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然
提起網紅,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愛發自拍照、照片里一定有“錐子臉”和名牌包的“白富美”。但廣泛而論,網紅可能是“爾康表情包”之于男演員周杰這樣的存在——原本就是名人,卻被網絡惡搞消解了原本的意義,建立了符合網友“趣怪”審美的新形象;也可能像芙蓉姐姐一樣發跡于社交網絡,挾浩大聲勢踏足現實名利場卻“見光死”;還可以是賣萌的貓,翻白眼的狗,甚至被人氣偶像加持過的郵筒(鹿晗曬照郵筒走紅)。
從某種意義上說,網紅的成名方式取決于網速。1999年前后,頁面簡易的BBS和博客捧出了第一代“文字型”網紅;當打開圖片不再需要等待時,2004年便有了靠擺Pose爆紅的芙蓉姐姐。而當網速不再是問題,內容和形式便也都不是問題。2010年,芙蓉姐姐的升級版鳳姐上位;今年的網紅人氣王,則是一人分飾兩角、全方位吐槽老舊價值觀的“Papi醬”。
3月初,IT商業雜志《互聯網周刊》發布了“2015年中國網紅排行榜”,上榜的50名“最紅網紅”第一名是中國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聰,第二名是“Papi醬”,第三名是段子手“天才小熊貓”。
根據口碑、創作力、影響力這三個評選因素,王思聰的創作力比他身后的5人低,口碑和影響力卻都是最高的。2011年,王思聰因炮轟女星大S和汪小菲的婚禮一“戰”成名。之后,他頂著“娛樂圈紀委書記”的頭銜,繼續直率地吐槽,坦誠地“炫富”,完全映射出當下年輕人既需要“正能量”又歡迎“毒雞湯”的多元面貌。位列第二、三位的“Papi醬”和“天才小熊貓”都是內容制造者。前者去年10月左右開始發布自拍視頻,比如吐槽方言夾雜英語的說話方式,又或者模仿過年回老家被親戚盤問。“天才小熊貓”則是網上諸多段子手的一員,他編寫的長微博圖文并茂,內容搞笑,網友明知是廣告也依然愿意貢獻點擊量。
眼球經濟時代,“網紅三甲”都已經把流量轉化成了收益。王思聰充分利用他在娛樂圈和社交網絡的影響力,成立藝人經紀公司,還創辦了一家直播網站;“Papi醬”拿到1200萬元人民幣融資,隨即開廣告招標會賣出了2200萬元貼片廣告;“天才小熊貓”的段子廣告收入去年就已達6位數。
網絡世界終究是現實世界的投射。當精神生活極大豐富,網絡世界無所不包時,網紅的種類必將更加多樣,除了娛樂、時尚和文字創意,繪畫、音樂、攝影、廚藝等細分領域也正涌現更專業的網紅。▲
環球時報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