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罰金刑易科是指在不能執行罰金刑時采取其他措施來替代執行罰金刑的制度。刑罰具有確定性,且罰金刑與自由刑之間存在一定的替代關系,因此罰金刑易科作為一種替代措施,對解決罰金刑執行難問題是十分必要的。雖然這種制度目前還存在一些弊端,還有一些問題亟需解決,但是我們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積極意義。我們應當建立我國的罰金刑易科制度,并加以完善。
關鍵詞:罰金刑;易科;自由刑
罰金刑屬于我國刑法明確規定的法定刑的一種,即可附加主刑適用,也可單獨適用。在刑法規定的四百多個罪名中,涉及到罰金刑的有一百六十多個,占總數的百分之四十左右。作為以剝奪罪犯財產利益為內容的刑罰方法,罰金刑對抑制貪利型犯罪,剝奪犯罪分子的再犯能力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從當前的司法實踐來看,罰金刑執行的實際狀況與立法初衷相去甚遠,大量的罰金刑判決未能及時進入執行程序,或者執行無果。罰金刑執行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其執行的困難程度并不亞于民事執行,常出現罰金刑空判的窘境。出于慎行目的配置的罰金刑要發揮其刑罰效用,罰金刑的易科執行引起了實務界和理論界的廣泛關注。
當前,國內外關于罰金刑易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罰金刑易科為勞役。即對不能繳納罰金的人易服不剝奪自由的勞動改造。有些反對罰金易科自由刑的國家,往往規定罰金易科勞役。比如我國臺灣刑法就有“罰金應于裁判確定后兩個月內完納,期滿而不完納的,強制執行。其無力完納者,易服勞役。易服勞役以一元以上三元以下,折算一日。但勞役期限不得逾六個月”的規定。學者林山田認為:“從‘易服勞役的詞義上可知其重點應是勞務的提供,而非自由的剝奪,而且我國臺灣的刑事訴訟法規定,罰金易服勞役者,應與處徒刑或拘役之人犯分別執行。可見刑事法律上并未把易服勞役當作自由刑,這顯然與西德立法例中‘易科自由刑有異,但是目前在執行實務上,
由于執行機構的場所所限,除少數監獄外,服勞役者也可能從事些簡單的勞務,其勞務不但不具教育效果,而且也無經濟價值。更由于易服勞役者與服自由刑者共處同一獄舍,共同參與勞務,所以,服勞役即無異于服短期自由刑,這顯然與設立罰金刑易科勞役的本意有違。”
二是罰金刑易科自由刑。即受刑人不能繳納罰金時,可易科自由刑以代替罰金刑。西方許多國家的刑法中都有罰金易科為自由刑的制度。比如德國刑法中有“不能追繳之罰金,以自由刑代之。一單位日額金相當于一日自由刑。代替的自由刑以一日為其最低度”的規定。對于罰金刑易科自由刑,國內外刑罰學者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持否定說的學者認為,判處罰金刑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避免自由刑的弊害,如果以不能繳納為理由又易科自由刑,則違反了罰金刑的本來意圖。而且,采取易科自由刑的制度,必然造成同罪異罰的現象。持肯定說的學者認為,拓展視野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種缺乏有效執行方式的刑罰,如保護觀察、社會服務令、矯正勞動、限制自由等,都最終依賴于剝奪自由刑。
三是罰金刑易科訓誡。即以訓誡代替罰金的執行。民國時期的刑法中就有類似的規定。但是,這種方式現在極為罕見,因為僅依靠訓誡以達到對犯罪人威懾和改造的目的,其不合理是顯而易見的。
罰金刑的執行難問題促成了易科制度的產生,法律制定的再好,若不能得到執行,那就是一紙空文。各國根據本國的國情規定了不同的罰金刑易科制度,這其中不乏值得我國借鑒之處。
罰金刑是近現代西方國家建立的刑罰體系中的一部分,我國只是進入二十世紀以后才在學習西方先進法律文化的過程中逐漸引入。罰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也是西方國家創立的包含在罰金刑體系中的一部分,是罰金刑易科的主要形式,西方發達國際的法律中對此多有規定。結合我國當前實際,筆者認為我們應當重視罰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存在的價值,建立起我國的罰金刑易科制度,以扭轉罰金刑的執行困境。筆者從罰金刑易科的適用前提、適用對象出發,提出了我國罰金刑易科制度的程序設計。當然,一項制度要從理論落到實處,還需要做大量工作,當前也有許多薄弱的環節需要繼續深入研究,比如如何有效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等問題,同時在今后的研究中,還需要相關法律規定的配套跟進,立法者、司法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意識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使罰金刑執行難的問題早日得以解決。
參考文獻:
[1]高銘暄,趙秉志.《刑罰總論比較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馬克昌.《刑罰通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版.
[3]謝望原.《歐陸刑罰制度與刑罰價值原理》[M].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版.
[4][意]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M].黃風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5]魏東.《當代刑法重要問題研究》[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6]侯國云.《刑罰執行問題研究》[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7]包雯,李玉華等著.《21世紀刑罰價值取向研究》[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年版.
[8]王洪青.《附加刑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5月.
[9]李希慧.《罰金刑執行難的原因與對策》[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10]張芳英.《罰金刑易科制度探析》[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11]于志剛.《關于罰金刑易科制度的批判性思考法學評論》[J],2008年第2期.
[12]范娟萍.《替代性執行能否適用于軍事刑罰——軍事刑罰易科制度述評》[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13]董文輝.《論我國司法實踐中的罰金刑易科》[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
作者簡介:
董震(1978—),男,漢族,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學法學院研究生,從事法律史學研究方向。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法學院法律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