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星
傳統中國社會是一個重血緣、分親疏、序尊卑的倫理社會,同財共居組織大家庭為國家法律及社會主流觀念所肯定,家族主義倫理強調家族成員之間的經濟互助,尤其是家族中優秀成員對其他成員在經濟上的幫助,由此,官員理所當然地負有供養家庭、幫助宗族中貧弱族人的道德義務。來自家族的需索和對家族的回報構成許多出身貧寒的官員沉重的經濟負擔,致使其俸祿遠遠不夠支出?;诩易宓慕洕摀蔀閭鹘y社會官員腐敗的動因,貪得無厭的貪官以之為肆無忌憚腐敗的借口,而那些律己甚嚴、持身清謹的官員也不得不在體制默許的范圍內收取一定灰色收入,以周濟親族和應對人情來往。在傳統社會,權力監督機制的失靈為公權力尋租解除了制度上的束縛,家族主義倫理則一定程度上為腐敗解除了道德束縛。家族主義倫理仍構成當今中國腐敗多發的催化劑,遏制腐敗不僅要構建監督、規范公權力運行的有效機制,也須從文化上正視、治理家族主義倫理。
(《湖北社會科學》2016 年第 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