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強
中國古代彈劾制度是一項權力監控制度,由御史行使彈劾權,對權力進行監督,它的發展經歷四個關鍵期。御史本是內廷官員,具有君主“私人”屬性,秦漢時彈劾制度草創,御史被賦予彈劾權,監督權力的運行。唐代彈劾制度進一步發展,并最終形成風聞彈劾的具體規則及定型化的彈劾文書制度。兩宋時君主集權進一步強化,官僚制亦隨之出現職、權分離趨向,彈劾制度于此時出現重大變化,臺諫合流趨勢逐漸形成。清代集歷代之大成,在制度設計上有“民族”性色彩,但科道合一使得兩宋以降的臺諫合流最終完成,同時彈劾文書形制進一步規范,奏折的使用具有強烈的專制色彩。雖然御史彈劾制度作為君主監控權力的手段為君主專制服務,但其中所蘊含的分權制衡因素是一種可資借鑒的傳統精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6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