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照
摘 要:就地冷再生技術是瀝青路面等大中型公路施工中一項新型的施工工藝,隨著公路信息技術的發展,這一項新工藝被廣泛運用。就地冷再生技術成本低、效益高,具有良好的使用價值,但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其施工的質量控制,以促進公路建設的完善。文中將對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術的施工工藝要素及流程進行簡要的闡述,合理分析在施工中的應用特點。
關鍵詞: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
1 前言
隨著我國交通基礎建設的不斷發展,國內的公路工程得到了史無前例的規模擴大與技術推進,公路路面的使用率比往年有了大大提升。公路橋梁路基的使用加速了路基路面沉降的損壞,然而就地冷再生技術憑借低成本、長時間使用年限得到了廣泛使用。因此加強公路路面的施工問題,加快改進就地冷再生技術,以保障公共交通的行駛安全,提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2 簡述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
瀝青路面的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即將路面上的舊瀝青材料利用瀝青再生設備就地打碎,并合理加入新瀝青和改性材料,對舊路面進行維護修理的主要技術。就地冷再生一般有兩種,分別是路面面層再生和深層復拌再生。
2.1 就地冷再生施工流程
就地冷再生的整個流程包括放樣檢驗、鋪撒材料、就地拌和、振動壓路,最后進行拋光冷卻、驗收以及灑水養路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豐富的施工經驗和精確的控制技術,同時在實施時需要獲取每個階段的數據。其中比較重要的兩個環節詳細介紹。首先,此階段主要進行集料的篩分與速度控制,需要經驗豐富的機械控制人員與技術人員合理探討出不同的再生機行進速度與轉子速度的搭配方案,依照設計方案對舊路面進行銑刨,在銑刨過程中選取具備代表性的材料供化驗室進行篩分,從而為施工確定科學合理的再生機行進速度與轉子速度規劃。其次,確定碾壓的遍數。不同的穩定劑會產生不同的鋪排效果,這就直接決定了壓路機需要的碾壓次數。振動壓路機需要根據穩定劑的類型進行攪拌,隨后對找補位置進行碾壓。在固定的次數之后記錄相應數據,并安排好適當的時間間隔,壓實度一定要滿足設計要求,碾壓結束之后需要確定達到壓實度的碾壓次數,確定最佳的施工搭配組合。
2.2 就地冷再生技術優勢
就地冷再生技術有其自身的固有優勢,因此被廣泛運用到公路建設中。首先,就地冷再生技術節省成本,此技術會充分利用路面上原有的瀝青混合料,在維修的過程中只需要合理添加改性材料與新的瀝青,避免出現廢舊材料的運輸以及瀝青加熱消耗能源,有效降低了路面的維修成本。其次,就地冷再生技術能夠使得原本有限的項目工程的施工時間再縮短,這種技術不需要在新環境中進行從無到有的建設,不需要進行材料的運輸以及后期加工,通過一次性作業大大簡化了施工的工程量,節省了成本的同時也節約了更多的時間。再次,就地冷再生的路基更加結實耐用,但這種技術有一個前提,需要進行合理的就地冷再生級配設計,采用最合適的添加劑,混合比例需要準確,以保證施工質量的提高。
3 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要點
首先,就地冷再生技術要對前期規劃做好精確的準備,包括材料的篩分與匹配。要注意的是外加的新材料一定不能超過其再生的厚度。在計算維修路面新料用量時,主要是依據舊路面再生深度內的平均密度來核算出每平方米需要添加的數量。在堆放用料時,切勿馬虎,需要根據運輸車輛的運送重量或體積來規劃出物料堆放的間距。合理計算出每平方米水泥穩定層的用料,通過人工進行攤鋪。水泥攤鋪屬于前期準備工作,所以一定要科學合理地擺放與攤鋪,根據工程情況確定是采用水泥稀漿車還是水泥撒布車進行工作。人工撒布時要做好安放標記,在原路面上計算出每袋水泥的縱橫間距。需要在施工當日將水泥運送至維修路段的標記卸貨處,并清點水泥數量。在水泥的儲存階段也要做好防御措施,注意為運水泥的車做好防雨準備。
其次,就地冷再生技術需要進行精確的施工,按照既有的施工規劃方案逐步執行。在施工階段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調整,天氣狀況和地理因素是導致施工項目產生偏差的常見情形,因此不能死搬硬套。每施工到達一幅的終點應返回到起點進行下一幅銑刨,水車加水、更換銑刨刀頭等工作應在每一幅的起點進行。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施工終止,或者是每一段作業的終止都會形成一個接縫,臨時停機重新開始時需要在整個再生機組應該倒退不超過2cm的距離,以到達再生過的混合物上面,這樣的做法才能比較好地保證接縫得到處理。
最后,就地冷再生技術在保養和后續工作中需要進行處理。不同的碾壓之后都要進行質量檢查,合格的路段即可進行保養處理。采用塑料薄膜、乳化瀝青方法進行養生。施工隊伍需要始終保持路面的濕潤度和平整度,如水分蒸發過快,應及時補撒少量的水,但不能灑水碾壓過度。施工工人必須時刻保持關注。碾壓過程中,路面若出現松散、起皮等情況,需要即刻停止碾壓,查找問題成因,及時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如翻開重新拌,保證路面質量。驗收維修路面的基準是半剛性基層原則、瀝青路面驗收標準等。處理之后,經過拌和、整形的水泥穩定再生層,最好要在水泥初凝前并應在試驗確定的延遲時間內完成碾壓,并達到要求的密實度,同時沒有明顯的輪跡。養護過程中需要在水泥穩定再生層上覆蓋保護層,隔離維修路面,達到養護期限后,質量滿足要求,才可通放車輛行駛。
4 結束語
公路橋梁路基路面情況的好壞影響到公共交通的安全,也會對車輛安全造成威脅,同時也會影響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因此做好公路路面的施工工作是強化整個建筑項目的第一步,對公路和橋梁的施工技術也提出很高的要求。圍繞瀝青路面中使用的就地冷再生技術,分析自身特點與優勢,做好前期材料的選擇與施工規劃,穩定進行施工的拌和、銑刨與碾壓工作,最后完善道路施工的保養和監管機制,提高道路就地冷再生技術的施工和管理意識,才能做好安全保障措施,提升施工技術。
參考文獻
[1]王錫志.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探討[J].工程與建設,2013,(5):681-684.
[2]曹林濤,張大亮,楊孝華.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問題及對策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1,(7):42-44.
[3]林忠.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術的應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11):147,149.
(作者單位:江蘇金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