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君 鄭倩






“遇見三行,如詩如畫”美術綜合創作活動是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奧體分部少兒動漫社和少兒詩社的聯袂之舉。少兒動漫社的孩子通過繪制插圖對三行詩進行二度創作,增加了文字的趣味性及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活動目標
通過美術與文學的結合,促進不同學科間的交流碰撞。在這樣的跨學科活動中,也培養了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并讓兩個社團的孩子互相切磋,發展了友誼。
活動過程
1.插圖學習與欣賞(3課時):
少兒動漫社的成員在老師的帶領下欣賞了少兒詩社學員的三行詩作品,并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詩歌。接下來老師帶領孩子們了解了插畫的演變及創作方法,并賞析了一些經典詩歌配圖,讓孩子們對插畫的創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
插畫藝術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因其形象的直觀性,真實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插畫已廣泛用于現代設計的各個領域,涉及到文化活動、商業活動、影視文化等方面。
2.插圖構思與創作(3課時):
把抽象的文字語言轉換為具象的畫面是配圖的難點,因此,老師讓孩子們仔細品讀自己所選擇的三行詩作品,然后閉上雙眼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詩歌中具有明顯意象的“風兒”“風箏”“星星”等詞匯,瞬間被孩子們捕捉到其所展現的畫面。
有的詩歌不具備明顯的時間地點意象,老師則引導孩子們自己去設定場景來表現詩歌畫面。比如在了解到小詩人所寫的是他從未謀面的外公之后,小畫家便想到用看照片的場景來進行展現:斑駁的墻面,有些泛黃的老照片,慈祥的老人笑瞇瞇地看著他,一個孩子駐足在照片前,久久凝望。一個身處現實,一個鐫刻在相片里,兩個時空的凝望,展現了詩歌中從未見過卻感覺認識很久的情感。
在進行插畫創作時,首先要找準設計定位,即是為誰創作插畫,比如本次活動要根據詩歌表達的主題、情感來進行創設。接著是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根據自己的生活體會搜集詩中所需要擬定的形象和場景。這些資料可以是現實生活中擁有的實物、實景,也可以是卡通世界中的動漫形象,只要符合詩歌主題,都可以作為前期創編的資料。然后就是推敲構圖、草圖繪制和正稿完善環節了。把前期搜集的資料轉換為卡通圖像語言表現在畫面中,配合以三行詩文字,共同構成完整的畫面,達到圖畫與文字的完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