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騰訊入局智能電視
今年,作為國內互聯網三巨頭之一的騰訊也忍不住加入智能電視的戰圈,推出“企鵝電視”這個定位于“一款用于互聯網電視和智能機頂盒的整體軟件解決方案”。相比樂視、小米與PPTV等電視都是以銷售自有品牌硬件為主的市場策略,騰訊的整體解決方案直接劍指阿里巴巴的YunOS系統。
觀望多時再出手
2011年,騰訊就入股了七大牌照商之一的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旗下子公司—未來電視,企圖在智能電視內容方面獲得主動權。
2013年,騰訊聯合創維與未來電視共同推出微信電視。2014年,騰訊投資了國內OTT領先品牌—泰捷。2015年,騰訊攜手南方新媒體專為互聯網電視打造視頻應用……

在互聯網+和大眾創業熱潮下,智能電視這樣的互聯網風口行業很容易引來眾多資本和創業者的追捧,與很多熱血創業者一拍腦門便選擇創業方向所不同,騰訊早就在電視領域布局多年。從牌照卡位到軟件與硬件合作,騰訊在過去的五年時間里,不斷圍繞客廳電視領域默默布局,“企鵝電視”這個整體軟件解決方案可以說是騰訊過去幾年努力的成果。而憑借過去幾年里同長虹、TCL、創維與海信等多家終端硬件企業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企鵝電視”這一通用方案被市場接受的機會很高。
娛樂與交互幫助騰訊構筑壁壘
奢望互聯網企業在終端硬件產品上開發出什么令人驚艷的技術或者產品是不現實的—內容和服務才是這類企業進軍硬件領域,實現互聯網+應用的基石。在這樣的大背景環境下,騰訊繞開直接推出終端硬件產品而以通用方案的形式進入市場,也能讓人理解了。
面對強敵,騰訊進軍智能電視領域,內容方面其實很難形成獨一無二的競爭力。但相比對手,騰訊本身在娛樂與交互上的優勢卻能讓“企鵝電視”這一以應用平臺形式出現的解決方案更貼近用戶需求。除了掌握內容資源外,騰訊龐大的應用產業鏈加上多年來積累下的用戶資源,足以讓其完成智能電視生態圈的構筑。更多的增值服務讓騰訊“企鵝電視”直面阿里巴巴的YunOS系統以及其他智能電視時完全不會有“遲到”的感覺,反而因為騰訊多年來在各個領域的橫向、縱向拓展,皆為“企鵝電視”積累下了厚厚的家底。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雖然手握眾多優勢資源,但并不意味著“企鵝電視”就一定能夠拿到讓騰訊滿意的市場份額。“企鵝電視”需要的只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構筑起屬于自己的陣營。騰訊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直接跳過推出自有品牌的終端產品,而以開放的心態同傳統電視廠商合作,以快速拿到市場份額。當然,阿里巴巴的YunOS系統將是“企鵝電視”第一時間需要面對的強大對手。
想必不久之后,一場類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燒錢大戰會在整個智能電視領域上演,不過首先獲利的將是眾多電視企業。這也是互聯網企業一直以來的慣用手法—先爭流量,再考慮流量變現,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大巨頭圍繞智能電視的戰爭絕對會令整個消費市場沸騰,畢竟廠商為更多銷量以及拿到更多補貼,讓利給用戶是少不了的。
與其參與淘金搏殺那不存在的未來,不如踏踏實實賺看得見的利潤。騰訊“聰明”地選擇放棄終端硬件市場而直接推出解決方案,在智能電視尚處成長期的這段時間,系統方案裝機量能輕松超過終端市場銷售量,并在終端硬件廠商賺取單純硬件銷售利潤時,獲得線下用戶流量這個可持續賺錢的市場。相比布局硬件終端而言,系統方案的推出,讓騰訊順利在智能電視領域進行卡位,而這樣的進入還會得到市場絕大多數終端設備制造廠商的歡迎。
從跑馬圈地到群雄割據
智能電視行業門檻正逐步降低,一個正逐步走向成熟且體量龐大的市場,絕對會吸引眾多資本的涌入—與當年的平板電腦和電視盒子類似,只是智能電視的資本門檻略高而已。
一旦大量新興品牌涌入市場,亂象叢生是必然出現的現象,且每一個新興的科技產品領域都需要經歷這樣的過程。在市場高速成長的同時,總會有濫竽充數者出現,而這些亂象雖然會干擾市場成長,但卻可以幫助整個市場和消費者成熟起來。除了行業自行通過競爭凈化這樣的亂象外,政策規范和扶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政策本身會對這類智能電視內容和消費進行約束,另一方面,政策也能幫助行業快速清理渾水摸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