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健梅(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重慶400015)
?
重慶:產權市場“十二五”創輝煌累計交易規模達4100多億元
◎ 湯健梅(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重慶400015)
2015年,面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巨大壓力,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聯交所”)圍繞國資國企深化改革和市場經濟體制機制創新重點,積極拓展服務深度廣度,推進金融創新戰略,加快平臺多元化轉型發展,實現了國企增資擴股業務、異地訴訟延伸業務、深化區縣全面合作領域的重大突破,全年完成交易額1281億元,同比增長12%,連續兩年交易額超過千億元。
“十二五”期間,聯交所快速發展,累計交易規模4100多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7.3倍;結算資金1000多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4.2倍,產權市場在重慶市資源配置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規模穩居全國產權行業前列,影響力明顯提升,實現了“十二五”圓滿收官。

2015年10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局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召開中央企業國有產權交易試點機構第22次工作協調會
2015年6月,中國物流有限公司第二次增資擴股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央企業通過產權市場增資擴股的創新之舉,聯交所首創的“分類募集、競價增資”方式,為中央企業中國物流公司募集資金近16億元,成功引入宏運集團、四川交投物流公司、瀘州酒業等11家戰略投資者,為中國物流公司股權結構進一步優化,資本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企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打造了新的契機。2015年8月,中新大東方人壽50%股權轉讓在聯交所掛牌,最終恒大集團以39.39億元成功將其攬入麾下,實現國資增值23.36億元,創重慶市企業國有股權轉讓增值新高。
據統計,“十二五”期間,重慶市的企業國有產權交易達1400多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4.8倍。在國企盤活存量、優化增量、實現股權多元化領域創造了多個行業經典。
2015年10月,重慶市忠縣忠州鎮蘇家社區劉家壩及干井蘇家村的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筑物、構筑物、機器設備等資產司法拍賣項目,在聯交所通過互聯網競價,以1.7億元成功處置,創去年年內聯交所涉訴資產處置成交額新高。該項目包括重慶天運生物液體燃料有限公司約355畝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安裝于該地塊范圍內發電用的相關機器設備等財產。
2005年,重慶法院將涉訟國有資產司法拍賣納入聯交所進行。2009年,又進一步將所有涉訴資產司法拍賣全部納入聯交所。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將聯交所的交易平臺升格為全國統一的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并將重慶實踐經驗向全國推廣。截至“十二五”末,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累計注冊境內外中介機構5000多家,全國各級法院實施網上交易6000多宗,成交近300億元。
“十二五”期間,重慶產權市場積極創新推動政府特許經營權、國有土地使用權、農村土地經營權、林權等資源市場化配置,推動海關罰沒資產、國有租賃、商品房銷售、大宗物資(服務)采購、民營資產進場交易,創新能力和服務領域居行業前列。“十二五”末,創新業務交易規模占比達到五成。其中,重慶市云陽縣率先實現縣屬國有資源交易“全進場”,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公開流轉3.7萬畝,為農民增收 6500萬元,為搭建農村土地流轉平臺、促進農業現代化做了有益探索,為推動重慶市農村土地公開、公平、規范、有序流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十二五”期間,重慶產權市場按照“互聯網+”模式,拓展權益交易“項目-掛牌-交易-融資-結算-鑒證”服務鏈,建成全國產權行業內首個流程標準化電商交易平臺,匯聚各類機構或個人投資者上萬人,年流轉資產2000多億元。第三方支付平臺累計完成資金結算900多億元,累計為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需求12億元。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聯交所圍繞“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總任務,以服務國資國企全面深化改革為主線,實施“雙輪驅動、轉型升級”發展戰略,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一是正確把握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當前,經濟趨勢性放緩還在延續,經濟下行壓力會進一步加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供給側改革的思路,隨著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進場交易的項目將進一步增多。二是正確把握全國司法拍賣網絡化工作。最高院對全國網絡司法拍賣工作提出了新的明確要求,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要發揮平臺交易功能完備、線下服務經驗豐富的優勢,不斷推進訴訟延伸服務工作。三是正確把握國資國企改革新趨勢。隨著國企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配套方案出臺,產權市場將迎來新一輪國有產權處置高潮,務必高度重視,充分發揮產權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做好項目策劃包裝、營銷推廣工作,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服務國資價值發現“最后一公里”。為重慶市融入國家戰略、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建成國內重要的功能性金融中心、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