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延續文明與傳承知識的載體,閱讀是人類特有的、豐富和武裝自己的一種精神活動,是獲得知識的橋梁。作為連接圖書與讀者的媒介,圖書館為讀者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優質的讀書氛圍。圖書館閱讀課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促進全民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閱讀風尚,還有助于公民素質的提升。本文以公共圖書館的性質和目標為出發點,分析了圖書館的服務理念,探討了閱讀活動與服務理念的關系,旨在為理想型公共圖書館的構建提供建議。
【關鍵詞】圖書館;閱讀課活動;服務理念;全民閱讀
一、公共圖書館
(一)公共圖書館的性質 作為圖書館的一個分支,公共圖書館所服務的群體是全民,其運營經費來源于政府及行政機構,運營情況受法律的約束。公共圖書館的性質的根本體現是其公共性。公共圖書館是公益事業單位,它的服務對象以及根本屬性決定了公共圖書館的性質是公共性。[1]
(二)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目標 與高校圖書館和國家圖書館不同,公共圖書館的根本目標是為全民提供便利的閱讀平臺,讓全民參與到國家文化建設中來,共享人類精神文明成果。圖書館的服務為當地的教育事業提供幫助和支持,即教育需求,它不僅可以為民眾提供免費學習的機會,還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校和教育的不足,這也體現了公共圖書館真正的實質所在。此外,圖書館為當地人民提供了情報和信息需求。公民通過查詢圖書館的相關資料,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從而提高其民主意識和參與文化的能力。
二、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
(一)以尊重讀者的閱讀權利為核心的服務理念 為讀者提供免費的閱讀空間,充分尊重讀者的閱讀權利,“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是圖書館的服務的根本宗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政府對百姓的關懷。尊重讀者的閱讀權利,就是要求為讀者提供一定的閱讀空間,實現全民閱讀。
(二)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 傳播文化是圖書館具有的性質,圖書館就是為滿足讀者對知識的渴求,保障公民基本的受教育的權利和提升讀者文化素養而設立的。為全民提供優質的服務,即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是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之一。
(三)服務共享的服務理念 尊重和服務每一位讀者,是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這也意味著服務具有共享性和平等性。受眾群眾享受均等的服務設施和技術,不因地位的懸殊、身份的差異而得到差別對待,確保人類文化成果全民共享。
(四)立體化的服務理念 讀者是圖書館真正的主人,讀者有權享受圖書館的一切服務,獲得一切的訴求。因此,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以及服務人員應充分學習和了解圖書館的服務宗旨和模式,提升自身的職業修養,認識到其一言一行將會影響服務質量和社會效益,為全民提供立體化、高質量和便捷的服務。
三、圖書館閱讀課活動和服務理念的關系
(一)閱讀課活動的重要性 首先,可以滿足公民閱讀的需求。憲法中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義務和權利。也即公民有閱讀的權利。圖書館家黃俊貴先生也指出,“閱讀權是每個公民依法享有的義務和權力”。開展閱讀課活動,是保障公民享有閱讀權利最主要途徑。在這一過程中,圖書館的作用無可厚非。為推廣讀書活動,圖書館為市民免費提供均等的服務和閱讀平臺,閱讀活動得到大力開展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社會的穩定和諧。其次,有利于圖書館職能的發揮。閱讀課活動成功開展的同時,圖書館自身的品牌形象也得到優化和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國也得到擴大,提高了圖書館的生存能力,也有利于其職能的發揮。
(二)閱讀課活動對閱讀推廣的作用 圖書館是閱讀推廣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閱讀活動的主要載體。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閱讀形式呈現多元化,讀者的對讀書內容的喜好也不同。只有圖書館才能滿足不同讀者不同類型的閱讀需求,為讀者提供專業的閱讀服務平臺。
四、基于圖書館閱讀課活動的公共圖書館的構建
(一)完善和更新圖書館的數據信息資源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的數據資源的更新速度讓人應接不暇,一日千里,人民對信息完備、更新及時的圖書館的需求日益強烈。我國的公共圖書館應滿足大眾的期盼,加大圖書館的數據信息系統建設,穩健地朝著為讀者及時提供最新的、豐富的信息資源的目標前進。
(二)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 為讀者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的前提是,確保公民享有平等的閱讀權利。而開放的服務又是公共圖書館對服務的要求。開放服務的對象是全體公民,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為公民提供全方位、連續、均等和真誠的服務。
(三)提升公共圖書館的內部形象 (1)設施形象。公共圖書館的設施形象是指圖書館服務活動中的價值評價與價值印象,是圖書館開展其他服務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的重要保障。(2)服務形象。讀者對服務態度最敏感。因此,圖書館在為讀者提供服務的同時,要注意服務態度,盡可能地為讀者營造真誠、親切、友善的服務環境,,讓讀者體感到溫馨和放松,高興而來、滿意而歸。提升公共圖書館的內部形象不僅需要管理者的重視和引導,還需要服務人員不斷地提升文化素養,在讀者有困惑咨詢服務人員時,能夠保持微笑,為讀者答疑解惑,伸予援手,而不只是回答“不知道”。此外,還應增設館長信箱,接受讀者提出的質疑和意見,不斷進行內部形象調整,在完善服務質量的同時,也接近了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五、結論
如今的社會是創新型、知識型的社會,公民對知識的需求日益強烈。而公共圖書館,作為為讀者提供信息的媒介,應在發展中不斷優化組織結構、完善服務質量、提升內部形象,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我們堅信,一個“讀者自主學習、圖書館自覺提供優質服務”的良性的閱讀氛圍,不僅能提高讀者的忠誠度和滿意度,也有助于健康有序的閱讀氛圍的營造,圖書館和讀者相得益彰,互利共贏,全民閱讀的社會一定會早日到來。
參考文獻
[1]龔婭君.公共圖書館社會“第三文化空間”:內涵,實踐與發展[J].圖書與情報,2013,150(02):78-80.
作者簡介
王昂昂,女,出生于1986年2月,漢族,河南南陽人,助理館員,河南省圖書館,主要研究方向:圖書館創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