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虧
最短發布會和最便宜iPhone
3月21日,搭載高通驍龍820芯片的第一批Android旗艦手機集中發布的熱潮剛過,蘋果就舉辦了春季發布會,在網絡上傳言已久的iPhone SE被正式公之于眾。然而,在大洋彼岸的微信朋友圈里,很多熬夜看完這場發布會的科技記者和果粉們已經開始吐槽—這是史上最短的蘋果發布會,了無看點。
或許是在和FBI打“口水仗”上耗費了太多精力,在蘋果的歷史上,這的確是一場極為簡短的新品發布會。而且在發布會過程中,蘋果花了很多時間來闡述有關環保和社會責任的話題,留給iPhone SE、9.7英寸iPad Pro和新款Apple Watch表帶的時間著實不多。加之此前各路消息的曝料,讓發布會顯得格外平淡。
事實上,對于此次發布會的主角iPhone SE來說,可講的內容也的確不多。在外觀上,蘋果照搬了兩年前的iPhone 5s,并沒有如網絡上所說的那樣設計成iPhone 5s和iPhone 6s外觀的結合體。而在核心配置上,蘋果也只是升級了大家都已經很熟悉的A9芯片和1 200萬像素的iSight主攝像頭—沒有可以濃墨重彩介紹的新功能,也沒有像國產手機發布會那樣“秒殺”誰誰誰。

不過,對于急著要抓看點的科技記者們來說,iPhone SE也并非毫無可取之處。在發布會尾聲,大家發現iPhone SE成為了蘋果史上最便宜的一款iPhone。蘋果中國的官方網站上顯示,國行版iPhone SE的售價:16GB版本為3 288元人民幣。而此前在發布會上所公布的美版iPhone SE售價僅為399美元,折合人民幣才2 500多元。
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蘋果在發布會之后再一次遭到了網友的各種吐槽。而蘋果的股價又一次出現了下跌,半天之后才反彈。
蘋果開始有了誠意
自喬布斯去世之后,吐槽蘋果、看衰蘋果似乎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不過,當放下人云亦云的慣性思維回歸產品,或許大家也會發現蘋果此次發布的iPhone SE算得上是一款有誠意的產品。而我們口中的誠意,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便是價格。正如前文所說,iPhone SE是有史以來最便宜的iPhone,它的起售價比三年前發布iPhone 5c時便宜了1 200元人民幣,這相當于其售價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這一價格已經落到了國產高端手機的價位區間。至少從價格上來講,iPhone SE已經不再像當年的iPhone 5c一樣高高在上不接地氣。在市場策略方面,蘋果似乎開始變了。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控制售價,蘋果方面也是煞費苦心。iPhone SE并未采用全新的外觀設計,節省了數額巨大的設計和驗證成本。同時,經典的iPhone 5s設計方案也在產品線磨合、大部分元器件供應和產品可靠性等方面,都提供了現成方案。此外,巨大的規模效應也很大程度上攤薄了單個產品的成本。
配置升級,則是誠意的又一體現。相對于iPhone 5s,iPhone SE主要升級了處理器芯片和攝像頭模組,使之與iPhone 6s同步。A9芯片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性能提升,這也讓iPhone SE的《安兔兔》跑分成績達到了134 000。而攝像頭模組的升級,則帶來了Live Photo這樣的iPhone 6s賣點功能。所以,也有腹黑者認為,兩項核心配置的升級其實源自于iPhone 6s系列訂單甩鍋。
