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霞
就高中語文學科而言,寫作教學是學生們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高中語文的寫作課程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寫作學習中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作文寫作技巧,從而在作文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自主作文的興趣
在心理學的研究過程中,客觀的個體只有對行為存在一定的動機,才會全身心的投入,在學生過程中這樣的理論同樣適用,主要表現為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學生完成整個學習任務的關鍵所在,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是關鍵所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動機,這樣才有利于幫助學生轉變傳統的被動學習,獲得長久的學習動力。傳統的作文寫作中是“要我寫”的狀態,要逐步過渡到“我要寫”的階段。學生過程是師生相互合作的過程,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改變往日枯燥的作文課堂。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要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在學習中融合學生的個人情感,在心理上讓學生產生共鳴。從另一角度分析,作為學生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意識和情感,只有在寫作過程中調動學生的情感才能按時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要建立平等公正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心中對教師的恐懼感,這樣學生才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主動的和教師學生共同交流學習。
二、明確學習任務,指導學生自主作文的技巧
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共同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明確寫作的基本要求。一旦制定以后,師生要互相監督完成。在作文課堂中教師要提出有代表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寫作中的問題,然后共同研究過程中提出合適的寫作方法。知識的傳授不是在強制過程中完成的,需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作文教學感興趣時,就能夠充分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在高中語文寫作課堂中,適當的拓寬寫作范圍,降低寫作難度。減輕學生的精神負擔,例如,在具體的作文課堂中可以適當的打破室內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掌握第一手寫作素材。如,觀察大自然中的樹葉,學生們會觀察到具體的形態變化,在此基礎上將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結合起來。在高中作文的寫作過程中素材的積累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博覽群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當然在閱讀過程中也不可以眉毛胡子一把抓,要鼓勵學生多去閱讀一些與課文緊密相關的散文,學習散文中細致的觀察,感受其中的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以及體會修辭手法的使用等等。在閱讀過程中對一系列優美的句子可以進行摘錄,隨時翻閱。接著,教師就要從高中課文標準出發,關于規定的經典作品要讓孩子們進行閱讀,例如,我國的四大名著,在課本中選入的僅僅是其中的一小節,課后可以進行全書的仔細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閱讀任務就要給硬性的規定,同時要配合的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學生只有在有話可說的基礎上才能做到自主寫作學習。
三、正確評價,讓學生參與到作文批改中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過程中,作文的批改任務主要是教師一個人完成的,教師會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文,針對文中的問題給出改進的方法和建議,教師還會給每個同學認真的寫評語。但是作文發到學生的手里,大部分同學只是隨便看一眼。在這樣的批閱過程中消耗時間長,評語還發揮不到應有的作用,很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想提高作文評語有效性,讓學生在每次作文練習中都有提高,就必須讓學生明確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掌握到作文寫作的技巧,因此讓學生參與到作文的批閱過程中是非常必要的。在自主批閱作文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的表達自己對作文的批改和理解,教師對此要有恰當的總結說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發揮的是引導作用。在批閱過程中了解作文批改的原則和標準,學生在評價作文的過程中會發現其他同學作文中的優勢和長處,從而揚長避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寫作能力。
四、適度表揚,點燃學生的創作激情
在高中作文教學過程中,想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可以采用鼓勵教學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欣賞對方的文章,在師生批改作文的過程中遇到優秀作品要張貼出來,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自信心,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接著,教師可以讓同學們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然后定期進行分析整理,將具有可讀性的文章放在公示欄。日記在寫作過程中沒有過多的約束條件,可以大膽思維,充分發揮自我想象力,更能夠展示出他們的自我優勢。最后,教師在作文學習中布置的任務要充分考慮到全班同學的平均水平,要時刻關注有寫作恐懼癥的學生,要讓學生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對于寫作突出的學生,可以在學生同意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投稿。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寫作的實現需要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要充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欲望,把握思維靈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