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萍
內容提要 《人民政協報》依托政協平臺和委員資源,就經濟熱點和改革難點話題組織“財經智庫沙龍”,以權威聲音影響決策,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媒體智庫之路。
關鍵詞 財經智庫沙龍 人民政協 媒體智庫
一、“財經智庫沙龍”是辦報的深化和延伸
《人民政協報》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管主辦,也是我國統一戰線領域唯一的全國性報紙。
2013年4月,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人民政協報》成立30周年之際視察報社,提出要積極發揮委員的智力優勢,多為委員解讀重大政策、研討深層次問題搭建平臺。
全國政協常委、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在為筆者2013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國改革高層設計——全國政協委員眼中的經濟轉型》所作序言中指出:“政協的特色就是人才薈萃,位置超脫、暢所欲言、敢講真話,能夠深入研究一些宏觀的、重大的、深層次的問題,能夠反映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比較客觀地提出建議。”
厲以寧先生一語中的,點出了人民政協的特色,這也是《人民政協報》作為全國政協機關報最可倚靠的地方。我們不僅是媒體,一定程度上也是政協工作者開展工作的有益助手,是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重要參考,是社會各界了解人民政協的重要渠道。簡言之,《人民政協報》最可珍視的無形資產就是政協平臺和委員資源。
基于此,一個清晰的思路在筆者腦中形成:可以利用政協強大的智力支持創辦一個財經智庫沙龍,讓線上思考與線下智力優勢結合起來,通過政協委員匯聚眾智讓問題真實化,政策解讀現場化,將民間寶貴的意見、建議下情上達,彌補互聯網及平面媒體之不足。
這個智庫沙龍是辦報的深化和延伸。通過財經智庫沙龍,《人民政協報》可以直接設置議程,聚焦話題,放大聲音,成為紙媒內容的補充和升華。這是媒體轉型的方向之一,也是新的機遇和考驗。
二、依托政協“開門”辦智庫,力求權威、專業
2013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庫”概念。此后,“智庫”一詞變得越來越熱?!度嗣裾f報>早在2013年便確定“財經智庫沙龍”的名稱。當時“智庫”一詞并不熱,可以說走在時代前列。
人民政協可謂是中國最具歷史底蘊的咨政機構,也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常年為中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有組織地建言。人民政協非官非民、亦官亦民的超脫位置使其在民意表達和影響決策方面更具有廣泛性和靈活性。
正是依托政協、統戰、黨派、委員的強大智囊優勢,《人民政協報》才有信心發起“財經智庫沙龍”,強調政府、學界、業界、媒體和議政機構之間的無邊界交流,希望持續聆聽經濟熱點和改革難點背后的不同聲音與務實探討,以影響決策。
自2013年6月第一期“財經智庫沙龍”在全國政協禮堂成功舉辦迄今,人民政協報社單獨或與不同單位共同舉辦了十一場智庫沙龍活動。
在選題方面,“財經智庫沙龍”南面經濟熱點和改革難點問題,因而也往往具有一定前瞻性。例如,2013年6月第一期沙龍的題目是“重新審視政府和市場的邊界”;而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恰好也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在已經舉辦的11期“財經智庫沙龍”中,有了期都是與其他單位、部門共同主辦的。例如,與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舉辦“混合所有制的力量——國企民企融合發展的現實案例和路徑”;與中國銀行業協會舉辦“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建言獻策懇談會”;與湖北省襄陽市政協舉辦“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與城市環境主題座談會”等等。
“開門”辦智庫沙龍,是因為經濟現象紛繁復雜,單憑一己之力未必能夠透視本質,通過與專業機構的合作,可以提升沙龍的權威性和專業性。而且,也可以在議題設置、嘉賓方面共享資源。
