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治理”一詞的使用,是國家治理理念的轉變,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重大轉變。在該理念下,要求政府通過轉變對高等教育傳統的管理模式,來推動高等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
關鍵詞:治理體系;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1
高等教育位于教育層次的最高層,承擔著人才培養、經濟發展、社會服務等使命,這就使高等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極為重要。
一、高等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
治理理論倡導權力由國家向社會轉移。治理理念為教育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等教育治理體系的提出,意味著我國在新時代背景下將對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模式和體制等進行變革。如今我國高等教育的外部宏觀環境已發生巨大變化。首先,我國高等教育在擴招后,其利益相關方在數量和范圍上顯著增多。其次,資源配置中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將愈發明顯,尤其是我國高校的經費來源越來越多元化,籌集資的絕對數量不斷攀升。再者,高校畢業生,在走向工作崗位的過程中存在著知識結構和能力與崗位不相稱等問題。同時,高等教育在國際之間進行交流合作的程度也前所未有。如果我們還是在傳統的“管理”下來發展我國高等教育,顯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向前發展,所以必須實現高等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
二、高等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面臨的困境
(一)政校分開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學府作為政府附屬機構存在,而不是獨立的法人,這種治理體制的明顯缺陷是責任不明,高校缺乏獨立自主權,缺乏辦學主動性、積極性。在改革開放后,我國政府積極提倡并開始探索簡政放權,就是為了增強高校的活力。人們開始也越來越多的注意到學校自治、政校分開和管理辦學相分離等觀點的正確性。在此背景高校辦學自主權問題成為了重點探討解決的問題。然而擴大和落實大學辦學自主權實際上仍是沒實效的象征性政策,權責分明的政校分開問題急需探討和落實。
(二)校內部治理問題
完善高校內部治理有利于保障學校教學質量、實現發展目標,促進高校可持續發展。校內治理涉及以下問題:大學法人治理結構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問題,盡管近年來高校在辦學自主權的改革運動中獲得了些許權利,但大學內部治理并沒有改變沿用舊制的傳統,導致高校辦學自主權仍受壟斷;我國也在保障學術權力上作出努力,然而由于傳統的行政化管理根深蒂固,致使學術權力的微弱狀況在中國高校沒能得到根本改善;中國高校內部組織結構的管理問題突出,大學管理的授權機制、責任分擔的機制都不明確,責任意識差不強,行政倫理淡薄;大學章程的主要作用是對大學權力的運行進行規制,由于人們對大學章程缺乏理解,造成“一校一章程”陷于困境。
(三)社會問責問題
對大部分人來說,高等教育治理屬于政府的事情,與社會并無關系。在計劃經濟時代,高等教育完全由政府壟斷,封閉辦學,并對社會參與排斥。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在高等教育治理中市場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十八屆三中全會也確切指出,在資源配置中要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高等教育重視質量與效率,其部分資源可由市場配置。在這種情況下高等教育的社會問責問題突出。
三、對策建議
如今“治理”所倡導的是各利益相關者多方積極參與,管、辦、評相分離的高等教育治理體系。
(一)政府轉變對高等教育管理的模式
“治理”在于利益相關方的合作共治,在于治理主體們在等協商原則指引下,達成大家認可的公共目標,形成具有信度的行動方案。政府應更多的是服務,是“掌舵”。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管理,應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實現“轉變”:一是在理念上從“以管理為中心”轉變為“以服務為中心”。二是工作方式上實現單純行政性管理向運用法規、政策、信息服務、財政等綜合手段來積極支持、鼓勵和引導高校發展。三是調整行政控制的空間,政府根據實際狀況簡政放權給高校,以有效激發高校活力。
(二)健全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提升高校治理能力
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是建設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要求政府權力的下放,但高校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這與高校不會合理用權有關,與不健全的權利監督體制有關。因此在政府放權的同時,要完善相關監督機制,要求學校接受公眾、社會的監督,這樣才能制止某些個人、機構在權力的幌子下為所欲為。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是提高內部治理能力的重要內容。要求高校從實際出發,創建一套量身定制的、適合社會需要并具有本校特色的內部治理結構。高校內部治理能力的提升,不但要完善組織結構,還要進行制度化建設,依法治校。
(三)貫徹“五位一體”的評估機制創新成果
高等教育評價過程應是多樣化的、并且有多元主體參與的過程。高等教育的各利益相關方,都應該有話語表達權和參與評價權。“五位一體”評估制度創新,具有鮮明的中國色彩,具有先進的國際水平。“五位一體”,包括學校對本身的評估、分類評估、專業認證評估(行業參與)、國際評估等多種形式、多種主體有機結合。它是多元主體通過多樣的形式參與評估的過程。
此外,在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一定要堅定不移的堅持和支持黨的領導,因為這是保障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寶。
參考文獻:
[1]俞可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J].前線,2014(1).
[2]張建.教育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標準困境及路徑[J].教育發展研究,2014(9).
[3]何慧星,孫松.論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J].高等農業教育,2014(9).
[4]婁成武.淺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J].中國高校科技,2014(11).
[5]周光禮.中國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14(9).
作者簡介:孫冬美(1992-),女,漢族,河北河間人,河北大學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