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戈松雪
在地中海有一個袖珍島國馬耳他,其首都瓦萊塔也是袖珍型的,面積0.8平方公里,本地居民6000多人。這是什么概念呢?我們這艘郵輪有4000多人,要是來兩艘同樣大的郵輪,外來人口就超過本地人口了。
瓦萊塔面積雖小,但以歐洲文化名城著稱,它的別名有“圣約翰騎士團之城”“巴洛克的偉大杰作”“歐洲藝術之城”等。
從地圖上看,瓦萊塔是馬耳他島上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水,一面與馬耳他島陸地連接。瓦萊塔的地勢是一個小山丘,站在船上就能看到立體的市區景象。歷史上馬耳他多次遭受外來入侵,1565年,在圣約翰騎士團第六任首領拉·瓦萊特的領導下,馬耳他取得“大圍攻”戰役的勝利,但也付出慘重代價,當時的首都被夷為廢墟。瓦萊特決定新建一個首都,后來便根據他的名字命名這個新都為瓦萊塔。出于抵御外來侵略的需要,瓦萊塔修建得堅不可摧。我們在船上就看到瓦萊塔被一道高高的城墻圍護起來。
旅游業是馬耳他主要外匯來源。我們一出碼頭就看到路邊排成一長排的觀光馬車在等待游客,觀光汽車也是一輛接著一輛,可見旅游業在瓦萊塔比較興旺。
瓦萊塔面積不大,我們決定徒步觀光,第一步是進城。下面都是堅固的城墻,進城意味著上去。來到進城的入口處,有兩個途徑可選擇:乘電梯或徒步攀登樓梯。我們選擇徒步攀登。電梯和樓梯緊貼著筆直的城墻而建,隨著階梯不斷上升,我們腳步越來越慢,氣越喘越粗,汗越來越多。要在半途停下來歇口氣,才能繼續往上爬。
當我們氣喘吁吁地走出樓梯后,來到一個平臺,登高望遠的開闊感讓我們忘記了攀登的疲勞,貪婪地觀賞起周邊的景色。
瓦萊塔的街道筆直典雅,總理府坐落在市區最高處,樓頂高高飄揚著馬耳他國旗。市內的房屋幾乎是清一色的土黃色。這是因為馬耳他盛產一種土黃色的石頭,這種石頭內有許多孔隙,貯存著水分時質地較為松軟,可以像木材一樣或砍或鋸,加工成各種需要的形狀。蓋成房屋后,經過風吹日曬,石內水分蒸發干凈后,石質變得十分堅硬,是價廉物美的建筑材料,在瓦萊塔廣泛使用。
瓦萊塔政府甚至規定,房屋的外墻只能用這種顏色,如果想改變外墻的顏色,需要報請政府批準方可。為了給生活環境增添一些色彩,許多人家就在窗戶和陽臺上做文章,涂上一些色彩,這使瓦萊塔房屋的窗戶和陽臺頗為醒目。
瓦萊塔處處呈現著一派安寧祥和的景象。和煦的陽光下,周邊的海水清澈見底,人們在公眾廣場上的露天餐館里愜意地品味著美食和咖啡,過著悠閑自得的日子。
游客來到炮臺上看見一排古典的大炮直指著港灣的進出海航道,能夠想象當年曾經發生過的殘酷戰斗。
海岸邊有一尊巨大的銅像,一位頭上裹著繃帶,身上蓋著被單的士兵閉目躺在那里。看著這尊塑像,人們會在心中對保衛馬耳他戰爭中犧牲的和負傷的戰士默默憑吊。這尊塑像是在提醒人們,和平要用鮮血來保衛,幸福來之不易,珍惜美好的時光。
“凡見過這個城市的人,都會忍不住回頭多看一眼。”當我站在船頭駛離時,確實忍不住回頭再看。▲
環球時報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