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澤祖
摘要:伴隨著外商來中國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和投資環境的不斷改變,外資企業撤資行為也逐漸地凸顯出來。外商撤資會給中國帶來一系列的不利影響,政府雖然不能完全杜絕外商撤資,但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此現象的發生。本文以廣東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為例,分析其撤資現象的原因和對策。
關鍵詞:外商投資;廣東地區;撤資動機和影響
中圖分類號:F830.5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1
一、外商投資企業撤資研究背景及意義
自從2008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給各國經濟帶來致命的創傷,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的海外投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伴隨而來的是海外投資的減少甚至是外商投資者的撤資,轉向第三國繼續發展或者關閉。我國引進的外資也在這場風暴中飽受摧殘,導致一部分外資的撤離,非正常的外商投資企業撤離給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
二、關于研究外商投資企業撤資的方法
本文寫作過程運用了文獻分析法、定性與定量分析法、實地調研和案例分析法。由于外商撤資的背景較多,其中的數據統計難以收集整理,本文主要采取規范分析法和實證分析法,規范分析法指的是總結國內外對外商撤資形成的相關理論,闡述國內外學者對外商撤資的原因剖析。實證分析法則是指通過在廣東省的外商撤資為例,進一步研究說明外向型的勞動密集型的外資企業撤資動因。文獻分析法是指查詢國外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相關文獻,國內90年代之后的相關文獻,借助前人演技提出過的相關理論,如產業經濟學、產品生產周期理論等簡單闡述外商投資者撤資的內在本質。在數據缺乏的情況下,本研究廣泛收集相關數據,使用數據挖掘的方法分析外資企業撤資的原因及后果,研究投資商在廣東地區撤資的根本原因,為政府提供對外投資企業撤資防范、干預的理論基礎,提出政府層面的指導措施。
三、廣東省政府應對外商投資企業撤資的對策選擇
1.改善投資政策環境
對跨國公司而言,想要在廣東省進行長期性的投資有賴于政策的穩定透明性:政策的不穩定性不僅會影響跨國公司的收益,而且會導致跨國公司撤資。此外,對于投資有關信息,政府還應增強對其的有效傳播,從而減少外企獲取信息的成本,使其能夠充分了解國內市場、政策環境及產業等信息,從而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引發外企撤資。
2.改善法律環境
投資能否得到法律的保護,直接關系到跨國公司在我國的生存及發展。所以,廣東省政府應繼續改善法律環境、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使其盡快與國際接軌,為外商投資企業在廣東省的發展營造一個統一穩定的法律環境。另外,相關政府部門還應該健全利用外資的法規體系,加強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同時要增強外商投資企業對我省政府的信任度,建立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的同時又能降低政策彈性對政策走向的不確定影響。
四、全文總結
改革開放多年以來,外商投資企業的流入對廣東經濟的騰飛功不可沒。同時,適當地利用外商投資企業也將是今后廣東省經濟繼續高速發展的關鍵,本文對廣東和全國今年外商投資企業撤資的情況進行了案例和理論分析,發現廣東省乃至中國正在處于產業升級和開放戰略轉型階段,21個地級市的FDI分布處于十分不均勻的狀態,加之跨國公司投資成本上升,技術和規模的要求也更加嚴格,也同樣發現城市化的程度的提高卻會對FDI的流入產生抵觸的作用,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現象?本文認為這主要與目前流入廣東的FDI質量比較低有關,即目前傾向于在廣東建廠房的外資企業主要是中小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五、未來展望
本文希望通過分析廣東省的外資撤離原因分析,使我們有能力預防和積極應對,對廣東省以及全國范圍內外商直接投資的撤離有一定的了解,同時能夠在了解現狀的情況下,為迎接下一輪的經濟回升做準備,積極備戰,更有選擇,更有目的,更科學地引導省內的外商直接投資,也給省內的內資企業一個參考。希望盡快建立跨部門協調工作技指,強化對企業經營動態監控,開始陸續建立解決企業經營異常情況的工作體質,例如創建信息共享平臺,總體而言,準確全面深入地方經濟發展的計劃、動態和現狀,微觀上與工商、國稅、外貿等部門共享企業各個環節信息資料,對廠房、設備等全部租賃的高風險企業予以關注,加強風險防范。通過政府的各種政策支持,采取有效的引資優惠政策、引進發達國家資金和技術、合理利用跨國公司間的競爭機制和通過經濟結構調整,擴大外貿乘數效應、優化外貿結構、優化引資結構、提高加工貿易發展水平,切實起到促進廣東省出口增長和經濟增長的作用,使廣東省能夠更好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不斷地吸收和引進外資,通過國外的先進技術和優越的管理模式,健康、穩步地發展自身,進而更好地與國內外企業進行溝通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