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聲發財的大疆
提起無人機,許多人首先想起的就是大疆。大疆緣起于一個五六人的研發小團隊,在創辦初期,屈身在深圳的一村莊民房里辦公。如今,它已然搖身一變,成為了無人機界的一大巨頭。
“我很欣賞史蒂夫·喬布斯的一些想法,但世上沒有一個人是讓我真正佩服的。”對于外界將大疆稱為無人機領域的“蘋果”,大疆創始人汪滔如是說。大疆作為在深圳土生土長的科技企業,能夠被《華爾街日報》稱為“首個在全球主要的消費產品領域稱為先鋒者的中國企業”,自然有它非比尋常之處。
早在2012年,大疆就已經擁有了一套完整無人機所需要的一切要素:軟件、旋螺槳、支架、平衡環以及遙控器。最終,一款名為“大疆精靈”的隨時可以起飛的預裝四旋翼飛行器應運而生。得益于簡潔和易用的特性,“大疆精靈”撬動了非專業無人機市場。
傳送航拍視頻,大疆在自然災害中發揮作用,向非洲農場地區提供無線互聯網,它的產品甚至還出現在了《星球大戰》的電影拍攝中,也讓汪峰成功地上了一次頭條。有人因此對大疆贊賞有加:一家公司的目標受眾從業余愛好者變成商業用戶,而且它還在這一過程中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這種成功的案例在科技行業實屬罕見。
大疆不再是一家單純的硬件廠商。目前業界普遍認為無人機產業由兩部分組成,第一個是無人機本身的平臺,第二個則是建立在飛行器平臺上的增值應用。身為龍頭的大疆也當然不會在應用開發平臺上缺席。
在去年的5月份,大疆開放了Inspire和Phantom 3機型的軟件開發工具包DJI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開發者可以在平臺上可以獲得Inspire、Phantom 3機型的圖像傳輸、相機控制、飛行控制、信號強弱、電池、航點指令和云臺控制等功能。

老巨頭落子布局,市場暗潮洶涌
自大疆無人機在國際市場打開局面后,整個市場也被迅速引爆。2016年初,伴隨著巨頭們的殺入,無人機市場熱鬧空前。
人類都是群居動物,離不開社交。而利用無人機該怎么交朋友?大疆在前不久牽手阿里云,推出了一個專屬無人機航拍者的社交平臺—天空之城,讓無人機愛好者不論身處世界何地,都能流暢展示他們探索世界的視角。光是想想就足夠讓人興奮,從空中飛翔的無人機到航拍者手機里的APP,通過APP一鍵導入航拍作品推送到天空之城。如今這個社區已聚集了全球最頂尖的航拍作品。
無獨有偶,在2015年,國內的互聯網巨頭騰訊與深圳零度也共同推出了新一代迷你無人機—空影YING,可謂高調進入無人機市場。騰訊選擇與零度合作,算是借助了一個肩膀先打入無人機市場,這也為跨界合作開了一個先例。空影YING無人機的手機APP依托著騰訊平臺的社交關系鏈,構建了一個鏈接無人機、用戶和內容的社區,讓無人機玩家不再孤單!
別忘了,國內巨頭公司怎么能夠忽略百度?阿里云與騰訊意在無人機內容分享,百度則看好無人機開源系統平臺。Linux基金會前幾年推出的一項名為Dronecode的合作項目,成立了一個源碼開放的社區,能為無人機領域的開發者提供所需要的資源、工具以及技術方面的支持。而該項目成員就包括了百度。
除了國內公司,國外的巨頭公司也紛紛進入無人機這一市場。例如,Facebook早就宣布了其在硬件方面的計劃—代號為“天鷹座”的V型太陽能無人機,希望借此將互聯網傳播到更偏遠的地方,引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中;谷歌也不甘落后,其SkyBender項目采用的無人機可以實現24小時無人飛行。而英特爾則與AT&T的物聯網團隊以及Foundry創新中心合作,試圖研究無人機連接至LTE網絡時的性能。據外媒報道,高通也已經為無人機市場推出了一個芯片解決方案,名為“驍龍飛行平臺”。對于無人機廠商來說,這一平臺相當于聯發科當年給中國深圳山寨手機提供的一體化芯片解決方案。

后生可畏,跨界分羹的新生代
雖說目前現有無人機公司的優勢不是輕易能夠趕超的,但這并不妨礙小米、特斯拉等后起之秀對無人機市場的追求。
作為一家成立僅五年時間的公司,小米在技術創新和專利布局上的投入有值得學習之處。小米繼推出空氣凈化器、電視和移動電源等產品后,又躋身無人機領域。有消息稱,小米的無人機并不由小米直接設計生產,而是投資外部公司代工,最后由小米負責營銷售賣。
按照小米一貫的策略,被眾多資深“米粉”稱為“年輕人的第一架無人機”的小米無人機,必然在價格上會極具沖擊力—光是這一點就能吸引不少人的眼球。
硅谷明星特拉斯,也在2015年9月公布了自主設計的無人機原型,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無人機的認知。與市面上大多數航拍無人機相比,特斯拉無人機別具一格地采用雙旋翼設計,能改變飛行姿態,從而進行水平或者垂直等多形態拍攝,飛行姿勢更加穩定和靈活,并且它還自帶了一顆能夠支持4K視頻拍攝的高清攝像頭。雖說特斯拉無人機仍處于概念設計階段,不過其家大業大,在技術與財力上都相當有實力。
無人機市場如此熱鬧,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靜觀其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