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坤
監管出臺,P2P公司面臨生死抉擇
2016年8月24日,中國銀監會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以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猶如一根大棒揮向了熱鬧的P2P網絡借貸市場,眾多涉足P2P的公司像受驚的鴨子一般四散奔逃。經過了2014年~2015年的喧囂之后,P2P網絡借貸這個大池塘迅速冷清了下來。
據不完全統計,曾經大張旗鼓布局P2P行業的上市公司已有近十家開始剝離P2P業務。原名多倫股份的匹凸匹曾是一家以房地產為主營業務的公司,2015年5月宣布進軍互聯網金融行業。然而,匹凸匹一直沒有正式開展P2P業務。截至2016年3月底,該公司累計虧損達235.32萬元人民幣。苦苦支撐了幾個月之后,最終公司的互聯網金融道路還是以鬧劇收場。
10月10日,盛達礦業發布公告稱,擬以3 060萬元人民幣全部轉讓持有的和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和信金融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各5%的股權,并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此時,距盛達礦業介入P2P領域僅僅一年多時間。一周之后,紅星美凱龍旗下P2P平臺家金所也發布公告,表示從10月30日起不再提供借貸撮合服務,這意味著紅星美凱龍也將退出P2P業務。紅星美凱龍于2015年8月底全額投資成立家金所,從進入到退出P2P行業不過短短14個月時間。

匹凸匹、盛達礦業和紅星美凱龍等公司不過是P2P網絡借貸行業劇變的一個縮影,這個行業里的生死淘汰早已難以計數。近日,互聯網金融門戶網站—網絡借貸互聯對P2P網絡借貸行業2 000多家正常運營的平臺進行了統計分析,評出“P2P網絡借貸平臺上線100強”。據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含)以前上線并仍正常運營的平臺僅剩9家;2011年上線并仍活躍的網絡借貸平臺有10家,占百強榜比例10%;2012年上線的平臺仍有30家,占榜單總數30%;2013年上線并躋身百強榜的平臺有51家,占整個榜單的51%。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網絡借貸平臺開始井噴式爆發,直至2016年,網絡借貸行業歷史平臺數量已超過5 000家,正常運營平臺約2 200家,行業淘汰率超五成。
死去的已經死去,還活著的公司過得也并不如意。如2015年全面轉型互聯網金融的熊貓金控(此前名為熊貓煙花,主營業務為煙花生產與銷售)旗下的P2P公司銀湖網至今仍處于虧損,根據其半年報,銀湖網在2016年上半年已經虧損1 178萬元人民幣。有意思的是,雖然2016年有多家上市公司退出了P2P行業,但仍有數家上市公司正在布局P2P網絡借貸,包括萬科、天鴿互動、運盛醫療、渤海金控、卓爾集團以及東興證券等,到底是“悍不畏死”還是“富貴險中求”,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轉型艱難,幸存平臺艱難摸索前路
“暫行辦法”推出的負面清單和“十三禁”,包括不得吸收公共存款、不得將融資項目拆分、不得發售金融理財產品以及不得設立資產池等,給P2P網絡借貸戴上了“緊箍咒”,使其無法再肆意妄為。
對于退出P2P網絡借貸的原因,許多公司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監管趨嚴。匹凸匹方面表示,“鑒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趨嚴,短期內無法通過該業務為公司帶來收入及利潤,因此公司擬轉讓深圳匹凸匹100%股權,重點開展其他現有和新增業務,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水平。”而盛達礦業也表示,目前國家針對P2P行業陸續出臺監管政策,該行業發展空間受限,因而決定退出P2P項目。
對于留下來的公司來說,未來如何生存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由于P2P平臺合規門檻大幅提升,很多公司都面臨著去P2P化的轉型訴求。為了能夠順利通過整改期的生死大考,不少平臺都在苦苦探索合規轉型之路。目前,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合規轉型路徑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堅守P2P網絡借貸陣地,在明確自身信息中介定位的同時撮合借貸業務,根據監管規定對自身進行合規性改造;二是對資金端和資產端進行拆分,拋棄P2P網絡借貸的身份,從而避開監管約束。
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是—“合規”的成本太高,首先是此前“暫行辦法”提出的監管備案和電信證明,由于目前配套細則還沒有出臺,各地金融辦備案如何操作尚無明確說明。而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的情況則更加復雜,關于“此許可到底是什么”一度眾說紛紜,這種不明確也給行業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恐慌。為了迎合P2P平臺合規的“剛需”,涌現出了很多代辦機構,代辦一個相關許可證的費用甚至高達30多萬元人民幣。
其次是銀行存管,從2015年央行聯合十部委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便明確指出,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應當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對客戶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督,實現客戶資金與從業機構自身資金分賬管理。目前,網絡借貸平臺都在積極對接銀行資金存管,但真正實現的少之又少。以近期剛剛上線徽商銀行直連存管的金融工場為例,它從簽約到正式上線累計花費了一年時間。
“暫行辦法”規定了網絡借貸行業借款上限后,小額分散資產端成為網絡借貸平臺轉型的方向。其中由于車貸容易做大規模,因而車貸成為了轉型熱點。不過,目前車貸行業還沒有從業人員可評估標準,道德成本是行業痛點。
小編觀點
2013年后,P2P網絡借貸行業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越來越多的資本不斷涌入。平臺的暴漲期為網絡借貸行業帶來褒貶不一的評價,但也涌現一批具有良好信用和資金實力的P2P網絡借貸平臺。“暫行辦法”的出臺,有助于加速行業優勝劣汰,重塑互聯網金融行業生態。規模較大、股東背景好的網絡借貸平臺或將迎來較好的發展時機,小平臺或將被迫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