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卡拉瓦喬是意大利現實主義畫家,在世界繪畫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對本世紀以來卡拉瓦喬繪畫藝術研究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卡拉瓦喬極致性格成就了他在繪畫上的獨具特色,叛逆的個性和對藝術執著的追求,注定了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卡拉瓦喬的繪畫和他的人生。
關鍵詞:極致性格;思想特色;狂熱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德·卡拉瓦喬,意大利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意大利出現了一位頗受爭議的藝術家,他把現實主義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卡拉瓦喬的藝術生涯是在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大師相繼去世后開始的,他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藝術。他注重光影效果,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明暗對比,他追求藝術的真實性。
一、對卡拉瓦喬極致性格與繪畫藝術的研究
1.卡拉瓦喬極致性格
卡拉瓦喬極致性格的研究一直都是廣大學者研究的方向,錢志堅《卡拉瓦喬研究》和里查德·斯皮爾,趙暉《卡拉瓦喬熱》都有對卡拉洼橋的詳細介紹,意大利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的一位著名的畫家。他的藝術生涯是在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諸大師相繼逝世后開始的。他是意大利杰出的現實主義畫家。卡拉瓦喬的一生醉人、危險而又充滿了謎。
《重讀卡拉瓦喬》和昌誠盛《論卡拉瓦喬的藝術》研究介紹了卡拉瓦喬被稱為重要性緊隨三杰之后的藝術家的一生非常短暫,僅僅活了38歲,生前他是一位“處在狂妄邊緣的天才”,不僅以超卓的繪畫藝術著稱,其經歷也如傳奇般驚險。卡拉瓦喬在世時聲名顯赫,死后的幾個世紀里卻被人們完全遺忘了,只是在20世紀的最近幾十年才被重新發現。對藝術家卡拉瓦喬的生平、背景的深入研究,及其他藝術風格對畫家的影響,并通過對卡拉瓦喬的作品、藝術創作活動、創作波瀾等的討論,對藝術家的藝術風格、藝術思想作深入的分析。并且還從人類思考的心靈出發,將卡拉瓦喬的藝術歸結為對社會現實生活的反映和影響,對寫實主義藝術的發展意義及作者藝術思想的根本體現。
2.繪畫上的獨具特色
《卡拉瓦喬一個罪犯與圣徒的藝術人生》(人物2011年09期)和《浪跡天涯的逃犯——卡拉瓦喬》(美術觀察2013年01期)主要文章精髓深刻的寫到別的畫家從未體驗過的那些肢體暴力,那些訴諸感性和直覺之間的汗涔涔的靈肉接觸,賦予卡拉瓦喬直指人心的藝術穿透力。或許,只有和羅馬窮人打過交道的人,才能畫出如此逼真到殘酷程度的作品。從而可以了解到卡拉瓦喬與眾不同的真實生活。天才、奇特、性感、放蕩、憂郁、野蠻、粗暴、罪犯、同性戀、無神論者……在人們的偏見和陳詞后面,隱藏的是一個神秘莫測的巴洛克繪畫大師。
二、對卡拉瓦喬的藝術特色的研究
1.繪畫技法研究
《談卡拉瓦喬繪畫作品中戲劇性光影的運用及其影響》及《繪畫中的光》中都涉及到對卡拉瓦喬作品非常注重光影的運用,畫面中忽明忽暗的人物如同處在舞臺燈光的照射下而充滿戲劇性,這一開創性的巴洛克藝術風格對巴洛克時期其他藝術家影響深遠。分析這種神秘和迷人的藝術效果是如何表現的。在拉瓦喬作傳的傳記作家們也許從未涉足過他的畫室。所以我們無從得知有關其畫法的第一手材料。按照傳記作家的說法,卡拉瓦喬沒有模特兒決不在畫布上落筆。藝術家運用光影醞釀情感,使物體理想化,耀眼的光輝式神秘的昏暗,都會模糊人物的外形,光影具有自身固有的價值,光不僅僅是繪畫中天生不可缺少的條件,被表現的物體要借此才能為眼睛所見,透視法可以借助工具描繪,而繪畫中的光影卻不能用任何道具建構,因此我們不得不佩服光影的獨特效力和藝術感染力。光影的歷史比較悠久,早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創了對光影的運用。17世紀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影”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崇高的地位,歷史的輪回過程中,西方繪畫中光影的探究峰回路轉,斷層與延續交錯潛行,對后世影響極大本文主要對這一時期西方繪畫“光影”的重要創新實踐者卡拉瓦喬、倫勃朗和維米爾的深入探索,畫家的用光、用影手法作為切入點,研究光影的發展創新問題。
2.思想特色研究
張義、李艷青中《論卡拉瓦喬的黑暗寫實主義》卡拉瓦喬是17世紀意大利巴洛克繪畫的先鋒人物,他運用黑暗寫實的表現手法從陰影中開創了繪畫的新元素。這種繪畫風格對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以及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他的繪畫技巧和繪畫題材對委拉斯開茲、倫勃朗、維米爾等藝術大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陳慧霞《試論現實主義畫家卡拉瓦喬》主要表述16世紀下半期意大利的藝術主要有樣式主義、學院古典主義以及與二者相對立的以卡拉瓦喬為首的現實主義。卡拉瓦喬的藝術不僅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傳統,并推開了17世紀現實主義的大門。他早期的作品充滿了寧靜和歡樂情緒。但后來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引起的爭議與風波,使其陷入無盡的苦悶與彷徨。卡拉瓦喬的現實主義藝術在意大利及歐洲各國引起了廣泛影響,并具有真實性、現實性、批判性、技巧的革新等意義。
三、卡拉瓦喬作品內涵的研究
王笑一的《卡拉瓦喬的藝術人生》,李秋實的《卡拉瓦喬之死與藝術的界限》、邱林《卡拉瓦喬宗教繪畫中的世俗傾向及其影響》和李力的《浪跡天涯的逃犯_重讀卡拉瓦喬》和郁靄的《卡拉瓦喬的<瑪利亞之死>讀解》一件藝術作品能夠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解讀,而解讀的最終結果并不是互相排斥的,這是理解藝術形象的特征具有多元化的性質所決定的,正如每個人眼中的美,會因個人的審美觀點的不同而對他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卡拉瓦喬作為意大利16世紀末17世紀初著名的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不僅畫了大量真實自然的人物,同時也十分逼真細微地畫了一些靜物。《水果籃》就是其中的代表。這幅畫呈現了一種得到升華和陌生化了的形式,顯現了藝術將微不足道的事物提升到應有的高度的能力。
本世紀以來卡拉瓦喬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卡拉瓦喬極端生活瘋狂叛逆給他繪畫技法的變革的影響有待研究和考量。這方向很高的研究難度,對這一角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擴展對卡拉瓦喬的更進一步的深入了解。更加確切的明白畫家內心深處的繪畫思想和創作靈感。從而使卡拉瓦喬的研究取得更客觀的成就。
作者簡介:
李瑜(1989—),女,聊城大學美術學院14級研究生,專業為美術,研究方向為油畫。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