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革
摘 要:互動式教學相對于傳統灌輸式教學而言,其主要特征在于教學過程中的“溝通”與“對話”。采用多種互動形式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因此互動式教學在本科院校中推廣采用非常有必要,只有改變了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提高本科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動教學;本科教育;質量
互動式教學,就是通過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進而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達成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隨著我校近幾年招生規模迅速擴大,本科在校學生人數不斷創新高。從中學跨入大學,很多學生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學習積極性不高,再沒有升學壓力。如果還采用小學到中學普遍運用的填鴨式方式,學生的學習熱氣較低。因此,本科院校要用互動式教學代替傳統灌輸式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本科教學質量。
一、本科教學采用互動教學法的現實意義
互動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溝通,知自知彼,獲得更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有利于教學相長,促進教師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教學中要靈活多樣地選用多種互動教學形式
互動教學法形式多種多樣,也各有特點,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特點靈活運用。常見的互動式教學方法有:①辯答式互動教學法,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組織學生討論、辨析和回答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辯答式互動教學法要求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要兼具實用性和針對性,即緊密結合學生實際、社會熱點問題與具體教學內容。②案例式互動教學法,是運用多媒體等手法呈現精選個案,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嘗試提出解決方案,勘校正誤,設置懸念,然后抓住重點、熱點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為理論知識。這種方法直觀具體,生動形象,環環相扣,對錯分明,印象深刻,氣氛活躍。③體驗式互動教學法,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推動師生角色互換,組織學生全程體驗教育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組織體驗式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一是堅持每一名學生都有參與體驗式互動教學的機會;二是堅持合理分配學生體驗式互動教學的時間。④思辨式互動教學法,是把現有定論和解決問題的經驗方法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指出優劣加以完善,還可以有意設置正反兩方,在爭論中尋找最優答案。這種方法課堂氣氛熱烈,分析問題深刻,自由度較大,要求教師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思路具有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
三、用好互動教學法提升本科教學質量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情境的創設,可以是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也可以是運用數字化教學等手段與多種互動教學工具形成簡單的場景再現,同時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一些新穎的實際問題,鼓勵學生探索,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去發現、去思考、去解決,激發學生學習探索的欲望。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中要善于設計問題、提出問題,要根據授課內容和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更多與學生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問題,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引導學生討論,形成師生互動
在引導學生探索過程中,教師可以鋪設若干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子問題,放手讓學生動手、動腦,獨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操作時要注意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探索,對探索過程的不同見解、疑難問題,在討論交流中能各抒已見、互幫互助、共同提高。討論可以以小組形式開展,通過“共同學習”來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僅更容易找到問題的突破口,而且有可能達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的目的。
3.教師答疑點撥,適時強化拓展
這一環節的核心是通過教師當場答疑,將解決問題中失敗的思路暴露出來,讓學生從中領悟成功之路,看到思維的全過程,并啟發他們對已經解決的問題加以引伸、變化。這個環節要求教師增強自身素質,儲備足夠的專業知識,能夠在學生提出的眾多觀點中迅速準確的找準答案,點撥學生,答疑解惑,進一步拓展、引申知識,開拓學生知識面。
4.加強教學管理,鞏固教學成果
在互動課堂上,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很多問題,這時候教師不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引導者,還是一個學生學習的管理者。在傳道受解惑的同時,要及時維護好互動教學的秩序,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順利實現教學任務。
為鞏固教學成果,課后還要布置一些“任務型”活動,引導學生開展課后延續活動,鼓勵學生聽廣播、讀報紙、上網、到圖書館查閱有關資料并積極參與課外專業講座、調研等活動。教師只有設計安排適當的任務作為課堂教學的延續,才能為學生的學習增加更多的臨境氛圍和實踐機會,從而增強其實際應用能力,讓大學所學的理論知識更多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去。
四、結語
互動教學法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強調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動參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作為主角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中,既提高了教學效果,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了師生互贏,特別是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課本上所介紹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切實提高本科教學質量,進而實現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終極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敖昭啟.歷史互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學報,2014(18).
[2]楊靜.基于開展“互動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
[3]孫澤文.互動教學:理論基礎、實施原則和相關策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7(10).
[4]顏醒華.互動教學改革創新的理論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5(11).
[5]張祖(龔).淺談互動教學在高校政治思想理論課中的運用[J].教育探索,2011(9).
(作者單位:江蘇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