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江宇
摘要:西藏自治區近幾年經濟增長快速,而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對其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我們仍然要清醒看到,西藏創新能力還比較薄弱,必須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作為西藏發展的重要戰略地位。
關鍵詞:西藏;科技創新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1
一、西藏自治區科技創新能力發展現狀
西藏自治區委、區政府在最近五年來,緊抓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大的發展機遇實施科教興區戰略(科技推動自治區經濟快速增長),對科技創新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讓西藏科技創新能力得到了不斷的提升(提高自治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西藏自治區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優化全區科技創新環境,完善創新體系,并根據西藏自治區經濟實際情況以及《西藏自治區“十二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總體要求,先后頒布了《西藏自治區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和《西藏自治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對全區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實施全面部署。同時,自治區政府在財稅、金融等優惠政策進行了落實,從而形成了西藏自治區政府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體系。
2.經費投入顯著增加。2014年,西藏自治區全社會研究與發展(R&D)經費共支出2.4億元,R&D經費投入占西藏GDP的0.26%。2015年,西藏自治區本級財政安排應用技術與開發資金為1.9億元,比上年增長5.6%。
二、西藏自治區科技創新能力特征
區域創新能力是指如何將現有的知識轉化為新產品(如藏藥)、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和新服務的能力。包括:知識創造獲取能力、企業創新能力等內容。西藏科技創新能力特征是:
1.知識創新能力較弱。西藏知識創造能力2014年居全國30位(全國最低),主要表現為全區科技創新人才在全國最低且結構不堪合理、政府研發投入全國最低等方面。據2014 年科技人才數據統計,全自治區研究與實驗發展(R&D)人員全時當量為1203,研發人員790,基礎研究362,應用研究492,實驗發展349。公有經濟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66431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3754,,農業技術人員5142,科學研究人員342,衛生技術人員10686,教學人員38674。
2.知識創新能力不強。西藏知識獲取能力2014年居全國31位,科技合作項目數為76項,占全國0.02%,如果西藏自治區大型國有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項目并進行改進,知識能力指標可能很快就會上升。
3.企業還未成為西藏科技創新能力的主體。據西藏統計局統計,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4家,對其調查顯示,開發經費為4617萬元,投入經費較低;其開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在5%以上的僅有1家。
三、提高西藏科技創新能力對策建議
針對西藏自治區科技創新能力對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促進作用不夠明顯,且在全國排位最低的現狀,所以,增強自治區科技創新能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不斷努力,才能為西藏科技創新能力發展到“營造科技創新優良環境、夯實科技創新基礎、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階段。政府在抓項目發展的同時,還要為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營造好的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讓科技創新成為西藏自治區經濟增長快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西藏政府應發揮積極引導作用,提高西藏全區科技創新能力。根據“三螺旋理論”和區域經濟學理論,在全國最不發達地區(西藏)的經濟發展,政府應當在科技創新工作中起到引導推動作用。所以,首先,要發揮西藏科技廳科技部門的科技領導小組的作用,統籌科技創新全面工作,整合西藏全區科技創新資金和人才等資源的合理應用,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資源效益(使經濟效益最大化,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其次,對全區科技投入資金力度要大,建立相對穩定的西藏自治區科研經費(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學基金)投入增長機制(保障科技創新財政經費穩定來源),將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例(根據科技投入結構,突出財政支持重點)納入各級政府的考核指標。第三,加強對西藏2個區級高新技術園區的扶持和領導,增強園區的“孵化”能力。
2.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培養科技創新人才重點戰略),增強知識獲取能力。結合西藏人才現狀,首先,需要加大對特色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基礎性應用型很強人才,如西藏自治區需要大量的土建工程人才)。包括西藏大學在內的3所高等院校和3所高職院校要大力調整學科結構,結合全區的產業結構配置高校資源(分校辦學)為支柱優勢產業提供人才支撐。其次,建立健全的“培育人、用好人、留住人”機制,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加強西藏科技人力資源的能力建設。
3.建立“產—學—研”相結合并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在全區(5個地級市,2個地區)范圍內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科技創新體系,作為西藏 “夯實科技創新能力基礎”的發展突破口。根據西藏全區企業現狀,分層次地組織推進實施其他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技術創新引導工程”。一是,建立大型企業技術創新體系(西藏國有企業和大型私營企業),重構企業科技創新的動力機制。二是,加快建立國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建設(學習發達省份、直轄市和地區如何建立技術創新引導工程)、建立“產—學—研”合作網絡(特別是跟成都市科技創新能力合作),初步建立西藏全區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三是,整合西藏全區科技資源、努力為西藏中小企業搭建起全新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
參考文獻:
[1]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M].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2]王學定,萬永坤等.論甘肅科技創新能力的現狀與發展[J].甘肅社會科學,2008,(1).
[3]李海超,李志春.高技術產業原始創新系統分析及創新能力評價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5(11).
基金項目:本文為西藏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專項資金項目“西藏科技創新能力評價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5BGL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