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 孫明
【摘 要】教師與家長都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都肩負著教育好學生的重任。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諸多因素綜合起作用,在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教育階段教師與家長間的沖突較之以往更易出現,這急需我們予以足夠的關注,發現中等職業學校家長與教師沖突的家庭、學校、溝通的原因,找到其有效的解決方式。共同完成培養人格健全、身體健康、積極向上的學生的任務。
【關鍵詞】教師;家長;沖突原因;解決方式
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是家庭、社會、學校三方面共同合作,但孩子主要接觸到的是家庭和學校。為了孩子,教師和家長的教育目的、內容和方式要達成一致,但由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沒有達到良好的溝通,讓家長和教師之間產生了沖突?!霸诩议L與教師直接或間接的互動過程中,由于雙方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及相互期望值等的差異,導致在中專學生的教育問題上所產生的相互排斥、敵對的行為或心理狀態?!卑l現教師和家長沖突的原因,找到有效的解決方式。為教育好祖國的下一代建設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中等職業學校家長與教師沖突的原因
1.1 家庭原因
在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在上一級學校內成績偏差的學生,把孩子送到職校讀書家庭的家長也大多數是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質較低,又無教育學方面的修養的家長,家庭結構對孩子有影響,一家一個孩,父母辛辛苦苦的賺錢,省吃儉用,讓孩子在物質上不虧著,溺愛孩子。單親家庭的比例占四分之一左右,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安全感不高,叛逆?;蛘哂捎诠ぷ鞣泵?,從而表示對教育孩子感到無能為力,個別家長甚至認為只有打罵才是讓孩子屈服的唯一辦法。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與現在孩子的狀態讓家長心有不甘但無從下手。對教師的種種“告狀”行為很是不滿。
1.2 學校原因
在對職業教師的考察中發現,教師的知識結構中,職業工作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相對薄弱;在教師的能力結構中,各項能力發展不平衡;教師的人格結構狀況整體良好,但教育情感和教育價值觀存在某些不足和偏差。本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對自己要求也不高。尤其是當在學生出了差錯時,比如學生遲到,與人打架,有些教師會把家長請到學校大批一通,家長只能一味地賠不是,然后,灰溜溜地逃出學校。這樣輕率地對家長采取訓斥的態度,把孩子的錯都怪罪到家長的頭上。俗話說:“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樣做的結果可想而知。就算家長勉強承認自己沒管好孩子,面對這樣的指責,心里也會覺得別扭,從此對老師敬而遠之,盡量不與教師發生聯系或者直接與教師大打出手。這樣,反而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不應該有的隔閡甚至對立,于學生的教育工作有百害而無一利。
1.3 溝通原因
學校既沒有固定的家長接待日和家長接待場所,也沒有充分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工具QQ或微信等網絡設備與家長取得溝通。家長缺乏對子女的知情權,缺乏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監督和參與權,家長也就沒有對學校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的發言權。學?;蚪處煪殧嘟逃虒W信息,獨斷學生管理。教師與家長的信息不對稱是產生沖突的一個因素。教師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以及自身的責任心不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較少,未能及時將學生在校的表現以及將學校教育的作息時間、教育教學活動安排和教育要求告知家長甚至不告知,導致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安排和要求不知情,對子女的教育無從下手。溝通渠道不暢是職校教師與家長沖突的又一重要原因。職校對于教師與家長的沖突沒有給予必要的重視,沒有意識到溝通渠道建立的重要性;個別學校即使建立了一定的溝通渠道,也是曇花一現,早已失去了其作用價值。我們可以看到,在溝通渠道這一方面,職校的努力基本等于零。
2 中等職業學校家長與教師沖突解決方式
2.1 家庭原因的解決方式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強化家長責任意識,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應該經常關心子女在校的情況。如老師教得好不好,子女學習成績好不好,在校生活習慣好不好等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子女身上。與此同時,家長還應該,加強與學校的合作,及時與教師取得溝通和聯系,確保子女學業順利完成和健康成長。家長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多閱讀一些教育子女的有益書籍,與教師多溝通、交流教育心得。轉變以往落后的家長觀,在子女教育問題上及時與教師溝通,建立互信合作、文明的家長—教師觀。
2.2 學校原因的解決方式
教師是學生健康發展的引路人和領導者。幫助學生家長改進不良的教育方法。真誠地幫助學生家長改變錯誤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態度和教育方法,而不能對家長違反學生心理特點的教育方法熟視無睹,無論家長是溺愛孩子、打罵孩子、還是放任孩子或對孩子要求不一致等,都必須加以幫助,促其糾正,使家長的教育學修養水平得到提高。教師要尊重學生家長,以真誠與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家長,在法律上,教師和家長雙方的主體地位是平等的,是平等的教育者。教師不應該按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等錯誤地把家長分為三六九等。作為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家長,及時與家長溝通學生情況。只要學生學習進步,成績提高,樂于幫助同學,我都會通過電話或短信給家長報“喜”。許多家長聽到這樣的消息對我千恩萬謝。在與家長的交往中不能帶有絲毫的功利色彩。教師要努力提高個人修養。
只要學生家長真正地認識到老師對他們的孩子發自內心真誠的關愛,他們自然也會想方設法對孩子多加督促與關心,取得他們的信任,爭取他們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討對學生的最佳教育方法,以達到把孩子教育好的共同目的。
2.3 溝通原因的解決方式
現代教育強調教師與家長的互動。教師應當本著負責任的態度,經常性地與家長取得聯系和溝通,讓家長主動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情況和表現,遇到問題時,教師與家長積極配合,相互支持,爭取問題的解決。
學校可以設立固定的家長接待室或者是規定的家長接待日,如規定的時間點讓家長與教師進行互動,定期召開家長會。家長會不是批評會,而是教師與家長輕松地溝通與交流,共同探討教育子女的解決之道。學??梢栽O置一定的旁聽坐席,讓家長參與視聽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公布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與安排,讓家長能夠參與其中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同時可監督學校的教育教學。
中職生學習較差,做家長的也不想這樣,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也痛苦,對孩子也是非打即罵。教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做到一碗水端平,絕不能偏袒其中一方,而怠慢另一方,與家長的溝通都秉承了一個原則:“分清是非,公正合理”,讓家長沒有任何的怨言和異議。教師應知道表揚學生就是表揚家長,批評學生就是在打家長的臉。教師與家長談話不應是告完狀就完事,應該與家長坐下來,共同分析孩子之所以會犯錯誤的根源,積極與家長達成共識,形成默契,互相配合,研究出最好的解決辦法。共同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發展方向,目的一致。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對其進行必要的引導,強化其優點,逐步轉化。
一個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長,僅靠學?;騼H靠家庭都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觀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也很難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現,需要的是兩者之間的合力,教育才會有針對性和連貫性。教師只有正確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家長經常與教師溝通,教師同家長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為了孩子目標、教育內容和方式一致,才能互相贏得尊重、理解和合作。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學校和家庭間建立和諧、密切的聯系,使教育形成“合力”和“向心力”。教師與家長必須做到互相配合,和諧施教,共育新人。雙方互通情報、互遞信息、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共同完成培養人格健全、身體健康、積極向上學生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宋艷紅.家長與教師之間沖突的社會學分析[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12.
[2]譚細龍,王慧玲.論教師與家長良好關系的創建[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5:01.
[3]熊艷.論我國教師與家長良好關系的構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02.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