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博
?
靳國起緣何榮獲“縣長特別獎”
文/李博
在2015年吳橋縣經濟社會發展總結表彰大會上,被授予“縣長特別獎”的吳橋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成為關注的焦點。一個運行僅三年的國有企業能夠獲此殊榮是一個先例。獲獎評語這樣寫道:“全年爭取政策性資金5045萬元,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實施了一系列城建項目,為打造綠色、生態、舒緩型旅游城市作出了突出貢獻……”評語背后是三年的奮力拼搏和不懈努力,更凝聚了縣政協委員、總經理靳國起三年的辛勤付出。
2011年12月,按照吳橋縣委、縣政府會議決定,吳橋建投公司重組。為了使公司在短時間內起步,靳國起和已任職的兩位副總開始了“取經”之旅。他們先后到外地兄弟公司求教,并將黃驊城投作為對標單位,三年中四次到黃驊學習交流,每次都準備幾十個問題,從而使學習有目的、有針對、有收獲。到2015年2月,在成為河北省投融資協會會員后,吳橋建投與全省各地城投公司均建立了密切聯系。
2012年,吳橋建投重組后面臨著最大的難題——融資。一邊是國家金融政策收緊,商業銀行融資的大門幾乎關閉;一邊是正在建設和即將開工的基礎設施和城建項目急需資金。在多方考察探索后,靳國起終于打通了向國家開發銀行融資的通道。
這一年的12月20日是國開行召開評審會的日子,可突降大雪,地面積雪近十厘米。“就是下刀子也要去。”靳國起的堅定感染了每一個人。凌晨五點,他和主管副總就已跋涉在去往省會的路上,往常3個小時的路程竟然走了8個多小時。然而下午3點傳來消息,項目沒有通過評審,一顆顆滿懷希望的心瞬間跌進了窗外的冰天雪地。
怎么辦?放棄就意味著8個月的努力付之東流,靳國起告訴自己,也告訴同志們,沒有到最后“判死刑”的時候,就要搏一搏。2013年2月3日,農歷的小年,在對相關資料進行修改完善后,靳國起已在國開行總行外等待金融專家支招,以期通過第二次評審。3月,喜訊傳來,雜技藝術中心項目順利通過評審,4月1日,資金到位。這筆貸款在河北省分行的記錄中是所用時間最短、到賬最快的一筆,在滄州市,吳橋是繼黃驊市之后第二個獲得國開行支持的縣級單位。2014年,該融資項目作為《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出臺4年來的成果入選《文化金融合作創新案例匯編》一書,在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聯合召開的全國文化金融合作會議上予以展示。同年,該項目又成功申請財政部貸款貼息320萬元。就雜技劇場“四度空間”雜技舞臺集成系統的開發和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支撐專項資金880萬元。
隨著吳橋“三城同創”“五城同創”的提出,縣城在悄悄地發生著改變,更綠、更美,更有文化內涵了。這其中,雜技藝術中心、冀魯連接線、吳橋中學遷建等超億元的項目,都是年輕的建投公司負責管理建設的。在雜技藝術中心建設過程中,靳國起和技術人員一起研究設計圖紙,與設計單位反復溝通、協調、修改,使項目功能更加完善、結構更加合理、投資更加節約,僅在舞臺基坑工程上的設計修改就節約資金50%以上。2014年10月31日,由建投公司和雜技大世界共同舉辦的“吳橋雜技藝術中心啟用暨惠民公益文藝演出”,檢驗了雜技藝術中心項目的整體功能、內在質量、高端品位和細部管理。同年,該項目獲滄州“獅城杯”獎和河北省“安濟杯”獎,是全縣唯一獲獎的建筑項目。
靳國起說,每個城建項目都將為吳橋帶來很大的變化,作為土生土長的吳橋人,能夠為家鄉發展作出一點兒貢獻,那就是對自己付出的最好回報。

靳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