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影《老炮兒》引發(fā)了不小的關(guān)注。老一代人和新一代人之間的摩擦,“老規(guī)矩”與“新想法”之間的激烈碰撞,在社會的各個層面,時不時地發(fā)生。
如果社會去鼓噪這種價值觀的沖突,去激化代際的對立,去冷落、嬉笑老輩們的世界,恐怕并不是真誠、有溫度的態(tài)度。
有人評價電影《老炮兒》里的“六爺們”是被時代拋棄的一群人,筆者以為,對于老去的一代人來說,最可悲的不是被時代拋棄,而是被年輕的子女一代拋棄。
年輕人常愛說自己“需要傾聽”“渴望被理解”,其實老人何嘗不是這樣?平心而論,在變革中的社會,老輩人總顯得那么跟不上主流。但如何對待那些與社會主流并不太合拍的群體,才恰好是衡量文明的尺度所在。現(xiàn)在的年輕人也終將老去,也會和新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產(chǎn)生沖突,如果彼此之間沒有學(xué)會和解,不會消弭代際摩擦?xí)r產(chǎn)生的噪音,當(dāng)我們老去,又將如何面對年輕人?
電影《老炮兒》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情節(jié),當(dāng)“六爺”掌握了某高官的貪腐證據(jù),雖然他看似遵守自己的“規(guī)矩”,與人約定不報警,但還是寫了一封舉報信到中紀委,并委托一個年輕人寄出去。這個設(shè)計很值得玩味,即便老輩與晚輩有著種種思維觀念的摩擦、文化認同的抵觸,但是在更重要的“義理”、大是大非方面,其實是共通的。社會良知,相比那些具體的行為細節(jié),才是更大的“規(guī)矩”。這足以啟發(fā)我們,盡管有著思維習(xí)慣的不同,但對于老一代人的溫情,對于不同認知的尊重,對于道德、正義、平等的堅守,這些足以成為彼此相互傾聽、理解的價值基礎(chǔ)。
老去的一代人其實是一面鏡子,我們?nèi)绾蚊鎸λ麄?,就照出了我們自己究竟是寬容還是狹隘,是溫情還是冷漠。(王子墨)