例如,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本是個老問題。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對此研究頗深,出版了多本著作。他草擬了那一期智庫沙龍的4個分論題,分別是:“把脈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原因”“金融機構破解之道”“小微企業配合之道”“各級政府扶持之道”。而且,在嘉賓邀請上,中國銀行業協會和《人民政協報》發揮各自優勢,使參加智庫沙龍的嘉賓既有專家、企業代表,也有來自不同領域的政協委員、黨政職能部門代表。借助智庫沙龍提供的思想碰撞平臺,各方人士就這一議題增進相互了解,也達成諸多共識,甚至也讓解決問題的方案清晰起來。
由于政協的參加單位多達34個界別,諸多合作單位也愿意與政協打交道、交朋友、做事情,無疑給“財經智庫沙龍”的工作帶來極大便利。
“財經智庫沙龍”在活動組織上重視細節,力求專業、高效。每次沙龍活動之后,都會深入總結、不斷改進。譬如,發言嘉賓都是通過篩選每年5000多件全國政協提案基礎上選定的,力爭不遺漏每一個關注相關話題的政協委員;“財經智庫沙龍”還發揮每個部委均有政協委員的優勢,針對不同話題邀請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形成協商與議政互動的良好氛圍。
為了讓有限的會議時間更加高效和務實,“財經智庫沙龍”要求嘉賓事先提供書面發言,并編印會議手冊。除了最重量級嘉賓可進行主旨演講,其余嘉賓均以圓桌形式限定時間進行口頭發言,使聽眾不愿意錯過每一分鐘。
為了增強會議的專業性和節奏感,每一次的“財經智庫沙龍”都邀請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評論員擔任會議主持,加強與嘉賓的互動、點評和溝通?!柏斀浿菐焐除垺边€設計了討論環節和提問環節,一問一答之中不少思想火花就此迸發,讓每個參會者均有收獲,并樂于多次參與。
智庫沙龍的內容也會進一步延伸到報紙版面。每次沙龍活動,《人民政協報》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2-3個版的專題報道,力爭原汁原昧反映委員的聲音。
此外,“財經智庫沙龍”推出電子邀請函、微信邀請函,并開通網上報名渠道面向社會征集參會者,以此為窗口增進政協與社會的溝通。
三、“財經智庫沙龍”的意義和價值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曾提出,政協不是權力機構,是協商交流的重要平臺。在主辦“財經智庫沙龍”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能體會到其中的深意。作為“財經智庫沙龍”的具體承辦部門,《人民政協報·財經周刊》一直努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也獲得積極回應。
例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我們及時策劃了以“混合所有制的力量——國企民企融合發展的現實案例和路徑”為主題的沙龍。
這次沙龍邀請到全國政協常委厲以寧,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石軍、王永慶,時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莊聰生,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忠明,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等眾多委員專家出席。會后,全國政協專門來電調取此次沙龍的速記稿。
再如,2015年l2月l8日中央一號文件出臺前夕,《人民政協報》舉辦題為“‘互聯網+農業的碰撞與變革——電商平臺重構農業產業鏈助推三產融合”的沙龍。此次沙龍的新聞不僅登上《人民政協報》二版頭條,也上了《中國青年報》頭版,引發廣泛關注。
2015年兩會期間,我們將此前7次“財經智庫沙龍”內容匯編成書《政協智慧——聚焦經濟新常態和全面深改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厲以寧作序。在嚴格限制向兩會發放報刊書籍的會風新規之下,經全國政協機關領導批準,這本書送至相關委員房間并廣獲好評。此后,該書做為報社2015年重要成果之一,又專送全國政協所有領導及機關局級以上干部人手一冊。
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人民政協報》“財經智庫沙龍”共有上百名全國政協委員參與,千余名社會各界人士聆聽,數百家新聞媒體爭相報道。許多參加過沙龍的嘉賓表示,“財經智庫沙龍”能夠聽到不同意見的交鋒、交流、交融,而且可以平等交換意見,坦誠發表看法,在碰撞中增進共識,在開放中激發智慧,在跨界中相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