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戈
最近一篇“別讓華為跑了”的文章在朋友圈火熱。文章大意說華為未來的發展重心可能會從深圳龍崗遷到東莞松山湖,深圳對此要高度重視。華為目前是東莞第一納稅人,在東莞已購置了大片土地,看上去從深圳搬到東莞是分分鐘的事。
華為真的會離開深圳嗎?華為官方的回應是:從未有計劃將公司總部搬離深圳。實際上,全世界最有名的跨國公司的總部大多依然老老實實待在他們起家的地方,比如麥當勞的總部在芝加哥西郊的橡溪鎮上,微軟的總部在西雅圖東郊的雷德蒙德鎮上,奔馳的總部在斯圖加特。雖然外國的城市未必有中國城市那么大手筆的優惠,但想必它們中的任何一家想搬到其他城市,也一定會受到敲鑼打鼓般的歡迎。但迄今為止,麥當勞沒有搬到紐約或邁阿密,微軟沒有搬到洛杉磯或舊金山。公司總部承載著創始人創業的印記,是公司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公司成長壯大的文化之根,所以除非迫不得已,一般很少會因為眼前的利害關系搬離。
但深圳需要擔心的另外一個事實是:當公司真正做大做強之后,跨國公司的業務遍布全球,在總部工作的員工占比和產生的產值將越來越小。而如果公司總部所在地的綜合成本越來越高,它就自然會把越來越多的業務遷往別處。所以,華為總部可能不會遷出深圳,但可以讓總部越來越小,員工人數越來越少,功能越來越簡單。龍崗區看重的GDP和稅收可能越來越少。
我在成都參觀馬士基的全球數據中心時,問過他們一個問題:一家海運公司為什么要把數據中心放在遠離港口的二線城市。他們給我的答案是:在成都我用同樣的價格可以招收到比在北京上海更優秀的人才;我發同樣的工資,他們在這里可以過上比北京上海更好的生活。其實,這就是一家跨國公司會把他們人力資源最集中的地方設置在哪里的基本依據。華為現在在全球160多個國家一共擁有17萬名員工,除了幾萬名海外員工,多數員工的辦公地點還是在深圳的總部及周邊。華為的核心資源是這十幾萬的軟件工程師,那么決定華為到底在哪兒的核心因素就只有兩條:第一是這個地方是否能夠吸引華為想要的年輕人愿意來這個城市就業,第二個因素是他們能不能留得下來。
第一條對于深圳來說穩操勝券,這個文化多元、生活方便、充滿創新動能的城市吸引著無數有為青年投奔。但第二條現在成了問題,深圳越來越高的房價,即使是高收入群體也會望而興嘆。所以高成本最終會摧毀一個城市的競爭力。
美國沒有戶口制度,但人們沒有都跑到紐約。大城市的高成本造就了中小城市的發展機會。沒有深圳的高成本也就不會有東莞的新機會。這是大城市發展的宿命,也是跨國公司發展的宿命,所以,沒什么可改變,也沒什么可焦慮的。“反思”可以到此為止。▲(作者是央視財經頻道評論員)
環球時報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