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勇


摘 要:防止斷路器跳躍,對電力系統及裝置的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文以變電站二次回路為例,對保護裝置防跳和開關機構防跳的二次回路進行了比較,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兩套防跳的優劣,并重點講述了在同時保留機構箱防跳和保護防跳時的回路改進問題。
關鍵詞:防跳;二次回路;寄生回路
1 保護防跳和機構防跳回路
繼電保護二次回路裝置的基本防跳原理,如圖1所示。
圖1中TBJ為防跳閉鎖繼電器。防跳回路的動作過程是:當開關合位時,由跳閘回路啟動。保護裝置在TJ動作時啟動TBJI線圈,TBJ1觸點閉合啟動TBJV線圈,TBJV常開觸點閉合后使TBJV線圈保持動作,TBJV常閉觸點動作斷開合閘回路。
機構箱防跳回路如圖2所示。
圖2中TBJ2為防跳閉鎖繼電器。防跳回路的動作過程是:當開關合位時,由合閘回路啟動。當有合閘命令時,TBJ2線圈動作,由TBJ2常閉觸點動作斷開合閘回路。
繼電保護防止跳躍和斷路器機構防止跳躍的比較。繼電保護保護和機構防止跳躍都是因為斷路器(開關)合閘回路存在觸點可能會粘連,致使合閘脈沖信號沒有辦法去除這一問題的存在而使用的,以上二回路都能起到防止斷路器防止跳躍的作用,并且該兩種回路在現場實際應用中復雜程度基本一樣,可是在防止跳躍的原理和在基本應用場所上還是有一定的不同的。繼電保護的防止跳躍回路需要兩個條件才能起到其防止跳躍的作用:斷路器合閘脈沖觸點粘連在一起;一次系統存在永久性故障。保護防跳不能對就地的合閘回路故障進行保護,而開關防跳只要在開關合位時,合閘觸點繼續接通即可。
2 如何選擇保護防止跳躍和機構防止跳躍回路
2.1 該兩套防止跳躍機制均接入回路
在通常情況下,繼電保護二次回路裝置防止跳躍和繼電保護機構箱防止跳躍,只需保留其中一套,即可正常使用。原因是這兩種防止跳躍機構在防跳功能上存在交叉,而尤為重要的是,如果我們同時使用這兩套防止跳躍裝置,常常會給回路帶來寄生回路的問題。兩套防跳均接入時,斷路器在合閘位置時,TWJ通過TBJU2勵磁,造成跳閘位置燈亮、斷路器跳開后不能合閘的情況。
2.2 僅使用一套防止跳躍機構情況
如果我們僅采用繼電保護回路的防止跳躍機構系統,或者僅僅保留繼電保護機構箱的防止跳躍系統,我們就能消除寄生回路的存在給系統所帶來的影響,并剔除可能出現的異常狀況。但由此帶來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當繼電保護構成的回路或斷路器(開關)機構防跳回路存在故障時,防跳回路是沒有辦法進行工作的。
所以經過綜合考慮各種利弊,本文更青睞于在使用繼電保護二次回路保護防止跳躍的同時,也保留斷路器機構箱的機構防止跳躍系統機制。當然,這樣會帶來寄生回路的問題,那么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我們必須要采取一些措施進行改善。
3 保留斷路器機構箱防止跳躍回路的改善方法
3.1 一般接線方法
如前所述,在兩套防止跳躍的回路均接入系統時,在不做任何改動前寄生回路帶來的問題必然是存在的。也就是說,依然存在前述的兩種問題:斷路器(開關)處于合閘位置時防止跳躍功能一直啟動,這樣致使斷路器(開關)在進行分閘操作后,無法進行合閘操作;在斷路器(開關)處于合閘位置時,指示斷路器位置的指示燈合閘位置的紅燈和指示斷路器處于分閘位置的綠指示燈均亮。
3.2 本文提出的改進方法
要對TWJ回路進行改善,首先考慮為了能夠依然對合閘回路有監視的作用,結合工程實際與可以供我們改接的端子類型,本文提出了下面的改進方案:將DL和TBJ2常閉觸點串至TWJ監視回路。
從監視合閘回路的角度來看,原寄生回路已被破壞。當4D98、4D99間只串入DL常閉觸點時,手合于故障情況下,跳閘脈沖和合閘脈沖同時存在,此時機構防跳繼電器動作,斷開合閘回路。但當斷路器跳閘之后,由于機構防跳繼電器未返回,就會造成TWJ通過斷路器常閉觸點與TBJU2的自保持回路。解決的方案是,在DL常閉觸點后再串聯一副機構防跳繼電器的常閉觸點,破壞掉其自保持回路。從而可以達到保護防跳和開關機構防跳同時使用的目的。
4 結束語
繼電保護裝置無論使用繼電保護裝置防止跳躍還是使用開關機構防止跳躍,都有各自的優勢與劣勢,經過充分地考慮,本人認為采用開關機構防止跳躍功的功能更為有效,并且更加利于劃分一次、二次回路管理。所以本文傾向于在保留機構防止跳躍的同時,也保留保護防止跳躍功能。在對TWJ回路進行稍微改接以后,可以消除寄生回路的存在對防跳機構造成的影響,同時,對紅綠燈指示同時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具有更好的實用性。
參考文獻
[1]郭棟.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檢修維護中的問題分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5,(27):393-393.
[2]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繼電保護培訓教材(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長治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