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王巖
摘要:當前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教育工作存在動機考察不深、黨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不扎實、培養(yǎng)教育的內容理論性過強,所以還應從多方面進行教育,如思想、網絡、榜樣、實踐活動、制度建設等方面加強建設。
關鍵詞: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
一、 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教育存在問題
首先,入黨動機考察教育不深。發(fā)展黨員實行“兩票制”,即群眾推薦和黨支部推薦,群眾推薦我們往往采用班級投票的形式,投票的時候偏重于學習成績和擔任學生干部經歷,往往對思想政治素質、入黨動機等考察的不是很清楚,部分學生抱著功利的心理入黨。存在盲從性,根本不能明確自己的信仰等。更是缺乏對黨真正的認識,過分看重個人利益,缺乏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其次,黨的基本理論知識教育不全面。我們在發(fā)展黨員的時候都會有黨的知識理論的考試,多數積極分子只把理論知識當成一塊敲門磚,學習起來非常被動,應付考試即可。要求積極分子能夠理論聯系實際更是難上加難。沒有深入的理解和學懂理論知識也是導致思想盲從和缺乏遠大理想的原因。
再次,培養(yǎng)教育的內容、形式過于單一。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側重于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方針政策。大部分是授課時,老師講、學生聽。感興趣的學生會積極主動聽講,應付的學生就會上課做一些別的事情,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耗費時間、精力。
二、 入黨積極分子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第一,以思想教育為基礎。思想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首先,不論是在積極分子培訓班還是平時在團支部、在班級都要加強對積極分子思想理論的教育學習,端正入黨動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提高積極分子的思想覺悟認識,正確的樹立他們的三觀,做到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絕不為了完成指標發(fā)展。其次,要讓入黨積極分子清晰地掌握當前的政治形勢,創(chuàng)造關注時事政治的條件,多讀政治方面的書籍、多看相關新聞、視頻,不能“死讀書”的狀態(tài)。引導積極分子關注國內外的形勢,讓他們認識到各種形勢下我們國家的發(fā)展同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避免個人主義、自私心態(tài)的學習。第三,要對積極分子做歷史使命感和自身責任感的教育和培養(yǎng),讓他們認識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把服務放在首位,只有人人都服務于人,國家、社會才能變得民主、富強。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種信仰,是需要每個人的力量才能實現的,爭做黨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例如:組織積極分子走出校門。走到普通百姓、普通作者當中,去幫助有需要的人。組織高水平的報告會,讓積極分子不拘泥于校園教師的講解。
第二,以榜樣教育為示范。在對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教育中,朋輩教育很重要,正如有的剛入學的學生相信其老鄉(xiāng)的話重于教師。每年學校都會評比優(yōu)秀共產黨員,我們要把優(yōu)秀共產黨員樹立成一面旗幟。組織優(yōu)秀學生報告會,讓他們切身的講解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讓學生覺得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覺得優(yōu)秀的人就在身邊,英雄并不遙遠,拉近學生和典型人物的距離。榜樣人物可以是優(yōu)秀共產黨員、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更可以是自強不息的貧困生。讓積極分子每個人心中都樹立明確的目標,心中都有政治偶像,讓他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向自己的偶像學習,把自己塑造成優(yōu)秀的人。讓他們有榜樣可學,有目標可以達到。從而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三觀和端正入黨動機。
第三,以網絡教育為載體。隨著互聯網發(fā)展的越來越普及,在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中更離不開網絡平臺,學生們也樂于使用網絡化,目前手機就能夠很好地應用于網絡,我們要更好地利用好互聯網。比如:QQ群、微信、微信關注平臺等。我們學院黨總支的微信平臺關注有500多人,定期發(fā)布一些時事政治、國內外局勢、熱點的討論等,學生們還是很感興趣的。讓他們隨時隨地地了解和感覺到黨就在身邊,不是觸不可及的。
三、 入黨積極分子要正確對待黨組織的考察
首先,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缺點,積極的、正面的改正,相信黨組織是公正、公平的。其次,要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一切任務,不能找個人理由推脫,以實際行動來表明自己入黨的決心。第三,要自覺上交考察期間的思想匯報,真實地反映自己的思想狀況,表明自己的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觀點,讓黨組織了解其最真實的情況。 編輯/岳 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