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治良
如何解決司法審判與司法行政的沖突與整合,是建立依法獨立公正高效權威的國家審判制度的重要內容。
一、實行司法行政事務和司法審判相分離的省以下由省統管的一體化管理體制。在法院經費方面,借鑒國外司法行政的基本經驗,應建立相對獨立的司法財政制度,將法院的經費單獨列入財政預算。在現行體制下,可以建立國家和省級兩級財政支持體制,由最高人民法院編制自身以及專門法院的財政預算,經國務院財政主管部門匯總編入國家財政預算,直接上報人大審議,由全國人大批準后執行;省高院編制地方各級法院的財政預算,經省級財政主管部門匯總編入地方預算,直接上報人大審議,經人大批準后執行,由其負責分配、管理。
二、實行法院各審級內部的審判功能和行政功能相區分的內部管理體制。法院系統完全可以通過制度安排區分行政功能和審判功能,還審判組織以獨立地位,去除司法審判的行政化。建立審判權與管理權優化配置、以審判權為中心的法院內部管理結構:審判事務專屬法官之職權,法院管理事務的決策權屬于法官或法官集體,行政事務執行權由法院行政管理人員完成。隨著社會的發展,專業分工的細密,法院部分行政后勤管理上應該以社會化管理為主。如法院保潔、食堂、車輛等都可以選擇專業的社會服務機構承擔,法院安全保衛可以委托保安公司承擔,值庭警戒、押解等委托武警部門承擔。
三、遵循司法規律,實行司法人員分類管理。以審判職能為中心,司法人員可以大致分為:審判人員、審判輔助人員(法官助理、書記員、司法警察)、司法政務人員(辦公室、人事處、行裝處等部門人員)。在現代法制社會中,法官職業是法律職業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因而法官具有其他類型人員不可替代的特殊性。隨著全面依法治國的推進,法官職業化將成為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