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買賣買賣”有賣必有買,有買就必有賣,這二者本就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相輔相成的。打擊人口販賣也得雙管齊下,這不是單單的降低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的入刑門檻就能解決的。想要有效的打擊收買行為,就要從我國現(xiàn)實國情出發(fā)去分析。
關鍵詞:現(xiàn)狀;問題
一、國內(nèi)拐賣婦女兒童情形分類及分析
“奴隸制”這個名字似乎是一個古代制度,離我們的發(fā)達的、全球化的社會十分遙遠然而,現(xiàn)在人口拐賣卻真實地存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國公安機關共偵破拐賣婦女兒童案件13519起,其中拐賣婦女案件6109起,拐賣兒童案件 4262起,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案件 1260起;打掉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團伙 2398個,刑事拘留15673人,行政處罰1581人。人口拐賣帶來的巨額利潤,驅(qū)使犯罪分子不惜鋌而走險。并且人口拐賣犯罪日益呈現(xiàn)職業(yè)化、組織化的趨勢。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為了謀取更大的利潤,就會衍生更多的犯罪,例如:非法拘禁,性侵,暴力傷害,強迫勞動等等。當然也有為了生活,繁衍,生存,情感等情況。可以這么說,隨著社會的日益發(fā)展,時代變遷,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的目的日趨多樣化,隨之案件情形也更加復雜。本人大致分了三種情況,并對這三種情形做了分析。
(一)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與之和善生活
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與之和善的共同生活,聽起來好像天方夜譚,但事實上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這樣案件在刑法修正案九出臺前往往不會進入訴訟程序,也不會被追究其刑事責任。對于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來說在收買的人家中生活往往比以前的生活好很多,自然會產(chǎn)生不愿離開的情形。其實在僻遠的山區(qū)結(jié)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花錢買媳婦就變成了常事。
例如:一家三兄弟,老大,老二為了節(jié)省開支不結(jié)婚,照顧最小的一個,存錢給老三買媳婦,媳婦買回來之后,一家人會十分珍視這個媳婦(當然也會有使用暴力強迫,之后的第二種情形會有介紹),這個媳婦生活如意自然也就心甘情愿的生活在這里,甚至有的還會介紹自己姐妹過來生活。同樣的對于小孩來說,由于依賴性較強,思維能力較弱,在一個陌生家庭環(huán)境中,只要對其體貼關懷,小孩在原本家庭中享受不到快樂,在新的環(huán)境中體會到了就會產(chǎn)生依賴感,很容易融入新家庭。對于收買兒童而言,這個兒童其實就變成了“命根子”自然寶貝有加。
對于大多數(shù)被拐賣的婦女,兒童自己本身的生活也并不太好,甚至有些為了生存,愿意賣掉自己,還有一些父母專門生小孩來買從而改善生活,對于這些父母來說,孩子有了更好的出路,自己的生活又有了改善,何樂而不為呢。當然從倫理道德上大家都知道這是錯的,但不可否認的這就是人性黑暗的面。實際情況中,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不愿意返回其原居住地反而愿意留在當?shù)厣畹目梢岳^續(xù)留在當?shù)厣睢A钊丝杀氖窃谡J領兒童名單中兒童,大多數(shù)都不愿意認領回去。這就是我們要面對的事實,我們不緊要聽到失去孩子的父母們的痛哭聲,同時也要看到殘酷的現(xiàn)實。
所以處理這種情況時,要從綜合方面去考慮,預防犯罪,懲罰罪犯,聆聽失去親人的被害人的控訴,同時更應該考慮到這些婦女,孩子未來的生活。事情依然發(fā)生,妥善的處理尤為重要。
(二)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使用暴力手段強迫其與之共同生活
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使用暴力手段強迫使其成為自己的妻子,兒女,甚至是性奴隸。但由于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往往并不愿意就范。那么收買之人就采一些慘無人道的手段來迫使其聽話。當然這些強迫手段往往會構(gòu)成,非法拘禁罪,強奸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等等。說起來甚是簡單,但事實呢,卻令人毛骨悚然!不要覺得危言聳聽,有些人為了有個妻子,有個孩子,心靈已經(jīng)被欲望扭曲,在欲望的驅(qū)使下很容易做出喪心病狂的事情。這里就有個典型案例:睢寧性奴案。
江蘇徐州睢寧嵐山鎮(zhèn)黃山村40多歲的村民王某和第一任妻子生有一女,但女兒不幸早年夭折,前妻因此精神失常離家出走。王一心想要個屬于自己的孩子,于是輾轉(zhuǎn)找到了安徽籍男子張某,托他幫忙找個能生育的女子。人販子幾經(jīng)轉(zhuǎn)手最終將當年17歲的楊某以8000元的價格賣給了王,楊某從此成為王的“生育工具”。為阻止其逃離,王竟殘忍地在她的腳上拴縛粗重的鐵鏈,還將其全身衣物扒光,拴在喂養(yǎng)雞鴨和豬的牲畜棚內(nèi)。21年后,已經(jīng)38歲的楊某終于被公安機關解救出來,但此時的她因為精神上深受刺激,患上了精神分裂癥。而在這21年中,楊某的父親因為悲傷過度已經(jīng)去世,母親也換上了嚴重的糖尿病。判決結(jié)果:王某以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以非法拘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以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10年。
就本案而言,被告人行為分別侵犯了婦女獨立人格尊嚴和不受非法買賣的權(quán)利,以及被害人的性自主權(quán)和社會良好風尚,已經(jīng)構(gòu)成數(shù)罪,在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性文件對此有相應規(guī)定的情況下,應當對其所犯數(shù)罪予以并罰。依法對被告人以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非法拘禁罪,強奸罪實行并罰,并綜合從重處罰情節(jié),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十年,定罪正確,量刑適當。
(三)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從而謀取暴利
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從而謀取暴利,主要是組織、誘騙、強迫被收買的婦女、兒童從事乞討、苦役,或者盜竊、傳銷、賣淫。隨著社會的一些歪風邪氣的滋長,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更具危害性上的情況。但其中強迫收買被拐賣的成年或者未成年少女從事賣淫活動居多。
參考文獻:
[1]劉樹國:論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刑罰配置的合理性.法制與社會2014.2(下)
[2]劉憲權(quán),李振林:論刑法中法律擬制的設置規(guī)則.華東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問題》雜志社
[3]張明楷著:《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下)》(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644頁
[4]蘇彩霞:刑法擬制的功能評價與運用規(guī)則.《法學家》,2011年第6期
作者簡介:
陳遠康(1992—),男,漢族,上海市人,上海政法學院2015級刑法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刑法學。
(作者單位:上海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