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段巧靈 張莉

摘 要:信息感知是物聯網一切活動的基礎。從數據的收集、清洗、聚集、壓縮以及融合等方面入手,對物聯網信息感知功能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從網絡及其相關內容、用戶及其內容、用戶及其網絡3個方面對物聯網交互技術進行闡述,旨在更好地解決物聯網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減少運行壓力,提高運行效率。
關鍵詞:物聯網;信息感知;交互技術
1 物聯網信息感知
1.1 信息采集:拓展路徑傳播渠道
物聯網在實現信息感知功能之前,需要對信息、資源及數據進行有效收集。實際上,收集數據的過程是將感知節點全部匯聚的過程,從而實現良好的數據采集目標。通常情況下,若物聯網應用途徑存在一定差異,則會導致數據收集目標存在較大差異。根據實踐經驗認為,這種差異主要包括2個方面,一是網絡吞吐量,二是網絡延遲[1]。對于物聯網數據收集功能而言,數據收集過程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進而保證數據不至于在傳遞過程中發生損失。為進一步加強數據收集的穩定性,可采取多種路徑傳播方式,從而使數據傳遞更據可靠性。
1.2 數據清洗:有效應對垃圾信息
從我國互聯網運行狀況來看,各地網絡運行環境穩定性較差,差生大量垃圾信息,引起數據異常現象。為有效應對垃圾數據問題,要對已經收集的數據進行“清洗”處理,進而將大量無用信息篩除,保證信息感知的完整性。同時,若數據存在感知缺失現象,則要對其進行估算,從而有效還原缺失信息。一般情況下,充分利用局部網絡,可將無用信息徹底清洗掉。
1.3 聚集功能:獲取大量相似信息
數據收集、壓縮后,往往需要進行聚集處理,并利用其在感知網絡中找到與之相似的信息和數據,進而獲得相似信息。由于僅需少量語義信息并可在多數應用場合中發揮作用,因此往往不需要聚集太多感知信息,僅根據個人偏好即可滿足觀察者需求。
1.4 數據壓縮:充分避免冗余現象
針對物聯網,其內部感知信息具有復雜性,加之數據量過多,因此必須對數據進行壓縮處理,避免冗余現象。從數據空間、節點資源等方面作為出發點,并充分結合感知信息自身的特點,從而實現數據壓縮效率的提高[2]。
1.5 信息融合:減少數據信息消耗
現階段物聯網運行狀況比較樂觀,積極進行數據融合處理,是保證物聯網安全、高效運行的關鍵。數據融合功能能夠減少傳輸過程中數據之間的沖突,也能有效減少數據消耗量,進而不斷強化通信效率及質量。要想實現數據融合功能,可充分采用“均值濾波法”,從而消除無用數據(包括噪聲術、冗余數據等)。
2 物聯網交互技術
與傳統意義上的網絡相比,物聯網與其具有本質上的差別,這種差別導致其交互技術與傳統網絡交互技術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物聯網能夠為“人與物”“物與物”信息交互創造便利條件,同時利用智能終端設備有效收集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準確識別機整合(物聯網四大網絡技術支撐見圖1所示)。也就是說,應用物聯網的主要目的在于實現信息交換,根據物聯網交互技術的3種主要形式,對物聯網交互技術進行分析。
2.1 立足于網絡,不斷完善數據組織功能
采用物聯網交互技術對網絡及其相關內容進行處理,整個處理過程中可充分向廣大用戶展示出大量的交互信息,并在交互過程中及時將有用的感知信息儲存到指定路徑中。在此過程中,除了完成數據、信息儲存,還能對已經存儲的數據進行相應的處理。針對網絡及其相關內容的交互,要保證數據組織的可靠性和數據存儲的穩定性。由于網絡數據流量較多,因此在實際交互過程中很難保證質量,為此完善數據組織功能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
2.2 服務于用戶,積極拓展新型服務功能
采用物聯網交互技術對用戶及其內容進行交互處理,能夠為用戶查閱物聯網數據提供便利,并幫助用戶得到想要得到的數據和信息。從實踐效果來看,廣大用戶僅需要在相關頁面上輸入交互關鍵詞,便可進行關鍵詞自動匹配處理,進而準確查詢所需要內容,最終利用“模式匹配法”,將查詢結果直接反饋給用戶[3]。目前,基于用戶及其內容的互聯網交互技術,具有語音輸入功能,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方便。
3 結束語
計算機是現在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物聯網的出現,不僅是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結果,也是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在網絡信息廣泛傳播的今天,大量應用物聯網技術,是時代進步和發展的現實需要。目前,我國物聯網技術仍處于發展階段,其信息感知與交互技術尚未成熟,集中體現在數據融合、壓縮效率低下等方面,應重點對物聯網信息感知功能及信息交互技術進行不斷優化,從而有效挖掘物聯網的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朱軍.淺談物聯網信息感知與交互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16(15):28.
[2]王佳月.物聯網信息的感知與交互技術探討[J].無線互聯科技,2014,19(9):37.
[3]馬永敬.物聯網環境下機械產品裝配過程信息感知與交互標準應用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5.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珞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