不過,僅從性能上來講,iPhone SE讓很多人只需要花一半兒的錢就能享受到iPhone 6s上的絕大部分體驗。因此,從表面上看放棄炫技的iPhone SE只是一次保守的升級,但其實這也是一次頗為實惠的升級。可以說,iPhone SE是一部如此無趣,但又如此給力的手機?!缎l報》也發表了類似的評論:“在應對購機預算緊張的消費者時,蘋果以往采用的是為老款設備降價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但此次蘋果推出一款與iPhone 6s配置相當的低價機型,比起之前的做法顯得更有誠意。”
不同以往,市場環境變了
要想市場買賬,光有誠意還不夠,產品必須要有合理精準的定位。如今看來,iPhone 5c便是在誠意和定位上都失敗的產品。
需要指出的是,如今iPhone SE所面臨的市場情況已經和當年iPhone 5c上市時截然不同。iPhone 5c是作為iPhone 5的繼任者出現的,一同登場的是iPhone 5s。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iPhone 5換殼產品,當年的iPhone 5c需要和同尺寸的iPhone 5s競爭,而自身在價格上又并無明顯優勢,最終并未獲得市場的認可也在情理之中。
3年后的今天,堅持小屏的蘋果早已推出了4.7英寸和5.5英寸的大屏iPhone。對于小屏手機的愛好者來說,市場上已經沒有太多理想的選擇。然而,市場對于小屏幕手機的需求仍然旺盛—2015年,4英寸iPhone的銷量高達3 000萬部,而去年全年iPhone銷量是2.3億部。對于手機銷量放緩的蘋果來說,沒有理由放棄這3 000多萬潛在用戶。其實,這也是iPhone 5s一直沒有停產的原因之一。
然而事實卻是,iPhone SE的潛在用戶還并非只有這3 000多萬人。憑借3 288元人民幣的售價,iPhone SE已經跨入了和OPPO、vivo、小米和魅族等國產精品競爭的行列。而在這一眾國產手機的消費者面前,蘋果的品牌號召力是顯而易見的。更何況在產品力上,iPhone SE并沒有一邊倒輸給一眾號稱“秒殺iPhone”的國產旗艦手機。至于產品設計方面,有國產廠商至今還在模仿iPhone 4s經典的三明治結構,iPhone SE的設計也并不算過時—甚至很多厭煩iPhone 6s“白帶”的用戶依然對iPhone 5s的設計念念不忘。
在產品力上不輸于國內的對手,同時又定位于小屏幕手機。因此我們認為,在如今大屏當道小屏稀缺的智能手機市場,iPhone SE和當年iPhone 5c的市場環境大有不同,它并不會走上iPhone 5c的老路。相反,iPhone SE將有很大機會在細分市場取得好成績,為疲軟的iPhone銷量助一把力。
iPhone SE背后的尷尬現實
眾所周知,此番推出iPhone SE蘋果只是想要把iPhone賣給更多的人,維持自己的業績水平。蘋果CEO提姆·庫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Android用戶切換到iPhone,而iPhone SE要做的是進一步提升這一數字。顯然,iPhone SE的主戰場在全球第一智能手機市場中國,以及潛力巨大的印度。
早在iPhone 5c發布之時,有就人擔心蘋果發布中低端產品將沖擊到品牌形象。因此,蘋果為這款手機換了個塑料外殼,價格策略也十分保守。但最終的事實證明,影響品牌力的并非廉價的產品,而是相對于價位而言低下的產品力。
蘋果似乎也看開了這一點。如今,被銷量乏力困擾的它開始放下身段,以新的產品序列在3 000元人民幣檔搶市場。在此,“SE”或許也就可以理解為“second”,iPhone的又一產品序列。這個價位的用戶是會選配置大而全的國產旗艦手機,還是會選成熟完善的iPhone SE還不好說,但至少蘋果可以從三星和LG等國際廠商的中端產品線中搶奪市場份額。
不得不說,蘋果推出iPhone SE完全是一個市場行為。它再一次證明:經過幾年飛速發展,智能手機已經是一個非常完善的產品形態,可供大家發揮的空間已經不大。幾年后來看,iPhone SE或許將是智能手機革命浪潮的喪鐘,蘋果誠意越足這種意味越明顯。而那些對iPhone SE冷嘲熱諷的國產廠商們也應該明白,這并不只是蘋果的壞消息,畢竟蘋果還有老本可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