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小微企業占據企業總數90%的浙江省,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民營經濟發展卻面臨諸多因其“先天不足”帶來的不適,如薄弱的安全生產基礎、低下的安全管理水平造成的一系列安全事故。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一些重工業高危行業帶來的威脅也日益凸顯。
2015年,浙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浙江省安監局”)深入推進“三個體系、一個能力”建設,即建設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提升安全生產治理能力。
落實責任 逐步完善責任體系建設
在深入推進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設上,浙江省進一步明確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規定,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帶隊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寧波市出臺《黨政機關安全生產工作職責規定》,強化黨委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
寧波市、紹興市建立“1+7”(在1個安委會框架內,建立7個專業安委會,各副市長擔任專委會主任,直接領導所分管專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委員會組織體系,強化部門牽頭作用、落實行業監管責任;健全完善安全責任傳導機制,安全生產責任制逐級落實到鎮街、村企,實現全覆蓋。
湖州市安監局進企業走訪談心,促動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法》七項職責,壓實安全生產擔子,督促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到位。通過領導責任、行業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有效構建了安全生產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緊盯重點 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
強化“隱患就是事故”的憂患意識,查重大風險、盯重點區域、治重大隱患、保重要節點,深入推進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
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召開省、市、縣主要領導參加的安全生產緊急會議,部署開展以危化品六大行動為重點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排查和專項整治。以打造安全發展示范港為目標,省安委辦還組織了30名專家蹲點調研寧波港,全面分析存在問題,提出對策措施。
堅守合用場所物理硬隔離措施的標準,推動浙江省39個重點區域火災隱患綜合治理,整治各類企業2.5萬家、“個小微”場所2.3萬家、居住出租房(老舊民房)16.9萬戶,火災事故下降30%。
油氣輸送管線隱患整治持續深化,隱患整改率已達到89%。實施重點縣攻堅行動,17個?;攸c縣編制了化工安全發展規劃,搬遷人員密集區?;髽I共78家。
德清縣完成了全國礦山重點縣攻堅克難任務。全面開展礦山專家會診、風險分級、微信助力“三項監管”,完成礦山整頓關閉三年任務和尾礦庫治理,金屬非金屬礦山數量持續減少,基本杜絕較大以上事故。
吸取永康市“2·19”煙花爆竹較大惡性事故教訓,金華市積極推進煙花爆竹整治,全市零售點減少2 480家,凈減83.7%。
浙江省三場所兩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場所、涉及可燃爆粉塵作業場所、噴涂作業場所、船舶修造企業、涉氨制冷企業)整治停產停業1 679家、關閉取締1 114家。
嚴格實施重大隱患治理掛牌督辦制度,對全省工礦商貿的22個重大隱患,及時整改。全力以赴,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安全生產保障工作。
夯實基礎 筑牢安全預防控制體系
強化宣傳教育送安全。舉辦浙江省第十四個“安全生產月”咨詢日活動,發揮“雙微”作用,全省范圍開展“安全接力棒”活動,增強了活動的互動性、教育性,擴大了覆蓋面。加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互融互動,基本形成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安全生產宣傳矩陣,其中,“浙江安監”微信公眾號WCI(微信傳播力指數)遙居全國榜首。
強化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建成浙江省安全生產應急響應平臺,?;?、礦山重點縣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快推進,初步形成省、市、縣互聯互動的綜合應急體系。成功舉辦了浙江省?;瘧奔寄芨傎悺⒊善酚烷L輸管道泄漏事故應急演練。
理順職業健康監管機制,全面完成市縣兩級職能劃轉;落實職業健康主體責任,排查企業用人單位2.3萬家、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2萬余家。
改革創新 提升安全生產治理能力
針對中小微企業“無人管、不會管、管不好”的問題,浙江省安監局積極探索推進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按照“市場主導、企業自主、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原則,初步構建了“企業購買服務”為主的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截至2015年底,參與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的單位超2萬家。
在此基礎上,浙江省安監局融合推進標準化與誠信機制建設,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工作的意見》,實施安全生產“黑名單”制度,強化安全生產的外部約束。全省完成誠信評定3.2萬家,省征信平臺記錄并公布安全生產不良行為企業47家、責任人42名,失信企業的市場行為受到制約。
為堅守社會平安這條底線,浙江省陸續出臺了《縣(市、區)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八條規定》《道路交通安全嚴管七條規定》《居住出租房及合用場所消防安全管理七條規定》,并將安全生產全面納入“平安浙江”建設體系,完善“平安浙江”考核內容,安全生產考核占比達20%,強化了“平安浙江”建設的督促、推動作用。同時還不斷推進基層安全生產網格的整合,推進安全生產網格融入全省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
深化安全生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穼徟鷶U權試點增加35個縣,下放職業衛生服務資質審批權限,實現不出縣域、辦理省級審批事項。改造審批流程,減步驟、調時序,審批時限壓縮55.6%以上,為企業贏得快一步的市場先機。實行砂石土礦選址聯合踏勘、設計聯合編制、方案聯合審查,試行“網上受理、快遞送達”,礦山審改“一舉多得”。實行目錄式管理,推進“零土地”技改項目安全審查改革,及時清理刪減“特種設備檢測檢驗”等重復、交叉審批內容,得到企業好評。
隨著“三個體系,一個能力”的建設和推進,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有了新突破。2015年,全省共發生各類事故1萬6 767起、死亡4 815人,同比分別下降5.5%、4.0%;其中較大事故33起、死亡124人,同比下降17.5%、15.1%;重大事故1起、死亡14人,同比持平、減少2人;實現全省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單位生產經營活動死亡率連續12年“三下降”。
編輯 畢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