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森
【內容摘要】討論式教學法非常適合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展開,這種教學模式的融入會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于很多教學內容有自己的思考與理解,進而逐漸加深學生對于教學知識點的有效體會。討論式教學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性的教學過程,能夠讓學生間在積極的思考、交流與討論中來剖析問題,領會史實內容,進而吸收課堂教學知識點,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后學生的歷史價值觀也能夠慢慢得到良好構建。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學 討論式教學法 應用
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可以更多的讓討論式教學法融入其中,讓學生間對于相關問題能夠有積極的交流探討的機會。學生間在交流探究時能夠更好的實現思維火花的碰撞,學生對于很多歷史事件以及歷史人物的感觸也會更深。這些都會加深學生對于課本中教學內容的體驗,能夠極大的為學生吸收教學要點帶來有效推動。
一、精心設計討論話題
在實踐討論式教學法時,教師首先要精心設計討論話題,要讓學生圍繞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這樣,討論式教學的效用才會更好的發揮。教師在設計話題時要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不僅要讓討論的主題和教學重點緊密結合,討論話題的設置也應當有一定的開放性,能夠為學生各種觀點的提出提供空間。此外,討論的問題在難度設計上也要合理,教師可以嘗試設計一些由淺入深的問題類型,這樣的討論話題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大家能夠發揮的空間也更為寬闊。
例如,在教學“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時,可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教材內容與所給材料,合作討論:內閣是否變相的宰相制度?明朝內閣首輔是變相重設的宰相嗎?這樣,通過討論與交流的教學過程學生會主動探尋“內閣制”與“宰相制”的異同點,學生會慢慢學會比較分析的學習方法,這會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夠培養學生努力發掘教學內容的本質特點的學習習慣。教師一定要精心給學生設計討論話題,要讓學生討論的方向明確,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在討論中有更豐富的收獲,這樣才能夠充分體現這種教學方法的積極教學效用。
二、豐富問題討論形式
在課堂上實踐討論式教學時,教師還應當豐富學生間的問題討論形式,要讓討論的方式更加多元,并且從各個方面鍛煉學生的思維,考查學生的知識理解與掌握程度。可以組織學生間的兩人討論,讓學生相互間來共同分析問題;也可以組織學生間多人的小組討論,讓學生針對一些相對復雜的問題來共同進行交流探究;還可以組織學生和教師間的交流討論,透過教師的引導啟發,讓學生更合理的分析某些問題,豐富學生從討論教學中的收獲。
比如,在教學“辛亥革命”時,有關辛亥革命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的爭論較多,此時,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兩大組,要求他們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辯論。正方觀點是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反方觀點是辛亥革命是失敗的。在辯論之前,教師只是提供有關史料,或者提供相關網站,讓學生自主收集與整理所需資料。課堂上,各方結合具體史實來表達個人看法,反駁他人觀點。在唇槍舌劍與思維交鋒中,學生對辛亥革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家也慢慢意識到,很多歷史問題不能簡單的進行功過判斷,深入的認識歷史事件必須結合大量相關的史料,并且要有開放的思維和良好的認知能力。在這個討論教學中既加深了學生對于這一教學知識點的認知,這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帶給學生很多很有價值的啟示。
三、強化討論教學引導
在學生進行問題討論時,教師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或者阻礙。要么是討論過程遇到瓶頸,學生的討論難以繼續;要么是學生的觀點中體現出了非常明顯的認知偏差,學生的思維出現了問題等。對于這些討論過程中的問題教師一定要細心留意,并且要第一時間給予學生指導或者啟發。讓學生始終沿著正確的思路來分析問題,在學生遇到思維瓶頸時能夠實現有效突破。這樣,學生的交流討論才能夠有效進行,學生也更容易從討論的過程中獲取積極收獲。
教師要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積極效用。首先,當討論內容與話題相脫離時,教師應巧妙地將學生拉回中心話題,以免學生在無關的問題上浪費時間。其次,當討論陷入沉默時,教師應先仔細了解原因,再對癥下藥。如有時候是因為學生正在積極思索,而出現短暫的沉默,這時,教師應保證學生思考的時間,而不是急著打破沉默。當學生因思維障礙而出現沉默時,教師可通過提問、追問、補充材料等方式,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引導課堂討論有序進行。此外,學生如果出現了明顯的思維偏差,或者是一些非常典型的錯誤觀點,教師一定要及時指出,將學生引上正確二度道路。這樣,學生間的交流探討過程才能夠真正為知識教學帶來推動。
結語
靈活的將討論式教學法融入到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中,這既能夠豐富課堂,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會加深學生對于很多問題的理解與體會。教師要選取合適的討論內容,豐富討論教學的形式,并且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這樣才能夠讓討論式教學更好的為學生知識的理解吸收帶來促進。
【參考文獻】
[1] 石懷周. 課堂討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 教師,2014年27期.
[2] 蔡長斌. 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的課堂討論[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 年12期.
[3] 晏偉鋒.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優化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射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