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李平
紫砂陶藝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它包括紫砂壺藝、紫砂雕塑、紫砂杯藝、紫砂陶刻、紫砂金繕修補等多種手工技藝。其發展迄今約600年,理念不斷得到改進,從最初以實用性為主,到后來實用性藝術性兼顧。從最初的“茶匙穴中,指掠內外”到建立起完備的紫砂技藝體系,多種細分門類一起齊頭并進,共同推動了紫砂陶藝整體的蒸蒸日上。現代紫砂陶藝將原本對立的傳統紫砂陶藝與西方陶藝,通過個性化的現代思維,突破固有創作格局,進而使二者融為一體,最終營造出不一樣的古典美。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筆者對現代紫砂陶藝之美的認知。
1 不拋棄傳統,不脫離現代
任何紫砂陶藝作品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紫砂器從一開始就有著日用的功能,在還沒有成為陶藝作品的時候,就已經是常見日用器了。伴隨著飲茶之風的改易,紫砂壺工藝日臻完善;而伴隨著紫砂壺藝的發展,紫砂雕塑、杯、裝飾等細分門類也隨之發展,一起成就了紫砂陶藝絢麗多彩的面貌。這些細分門類既和諧共存,又演繹出各自的精彩。
紫砂陶藝以紫砂壺藝為代表,形成了一整套獨立且完善的手工技藝系統。無論手工制壺創作流程及所需工具的多樣化,或者題材的創新,甚至手工制壺手藝的傳播和營銷方式的轉變,都帶有濃郁的傳統氣息——滿足了現代人對傳承文化和技藝的需求,現代而不失傳統。手工藝人在其創作過程中仍然保留了傳統的手工藝和工匠精神,而在內心融入了現代的創作思維與藝術見地。
陶刻作為紫砂裝飾的代表工藝,向來都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它隨紫砂陶藝的發展而不斷完善,日復一日更符合紫砂裝飾的要求。 “字依壺傳,壺隨字貴。”陶刻自脫胎于手工藝人在紫砂坯體上紀年署名那一刻起,就一直隨紫砂陶藝共同發展。隨著文人雅士開始參與陶刻,加之陶刻技法不斷精進完善,陶刻工藝在紫砂陶藝中的地位逐漸抬升,最終僅次于壺藝。歷代藝人在傳承傳統陶刻技藝的同時,漸漸摸索鉆研出切題、切壺、切意的藝術風格。
紫砂雜項以雕塑為代表。民間在大量進行陶藝創作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以志趣為主旨的雕塑。兒童捏泥人玩物,教徒立神祗偶像,愛茶人制茶寵,皆體現出生活的樂趣。以西方雕塑傳入為契機,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雕塑創作。雕塑的題材開始由動植物延伸至人物。在融入現代的同時也保留了傳統,體現了紫砂陶藝的進步。
2 自由的精神,灑脫的創作
對于很多陶藝人而言,傳統工藝是繼承紫砂陶藝傳統的必修課,是一切成就的基礎,是初學時就必須打好的基本功。為此他們對傳統抱有巨大的尊重。在此基礎上,他們將創新和現代陶藝潮流相結合,追求自我個性和思想的表現,強調個人風格。
因此,現代陶藝之美,在于自由精神,也在于現代陶藝思潮。
(1)設計之美
現代陶藝人根據自己的意圖自由發揮,其作品因此突破了過去方、圓的局限。它不泥于規整的傳統形式,而追求自由的個體,充滿了個性化的表達,更注重現代元素。
(2)人性之美
現代紫砂陶藝更注重表達人性的光輝,將對現代世界的理解、現代的價值觀都融于創作中。
(3)內涵之美
現代紫砂陶藝作品反映了更多的現代社會文化現象,展現了更多的現代元素,拉近了現代人與紫砂陶藝之間的距離,有了更近的人文交流,易于引起共鳴。
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紫砂陶藝一定要主動適應時代潮流,主動適應人們對紫砂陶藝提出的新要求。
3 結 語
在繼承了傳統紫砂陶藝成就的基礎上,針對手工技藝再進行了一番梳理,推動了現代紫砂陶藝的發展。現代陶藝從傳統陶藝中汲取優秀的技藝、經典的造型等營養,具有很強的創新性、自我個性、探索性等,體現了手藝人的自由和創新的精神,契合時代精神。“有我無我,神在自在”。伴隨著國家的不斷富強,我們這一代現代紫砂陶藝人,也肩負著把紫砂陶藝傳至世界的使命,筆者對此堅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