能實時對數據進行處理,數據采集和處理可保持同步。
5.可靠性差
數據因素的風險主要體現在采集的數據不完整、采集的數據被人為進行更改或關鍵元素被刪除、被審計對象信息化水平較低數據難以客觀反映其現實情況等。如果使用了不可靠的數據,會影響審計判斷,造成審計風險。雖然國家電網公司工程管理信息化層度越來越高,信息技術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由于部分數據的采集仍由手工事后錄入,工程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仍有其局限性或不完整性,信息質量也受限于信息錄入質量。如物資實物管理信息、工程建設管理信息等都可能存在信息系統數據與實際情況不一致現象。
三、ERP業務審計系統現狀
2014年,ERP業務審計系統的財務和營銷模塊在所有省公司的推廣實施。系統采用營銷和財務兩條數據傳輸鏈路,營銷數據傳輸鏈路是從三大災備中心營銷災備庫通過OGG復制營銷數據到總部數據中心ODS緩沖區;財務傳輸鏈路是從財務管控系統經過網省公司數據中心使用專用傳輸通道獲取財物數據到總部數據中心ODS緩沖區。系統以松耦合業務為審計對象,匯集營銷、財務等業務系統數據;以數據信息查詢為審計手段,對營銷、財務管控等系統的業務基礎數據信息進行信息集成、分析與展現,以實現對相關業務開展審計活動,屬于典型的查詢分析型系統。利用該系統提供的審計查詢分析工具,可以幫助審計人員從ERP系統抽取數據,實現對ERP數據分析,快速查找異常,確定審計重點。
ERP業務審計系統分為財務審計、營銷審計和工程審計三大模塊,由于工程審計模塊所涉及到的業務系統(生產管理、基建管理、大規劃等)尚處于不斷調整變化中,該模塊尚不具備推廣實施條件。
如何利用現有的業務信息系統數據開展工程項目審計數據分析?
四、工程項目審計數據分析目標定位
工程項目審計數據分析應緊緊圍繞工程審計項目展開,服務于工程審計項目。其主要目標是結合工程項目審計的具體目標,通過對數據的觀察和分析發現疑點,尋求突破點,為審計提供線索,進而評估控制風險、揭示制度問題、關注投資效益。這個總體目標總是可以劃分為具體層次上的目標。具體目標應可以描述為以下3個方面:
1.總體分析
從審計需求出發,對工程項目的財務、物資、工程業務數據進行總量分析,把握全局,形成對工程項目的財務、物資、工程的總體印象。
2.發現問題線索,確定審計重點
在對工程項目總體掌握的基礎上,通過具體的復核性分析、對比分析等數據分析手段,合理的確定審計重點、延伸對象等。
3.核實問題線索,評估控制風險
對數據分析中發現的異常,通過現場審計獲取證據予以證實或者排除,進而評估控制風險、揭示制度問題、關注投資效益。
以上3個具體目標的聯系是緊密的,不是孤立的,只有在進行總體分析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的確定審計重點,并在對重點內容的核實下得出結果,進而實現評價的過程。
五、審計數據分析主要步驟
在調查了解國家電網公司各業務信息系統實施現狀、確立審計數據分析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后,還需對審計項目數據分析工作進行有序的組織,以更好的服務審計中心業務,促進審計目標的實現。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是采集被審計單位數據,服務實施方案。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及數據分析方案,從確定的審計對象采集財務數據和工程業務數據。
二是按照審計目標展開數據分析。應遵循把握總體,突出重點的原則,首先分析總體情況和一般數據,其次分析特殊情況和特定的數據。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和驗證,清除冗余數據,建立數據分析模型,發現問題線索。
三是審計線索延伸,核實問題。企業審計數據分析工作最終仍然要回歸到審計上來,需要對審計發現的線索進行延伸,取證并核實問題。
六、工程項目審計數據分析類型
數據分析按照其操作方法、實現工具、與審計經驗結合程度高低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查詢型分析、驗證型分析和挖掘型分析。
查詢型分析是指審計人員借助業務系統賬號遠程登錄被審單位業務系統,訪問和查詢數據記錄,進行篩選、查找、排序、檢查、核對、抽樣、統計等操作性分析。這是對工程項目總體分析的常用方式。查詢分析具有直觀、簡易的特點,但缺點是審計思路呈線性結構,不易發現問題線索。
驗證型分析是指審計人員首先提出自己的假設,然后利用數據分析方法來驗證或否定自己的假設,從數據中確定審計事實。驗證型分析的關鍵,是要能提出合理相關的假設,而這一點則與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和經驗積累息息相關。
挖掘型分析是指審計人員以海量數據為基礎的深層次數據分析方式,從不同的角度,靈活快捷地對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數據進行挖掘,并以直觀易懂的形式展示分析結果。這一點要求審計人員熟悉不同的業務管理系統和業務知識。
七、工程項目審計數據分析模型
按照標準審計流程,結合審計數據分析目標和已有數據,進行審計需求分析,找出符合審計目標并且能利用現有數據實現的分析方向或擬分析的具體問題,然后根據業務處理邏輯、數據勾稽關系、對被審計業務的認知、以及積累的審計經驗,對將要分析的問題作出概括的、抽象的表達,通過審計軟件或業務信息系統獲取數據,建立審計分析模型。在實現的過程中,應根據數據、模型和業務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具體情況,確定分析的實現方式,按照審計分析模型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具體結果。
湖北省電力公司按照標準審計流程對工程項目竣工決算審計數據需求,對數據來源渠道進行歸類、分析,形成審計分項操作流程標準,建立了投資立項及執行、招投標管理、合同管理、物資采購管理、物資配送倉儲管理、物資結算管理、廢舊物資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延伸審計事項、竣工決算報告編制、成本歸集、資產交付使用、債權債務、管理費用的使用、青苗賠償費使用、設計監理招標費使用等16個審計分項數據分析模型。將主觀的經驗固化為客觀的分析模型,從而指導以后審計實踐中的數據分析。
在信息化的條件下,為了能使審計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有效降低審計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審計的效率和質量,規避審計的風險,我們應該運用審計數據分析的前沿理念和技術,致力于構建審計數據分析模型,開展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對數據模型進行優化和修正,探索數據審計和系統審計的結合方式,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南,促進其在審計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范金城.數據分析.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莊明來.信息系統審計內容與方法.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008.
[3]胡榮.數據挖掘-現代審計處理數據的新方法.中國審計,2004(7):8-40.
[4]秦榮生.云計算對會計、審計的挑戰與對策.當代財經,201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