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健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及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近年來手機搶紅包已經成為每年春節廣受關注的一項網絡活動。其中,互聯網巨頭騰訊與阿里巴巴成為春節網絡紅包活動的兩大主角,近三年來雙方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氣勢。
為了狙擊騰訊,猴年春節阿里巴巴重金布局網絡紅包活動,其中包括不惜血本砸下2.69億元人民幣中標猴年春晚央視互動合作伙伴。根據數據顯示,除夕當天,支付寶“咻一咻”互動共計3 245億次,有11億對支付寶好友誕生,最終有近80萬人集齊五張福卡平分了2.15億元人民幣大獎,人均分得271.66元人民幣。但假設《支付寶》APP 2.7億活躍用戶都參與此次搶紅包活動,那么最后抽到紅包的概率大約是千分之三,而且還是經過辛苦的“集福”過程。滿懷一腔熱情踴躍參與,最后大多落得兩手空空,難怪不少網友吐槽阿里巴巴是在“耍猴”。
盡管從互動數量上看,阿里巴巴今年的戰績還算不錯,但是從參與深度及活動口碑綜合來看,騰訊QQ反而成為最大亮點。從騰訊官方公布的數據看,QQ搶紅包除夕共有3.08億用戶參與,共刷了1 894億次,刷出來22.34億個紅包,參與用戶中90后占到了75%以上。而另一大主角,微信紅包除夕全天參與人數達到4.2億人次,收發量達80.8億個,最高峰發生在零點過后,每秒鐘收發40.9萬個紅包。同時在線用戶數達2.59億人,各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
在網絡支付的競爭上,之前《支付寶》的直接對手主要是《微信》,然而隨著QQ錢包的崛起,尤其是猴年春節QQ搶紅包活動籠絡了大量年輕支付用戶,QQ錢包有望成為《支付寶》繼《微信》之后的又一勁敵。實際上,擁有年輕人群體的QQ具有巨大想象空間,帶給阿里巴巴的競爭壓力將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