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公立醫院改革的不斷深入,2012年新醫院財會制度在全國開始實施,醫院成本核算與控制已進入全新的時代。我院以新制度各項規定和細則為理論支持和技術指導,組織實施醫院成本核算。本文以我院成本核算信息系統架構、成本核算方法、成本分攤流程、成本分析與控制為案例,通過切身實踐,總結出一套適用市級公立醫院特點的成本核算經驗。
關鍵詞:公立醫院;新醫院財會制度;成本核算;成本分攤;成本分析與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2
作為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市級公立醫院要遵循公益性原則,保證其社會效益。然而在衛生資源短缺、財政撥款不足、財物浪費嚴重的情況下,市級公立醫院普遍存在政策性虧損。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實現社會效益、服務品質、經濟效益的最優化,已經成為醫院發展的重中之重[1]。開源節流,首要問題是如何科學、合理、準確地核算醫療服務成本。因此,研究有效的醫院成本核算與管理方法對公立醫院的健康運轉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市級三甲醫院,在新制度變革和要求下,我院對成本信息系統架構、數據采集、核算流程、分攤政策等多方面進行了調整,完成了全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
一、成本核算信息系統架構
結合新財會制度要求,建立醫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平臺,形成全成本核算體系。
1.劃分成本核算單元
成本核算單元,是收入、成本的最終歸集單位,應依據醫療服務活動的類別或內部管理的組織結構合理確定責任中心。為達到醫院精細化管理的目標,建議對全院門診、病房、行政管理科室重新梳理、調整,以科室功能為標準將成本核算單元分為四類,即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醫輔科室和管理科室[2]。對每類科室進行梳理,按級次命名、編碼,最終細分252個成本核算單元,其中臨床120個,醫技58個,醫輔17個,管理57個。
2.定義成本項目類別
我院成本核算與會計核算采用并軌作業模式,共享成本信息,在避免重復勞動的同時,達到與會計數據一致的目的。以支出性質為標準,成本項目分為七類,即人力成本、衛生材料成本、藥品成本、折舊成本、無形資產攤銷、提取醫療風險基金和其他成本。以成本核算單元在其職權范圍內對成本能否實現管控為標準,成本項目分為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按成本習性將成本項目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我院人力成本、折舊成本、無形資產攤銷、其他成本中的大部分為固定成本,而衛生材料成本、藥品成本、提取醫療風險基金、其他成本中的自籌科教經費、醫療賠償費等為變動成本。
3.定義收入項目類別
臨床科室收入項目分開單收入和執行收入兩種統計結構。開單收入,是將病人發生的所有費用按開單醫統計到醫生和所在科室,醫技、藥劑科室無開單收入;執行收入,是將病人發生的費用,按實際執行的單位統計到實際操作勞動的科室,只開單不操作勞動的科室將無此項收入。收入項目包含掛號、診察、檢查、化驗、治療、手術、衛生材料、西藥、中成藥、中草藥、床位、護理、輸血費和其他收入項。
4.盤點全院資產分布
新醫院財會制度增加了對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的核算要求,需對全院資產分布進行全面、徹底的盤點,包括房屋占用面積。我院物資科、財務科和器械科人員組成資產盤點小組,開展全院范圍的固定資產盤點。通過資產盤點,掌握各成本核算單元固定資產分布情況,達到準確、合理歸集折舊成本的目的。
5.采集全院人員信息
醫院人員分布直接影響人力成本在不同核算單元之間的分配,必須對人員進行明細和動態的管理。為了方便人員管理,醫生、護理可以分別在門診、病房考勤。但為全成本核算提供準確數據基礎,建議按坐診醫生人數將相應的醫生在門診考勤,其余醫生、護理在病房考勤。人力資源系統每月生成考勤人員信息,作為成本合理分配、分攤的參數。
二、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遵循可靠性、相關性、收支配比原則。對當期實際發生的可直接歸集到成本核算單元的費用直接計入核算單元,否則需采用合理的分配方法進行核算。
1.人力成本
在日常核算中,人力資源部負責各科室人員及工資變動情況的調整與統計,經濟管理辦室按人力資源部劃分的人員進行各單位績效工資核算,財務科根據會計分期和權責發生制原則,按人力資源部人員劃分,按成本核算單元、明細項目進行人員經費核算。人力資源部人員劃分應和醫院實際相符,坐診醫生人力成本歸集到門診,其他醫生和護理人力成本在病房核算,對在同一會計期間內服務于多個核算單元的多重角色人員,應根據其實際工作量情況將人員經費分攤到相應的核算單元。
2.衛生材料成本
衛生材料費作為績效考核的指標之一,成本核算單元應控制衛材領用周期和領用量,醫院要加強對不收費性材料消耗的管理。物資管理科依據衛生材料明細項目類別,建立衛材庫、試劑庫、保管室、配件庫、被服庫和衛材庫二級庫等庫房,根據重要性原則,優選個別計價法,進行衛生材料管理。根據各成本核算單元每月衛材領用匯總表,核算科室物資消耗成本。對高值耗材進行條碼管理,每天根據HIS中高值耗材的收費信息,建立數據庫接口,自動傳輸各核算單元高值耗材的使用情況,生成科室高值耗材入出庫單。在物資的入出庫時,衛材會計按明細項目進行劃分物資類別。在日常發放時,應采用先進先出法進行管理。要及時辦理入出庫手續,確保成本按期歸集。
3.藥品成本
藥品成本占醫療成本的比重較高,也是核算單元最主要的成本。以“臨床開單,藥房發藥”信息為基礎,在藥事服務系統中,藥品會計按明細項目劃分各藥房和藥庫的藥品類別,優先選擇個別計價法采集藥品采購成本,每月出具各藥房、藥庫的科室藥品消耗匯總表。藥品價格調整時,差價部分費用歸集到相應的藥房、藥庫。
4.折舊成本
新醫院財會制度增加了對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的核算要求,醫院應定期對全院資產分布進行全面、徹底的盤點,包括房屋占用面積。通過資產盤點,掌握各成本核算單元固定資產分布情況,達到準確、合理歸集折舊成本的目的。固定資產的明細管理,按固定資產管理辦法進行明細管理。固定資產會計按固定資產分類標準對固定資產的入庫、出庫、移庫進行日常管理,月底按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使用平均年限法提取固定資產折舊。成本會計采集會計數據,歸集各核算單元的折舊成本。
5.無形資產攤銷
醫院無形資產遍布廣泛,全院范圍使用,建議歸入信息科或管理其他核算無形資產攤銷。
6.提取醫療風險基金
根據各核算單元醫療收入,按0.2%比率提取各成本核算單元醫療風險基金。
7.其他成本
醫院其他支出發生頻繁且瑣碎,在進行成本核算時,根據相關性、收支配比、權責發生制原則,經辦人員之間應多交流溝通,從業務發生源頭,按性質、受益單位確定核算單元和費用項目[3]。能明確歸集的費用均直接計入核算單元;對于多個核算單元共享的不能直接計入的費用采用合理的分配方法計入核算單元;對于道路、圍墻、辦公電梯等公用設施發生的費用,應記入“管理其他”;對于年初或年期間發生一次書報雜志訂購費可以一次性列支;對于一些大型維修費,應建立分攤科目,按期分攤進行核算;對于科室臨時購買的物品,應辦理入出庫手續,按物資管理的要求落實。
三、成本報表、分析與控制
通過成本核算的開展,按新財會制度規定每月生成《醫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醫院臨床科室全成本表》、《醫院臨床科室全成本構成分析表》,客觀反映醫院成本核算結果。根據醫院內外部經濟信息,運用比較分析、趨勢分析、比率分析等方法,對醫院成本及效益情況進行深入剖析,運用定額成本、預算成本、開支標準等方法[4],尋求有效的成本控制途徑,達到節約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四、實施啟示
第一,轉變職工觀念,樹立成本責任意識。成本管理是全院、全員、全過程的共同管理,職工不但是成本的占有者、參與者,還是監督者。只有人人參與,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成本管理的目標。
第二,成本數據必須要合理準確,成本管理要具科學性。具體來講,成本核算單元、直接成本歸集與分配方法、成本分攤流程要精細、科學、合理,成本報表才能全面正確,成本分析才具有指導意義。
第三,成本核算為醫院管理查漏補缺,是醫院改革的突破口。通過成本核算可以發現醫院管理、制度的漏洞,甚至是宏觀政策的缺陷,從而彌補漏洞,改正不足,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
第四,通過成本分析與控制,找出在醫療服務活動中為醫院帶來效率的關鍵因素。對醫療服務流程中關鍵環節進行成本控制,達到成本控制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亞光,張甄,唐勝輝,單順芳.公立醫院成本管理方法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5):66-69.
[2]姜亞兵.試解讀新醫院會計制度[J].中國衛生事業與管理,2012(4):498-499.
[3] 熊珂,賁慧, 姚晶晶,宋元.新財會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01-111.
[4]陳玉翔.公立醫院實施全成本核算問題初探[J].會計師,2016(01).
[5]張春舫,盧學平.醫院實行全成本核算的問題與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2).
[6]劉蕓.全成本核算對現代醫院的意義和創新[J].當代經濟,2014(22).
[7]楊亮亮.全成本核算在醫院的應用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24).
作者簡介:張山鳳(1989-),女,研究方向:成本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